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璞的资料?
答: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体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不知意味着有幸还是不幸,这位女作家始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高等学府 幽静的校园的一角。1928年7月26日,冯宗璞生于北京。水木清华的一石一水,燕园的浓荫僻径,从童年时代起迄于今,除了特殊的离乱,它们始终滋润着、陶冶着宗 璞的心灵。抗战期间,北大、清华等学校避乱南迁,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大。宗璞也 随父亲冯友兰在昆明乡下住了很久,并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
她生长的门第又是世代书香,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命运之神对她优 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她的创 作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隐或现 的,然而又是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宗璞作品所展现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 我们处处可以寻到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艺术深远的、潜在的、溶解性的影响,从而 赋予它们特有的幽雅、淡泊、洒脱、内省的精神风貌。
宗璞文章好戏好句?
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
丁香结课文原文解析?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丁香花,从“颜色、外形、气味”三个方面描写了城里开得繁茂的丁香、城外美丽芬芳的丁香以及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相关的三株丁香。城里丁香“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月下丁香“白的潇洒”,斗室外的白丁香如“檐前积雪”,都写白丁香,表达各不相同,可见作者对丁香花观察细致,描写生动。描写花形时从一朵“十字小白花”到“一簇”再到“许多簇花开满一树”,从局部到整体,条理清晰。
第二部分主要写作者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先从古人写“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自己曾目睹微雨中的丁香,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慨。接着作者由对“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疑惑联想到自己在一次雨中观察丁香的画面,从外形相似和象征意义两个方面解读明白了“丁香结”说法的由来。最后由“丁香结”想开去,联想到人生经历,对“丁香结”有了新的领悟,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的人生也算有滋味的人生。
宗璞散文精选摘抄加点评?
平生最喜欢游山逛水。这几年来,很改了不少闲情逸致,只在这山水上头,却还依旧。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一到这些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然而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一次又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琮净,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宗璞的经典作品有哪些?
宗璞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
《红豆》内容概述:
作品通过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讲述的却是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爱情虽然是故事内容的主要承担,但并不是作品的主题。作家要想表现的就是这种人生在"十字路口的搏斗"。世事纷争,岁月留下了一些难以忘却的记忆。当江玫不期然而面对那两颗色泽依旧"十分匀净而且鲜亮"的红豆时,一段不寻常的往事如潮般涌上心头。
《弦上的梦》内容概述:
写的是一个女孩梁退在文革10年中充满坎坷和辛酸的故事,揭露了在人妖颠倒的岁月里两代知识分子在肉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残酷伤害。描写了那灾难深重的日子和在灾难中奋起的年轻一代。告诉人们:“人的梦,一定会实现”。
宗璞写景状物的散文有什么共同点?
宗璞散文语言的特点: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人物生平: 抗战爆发时,她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入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萤火宗璞这篇文章的情感变化?
在《萤火宗璞》这篇文章中,情感变化丰富多样。一开始,文章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引发了读者的赞叹和喜悦。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情感逐渐转向紧张和焦虑。主人公面临着困境和挑战,读者开始感受到紧张和担忧。
最后,随着主人公的努力和奋斗,情感转向希望和激动,读者为主人公的成长和胜利感到欣慰和鼓舞。整个文章情感起伏跌宕,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宗璞小学课文?
《丁香结》
1. 《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2.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从容、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 上一篇: 适合12岁男孩读的经典名著?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