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先秦时期语录体散文? 先秦时期知名的史记散文?

2023-08-09 15:20:37 暂无评论 0 散文精选

先秦时期语录体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第一阶段:

《论语》 《墨子》 语录体为主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第三阶段:《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

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3,不是以驳论文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

先秦时期知名的史记散文?

李斯的《谏逐客令》。

这是一篇言简意赅的散文,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兼并战争不断。当时,秦国和楚国势力最大,其它五国为了强大自己,也进行政治改革,招纳贤良。

为了削弱秦国,东方六国或派出奸细,到秦国刺探军情,进行破坏。秦王知悉后,盛怒之下,将非秦国之人尽皆赶走,即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其中,他在半路上,给秦王写下了《谏逐客令》,在里面他讲了历史上非秦国之人,帮助秦国改革,使秦国逐渐变强大。

秦王阅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撤销了这道命令。

先秦时期最具散文性的历史散文是?

先秦历史散文中,最有文学性的应当是《左传》和《战国策》《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左传》叙事的浓厚的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另一个是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情节化。

  如《郑伯克段于鄢》。  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左传》在叙写历史事件时却注重刻画人物。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第四,《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战国策》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的特色:第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第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第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  

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文学性最强的应当是,《孟子》与《庄子》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  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 

 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  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孟轲关于个人修养以及如何理解古诗的一些看法,对后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这里"气"指一种光明正大的意气情感。后世的文气说(主要讨论作家才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即由此发展而来。他又说,读古人之诗,要"知人论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辟的见解,为后世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原则。  

《庄子》:第一,奇幻谲诡的想象。  第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第三,细腻逼真的描写。第四,谐趣和讽刺横生。

论语属于先秦时期哪类散文?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乃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

先秦时期最完备的叙事散文?

《左传》是先秦最完备的记叙文。

1.《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从而创立了一种新形式。

2.《左传》的叙事方式

《左传》作为编年史,其情节结构主要是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同时还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是对战争的写,而且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城濮之战、崤之战等。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与神秘化的特点,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t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左传》中的人物描写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如对郑庄公的描写。《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去、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

《左传》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如对晋文公的描写。

《左传》主要描写人物的行动、对话,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先秦时期著名的国别体散文?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国别体散文集是《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

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

《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经典先秦散文代表作?

《左传》《论语》 《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

先秦叙事散文与先秦历史散文关系?

一、叙事散文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史传散文创作的滋养,尤为明显。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史传文学、散文、小说创作的滋养,尤为明显。

二、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汉纪》、《资治通鉴》等,则是《春秋》、《左传》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先秦叙事散文记述历史事件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高超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伟大的史传文学著作《史记》就吸收了《左传》、《战国策》的写作技巧,对其中的一些史实略加修改便加以利用。少数特别精彩的篇目,甚至不加改动就直接录入。

三、叙事与写史融合,开创了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了《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他们不仅是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其作品既是历史著作,又是文学作品。

先秦时期的第一篇散文?

应该是《尚书》。《尚书》主要载录了殷商、西周时期的典、谟、誓、命、训、诰,以及东周作品,是上古的一部官方历史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古代中国是散文大国,也是出现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有什么特色?

先秦散文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历史散文主要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其中《春秋》《左传》属于编年史,《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史;诸子散文的名著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从论说文体制的发展来看,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对话式论辩和专题论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为代表。《论语》是典型的语录体,《墨子》则虽大多为语录体,但已见议论短文,即使语录也有论证过程;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正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的论辩,《庄子》则由对话式论辩发展为专题论文;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荀、韩的文章已摆脱了语录、对话的形式,几乎全是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