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关于春天的段落有那些?
有人可以告诉我迎春花的段落吗?.1 如果说西湖美,那么我们校园要是春天,那小巧玲珑的小黄花,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在“绿的世界”里玩耍
语文`.
死火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
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
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
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
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
不但爱看,还
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
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
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
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
大火聚,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
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
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他忽而跃起,如红慧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
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
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
一、鲁迅精神和杂文
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
先生赋予了“古已有之”的广义杂文新的生命和意义。
在杂文的发展史上,鲁迅称得上一个标识、一座丰碑。一直以来有多少名家评价先生的杂文,我最欣赏的还属郭预衡的评价:鲁迅杂文――一代“诗史”。“鲁迅的杂文常常是充溢着情感的,有悲喜,有愤怒,有歌哭,抒情的成分极重。”“史笔,加上诗情,这就形成了鲁迅杂文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说从先生杂文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完全可称之为一代“诗史”。
至今,提杂文必提鲁迅,这已经不是一个人或一种杂文风格。他已抽象成一个灵魂、一种精神。鲁迅于杂文,即是图腾。鲁迅之于杂文,就像圣经之于婚礼、孔明之于智慧、高山流水之于知音……在杂文的国度里,言必称鲁迅肯定是没有错的。
我个人也非常推崇先生的作品。喜欢先生的文字是没有理由的,一种很直接的条件反射。即便不是以杂文爱好者,单纯作为中国公民的角度来说喜欢先生的杂文已足够。何况自己本身是一个杂文爱好者。
因为鲁迅先生对当时政治的抨击和黑暗的揭露,给后来者一种错误的印象是:杂文即批判,批判即“骂”。
甚至给杂文赋予这样的定义:杂文就是进行社会批判、文明批判、政治批判的思想政论性文章,批判精神是杂文的灵魂,政治是杂文的归宿。于是很多作者会以此为标准,非批判不成杂文,非骂不成杂文。如此解读鲁迅先生,难免浅薄。
的确,先生的文章以批判时政的居多。
先生怀着一颗救国的赤子之心,用烈火一样的激情拿起笔作武器,其实先生真正的武器是他灵魂深处的思想和救国救民的赤诚。时代不同,武器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来讲也随之不同,所批判的东西也不同。和平年代,如何传承鲁迅这种精神?这是值得所有杂文爱好者深思的问题。
先生的文字是投枪和匕首,寓意一针见血,实则痛击灵魂。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杂文更能体现作者的人格。所以写好杂文的前提是先学会做人。我们最需要的是对人性的警钟长鸣,我们的文字已不单单是武器,它更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的灵魂。所以,我更提倡先从剖析自己的灵魂写起。
我非常赞同柳树同志的“我提倡周作人式的小品文,不求华美、不施脂粉、本色天然、不夸张、不作态、不哗众取宠、不故作情调,多关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草木虫鱼、工艺美术、零食小吃,虽不免消极些,却比那些无病呻吟胡说八道的文章要好得多。”从这方面讲,周作人的小品文、林清玄的禅理更适合我们,因为它们更具有可读性。
思想的光芒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映射出来,信手拈来皆艺术,相对于时政来说,平凡琐事里拉拉杂杂的,最终浓缩的智慧要恒久许多。
二、杂文的讽刺与幽默
作为杂文先师一代大家,先生的杂文以一针见血的讽刺、笑里藏讽的幽默见长,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也因了他的影响,我喜欢的杂文风格多是语言幽默、文字犀利,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血泪成文。
说到幽默,我个人的理解幽默是建立在一定思想深度之上的,并非简单的搞笑和无厘头式的恶搞,这种趋于表面的搞笑只会破坏一篇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鲁迅先生也反对油滑、轻薄、猥亵的“幽默”,因为它只能“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
将幽默融入犀利的文字中便极具讽刺性,先生认为幽默如果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很多模仿先生作文的人都有个极易陷入的误区,那就是将“谩骂”和“刻薄”作为文字是否犀利的方式,将“偏激”的程度视为犀利的标准。认为鲁迅先生当时的骂也是偏激的,先生经常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却没有深思先生当时打的这一船人本身就上了“落水狗”的船。
先生经常将讽刺和幽默睿智的结合起来“骂”,骂得狠且骂得准!笑中含刺的幽默常常一针见血血中带泪,而非让大家哈哈笑过便了。
善于运用比喻,是鲁迅杂文在语言艺术上一个很大的特点。将之融入讽刺与幽默当中,使得先生的杂文作品说理论证形象生动,读过即印象深刻,理解也相对透彻。
在红袖,以幽默和讽刺见长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雾里看花的杂文。他在《盲人摸象看杂文》中把杂文比作手术刀的确很贴切。
三、杂文的批判之外
如果说由鲁迅先生的杂文看杂文的侧重点应该在批判时政,那么杂文的杂便可信笔由之、说长道短、东拉西扯。
生活、人生、历史、人文、爱情、甚至细节到吃喝拉撒,也可上升到哲学、宇宙等等。
有些人认为譬如读后感、影评、随感之类都不应划分为杂文,而应属散文之列。其实不然,细划分来,杂文也属散文大类,之所以后来把杂文单提出来自成一统,自然有它独到之处。
杂文最大的区别于散文的便是它偏向于论证和说理,偏向于对思想哲学直接的探讨,无论是直笔还是曲笔。如果以一具埃及的木乃伊为参照物,散文会赞叹它的神奇和美丽、或者还会联想一系列曾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会抒发动人的情感,而杂文会从这些故事里提炼出哲理、甚至会由它的骨骼追朔到当时的文化背景……换句话说杂文比散文更趋于理性和客观、探讨和研究。
散文有形散神不散之说,杂文也该有骨杂血不杂之说。看似东拉西扯,透过现象看本质说得都是一个理,这才是一篇好的杂文。
说了杂文的杂,再说说杂文的长短篇幅问题。一直以来对杂文的定义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如此说还是局限于批判性质的多,就看如何界定杂文了,比如我认为汪仲求的《细节决定成败》、李宗吾的《厚黑学》以及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等也属杂文之列。
。
我送你本鲁迅全集,精彩全收录,想要哪篇看哪篇,包你满意。
因为电子书太大,上传不了,我给你链接,你在线读可以,下载了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