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散文文学常识? 梁实秋经典散文?

2023-11-03 18:17:58 暂无评论 0 散文精选

散文文学常识?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

1. 篇幅短小。

2. 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3. 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4. 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

5. 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6.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

二、散文的种类

1.写人记事类散文

①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②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③故事情节不一定完整,人物形象不一定深刻;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记叙、描写为主;⑤情感多含蓄或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⑥注重行文的技巧。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2.写景状物类散文

①文眼鲜明,凸显主旨;②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③大都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④语言优美,风格各异(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含蓄深沉);⑤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比兴、象征等)⑥动静结合,交相辉映。⑦写景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3.议论性散文(文化、哲思)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三、分析散文的形象

1.主要物象作用:①内容主旨方面:主要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分析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说来,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②艺术构思方面:主要物象多为全文的线索,起着把众多材料组织贯串在一起的作用。

2.次要物象作用:①内容主旨方面: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②对主要物象方面: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象更加鲜明突出。③艺术构思方面: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四、散文常见的结构方法

1.行文思路结构

(一)开门见山:①强调突出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②总领全文;③总起下文;④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

(二)卒章显志:①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②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三)过渡衔接:①承上启下,使内容连贯,文脉畅通;②使结构严密,衔接自然。

(四)题文照应:①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紧凑集中;②反复点扣题目,对中心有强调突出之效。

(五)首尾呼应:①重复开头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②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六)伏笔铺垫:①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耐人寻味;③结构圆合严密。

2.分析线索作用

(一)内容方面:①描述某种情景或状态;②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③揭示主题。

(二)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3.句段的作用

(一)开头:①开门见山,点明主旨。②引出下文。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④埋下伏笔,铺垫照应。⑤交代写作意图。⑥写景,渲染气氛。⑦奠定感情基调。⑧连续发问,引人深思。

(二)中间:①承上启下。②由叙述转向议论。③由写景转向抒情。④由正面转到反面。⑤层层深入。⑥总领下文。⑦总结上文。

(三)结尾: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问句作结,发人深思。③用省略号,余味绵长。④比较作结,突出情感。⑤想象作结,意蕴深远。⑥直抒胸臆,情感强烈。⑦呼应前文,对比照应。⑧以景结情,深化主题。⑨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四)点睛句:①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或总结全文。②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

(五)插入段: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六)反复出现的句子: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注意:分析句段作用“3角度”

①内容、主题(常规角度):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内容的概括。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结构、思路(常规角度):要考虑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开门见山、设置悬念、铺垫伏笔、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还要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③表达效果(特殊角度):①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象征、衬托、想象、动静、虚实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可视具体句段而定。②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催人想象等作用。

五、散文的语言

1.用词之美

(一)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

(二)叠字: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三)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四)引用:选用文言词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2.句式之美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3.修辞之美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4. 描写之美

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

5.整体语言风格

(一)豪放与柔婉:豪放(①题材雄放,境界开阔;②用词有力度,色彩鲜明;③情感激越昂扬;④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手法。)柔婉(所写内容纤巧细致,情感细致缠绵,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

(二)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含蓄(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

(三)质朴与华丽:质朴(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华丽(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手法。)

(四)庄重与诙谐: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诙谐(语气轻松幽默,多用夸张、反语、比喻等手法,有趣味。)

(五)简洁与细腻:简洁(语势流畅,多用短句。)细腻(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六)特殊角度:时代(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地域(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个性特征明显。)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注意:散文常见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如话、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简洁准确、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风趣幽默、典雅凝练、生动活泼。

六、散文表达技巧的4大构成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借代等

2.表达方式

(一)记叙

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详略:详写、略写

记叙方法: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二)描写

①描写角度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等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②描写手法:工笔、白描、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等

(三)抒情

①直接抒情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四)议论:散文中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作者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

3.表现手法:对比、象征、衬托、抑扬等

4.行文技巧:设置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等。

七、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题

(1)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2)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3)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4)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5)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梁实秋经典散文?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篇篇精致,优雅、幽默、有趣,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会心一笑中品味社会百态。 《雅舍小品》出版时,梁实秋就已不在“雅舍”居住,但“雅舍”二字还是被沿用下去,先后有多部以“雅舍”命名的作品问世,单是《雅舍小品》就先后出过四集,其中的经典代表作还要属初版《雅舍小品》。

散文经典名句?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形散神聚的文学体裁。以下是一些散文经典名句,它们有的富含哲理,有的抒发情感,有的描绘自然美景:

1.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 丰子恺《渐》:若要追究底里,则渐就是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貌。

7. 朱自清《匆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8. 冰心《往事》:这绵绵的思绪,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一场虚空。

9. 沈从文《边城》: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

10. 余秋雨《文化苦旅》: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以上散文经典名句不仅展现了作家们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传递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情感。

名家经典散文?

  1. 愿意用我十年的运气,换一次与你不期而遇的久别重逢。

  2. 如果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离别就是没有如期而归!

  3. 人生何处不相逢,而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

  4. 你若珍惜,请把每一个久别重逢,都当作初识的相遇。

  5. 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就是后悔莫及。

  6. 我们终将变得陌生,因为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7. 她不是什么一见钟情,倒好似是沧海桑田后的久别重逢。

  8. 你若珍惜,请把每一个久别重逢,都当作初识的相遇。

  9、人生的悲剧不是没有实现目标,而是没有目标可实现。日久不一定生情,但必定见人心,时间会说出真话。

  10、真正的幸福就是,你只有放过曾经的自己,才能享受眼前的快乐。

  11、快乐的'时光,就是你从未预设,但却时不时地会浮现于脑海,当时的环境与人都呈现出一种斑驳的柔和感,那些记忆是真正美好的。

  12、感激生命中那些艰难的岁月,别把它们当成坏事,而应当看成是学习、成长的机会。

  13、人生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就不会迷茫。活着,其实不容易,需要一种勇气;好好活着,其实很难,需要学会珍惜,还要学会放弃。

  14. 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就是后悔莫及。

  16. 喜欢一个人,每次遇见都像久别重逢。

  17、人生中,相遇最美!当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相遇想吸,便是最珍贵的一份情缘!而,过后,便有了思念!美丽的心情,柳絮飞扬的季节!好想告诉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遇的想遇!感谢上天,让你我相遇相识!希望你我能相爱一生。

  18、人与人的相遇真的很奇妙,前一秒你不知道会遇见谁。下一秒你不知道谁又是你的过客,但在次相遇时会微笑的问对方。你好吗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多温馨;是乎又回到不之前了。然后微笑的道别,希望这次的离别以后;在下一次还能相遇。

  19、伤了多少回,我不怨你,因为我爱你,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也因为你我懂的了什么是伤心,人的一生有多少次相遇呢,我的一生最美的相遇就是你,最遗憾的就是、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却不能、相惜、相守、不管我们以后会怎样,我不后悔爱过你,在我转身离开时我只是不想让你看见我伤心而,爱在你走后。

  20. 我们每个人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胡兰成经典散文?

《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等。

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浙江嵊县人。

散文经典概括?

要短的较少,要人生哲理和抒情的,选择林清玄的散文。推荐你读《感性的蝴蝶》《思想的天鹅》。人生哲理的:1,河的感觉,2,佛鼓,3,养着水母的秋天。等等。抒情的:1,迷路的云, 2,发芽的心情(也包含很多人生的哲思)等等。我先找一篇给你看一下:

《迷路的云》--林清玄

散文是什么文学载体?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文学散文杂文类投稿?

我给你的建议是先从短篇写起。

不要轻易尝试长篇。杂志有很多,意林、格言、读者什么的。还有很多网络杂志。

明代文学必背散文?

《吴山图》记.(明)归有光

《西湖梦寻》序.(明)张岱

《溪堂题画诗》引.(明)程嘉燧

《项思尧文集》序.(明)归有光

《游洞庭东山诗》序.(明)文征明

《渔父词》引.(明)李维桢

《寓山注》序.(明)祁彪佳

哀伟朋赋序.(明)汤显祖

爱梅述.(明)祝允明

爱溪记.(明)唐寅

《程原迩稿》序.(明)张鼐

《韩文公文钞》引.(明)茅坤

《合奇》序.(明)汤显祖

《晦庵诗话》(明)文征明

《刘中山集》题词.(明)张溥

《秋寻草》自序.(明)谭元春

《却金图卷》序.(明)吴廷翰

《万木图》序.(明)杨士奇

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明)杨慎

赞美祖国的散文(短)?

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