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家庭聚会散文

2024-01-12 08:32:17 暂无评论 22 散文精选 王安忆   散文   冬天   散文聚会

家庭聚会散文

大伯叔叔他们多年前出外打拼,终于在太原有了不大不小的立足之地。虽说都在太原,但是两家也相距100多里。我们一家20年前也离开了老家。于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一大家子就这样分成了三地居住。平时各忙各的,也没啥来往。我们年轻一点的会玩电脑的,偶尔在QQ上遇到了,不冷不热地打声招呼。年老一辈的很少有什么交流。渐渐地,血缘关系很近的堂兄弟姐妹们淡出轮猜了我的记忆。

突然有一天,妈来到我家说,大娘给她打电话,要她来我家上网视频聊天!我心里哼了一声——有啥事打电话多方便,还用专门视频聊天啊。

登上QQ,大娘的外孙QQ好友。我发出视频请求,打开,大娘已经坐在电脑前等候了。看见了大娘,我和妈心里一阵激动,大娘更是激动得难以自制。好一阵子,大娘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这头是我和妈妈,那头是大娘和我堂姐。我们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从20多年前离别开始说起,说家里家外,说长辈儿女,说乡亲邻居。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竟然视频聊天了三个小时。这下我不由感慨,怪不得大娘要和我们视频聊天啊,如果打电话,可掏不起电话费,长途呢!

昨天大伯叔叔两家子突然回来了,快到家的时候他们才电话通知了我们,这着实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于是哥哥去酒店定了一间房,定了好大一桌餐。围着餐桌坐下,寒暄正式开始。大娘拉着我妈的手,始终没舍得放下。大姑挨着我妈坐着。我搂着堂姐的脖子,就像小时候一样,额头碰着额头说话。大伯不善言谈,只是小孩腊察型一样傻傻的笑着看着我们。叔叔还像年轻时一样,说话语速特快,很精干的一个人。或许是生活条件好,婶子一点也不像50岁的人,20年前在农村是这样子,现在还是这样子。婶子原来在老家就是一农村家庭妇女,现在学会了开车,还管理着叔叔工地上的账目。婶子说,人的本事是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啥潜力。这边是三妹,将近20年没见过了,但是即使在大街上,我肯定会一眼就认出来,她基本没变样,稍微胖了一点。三妹看着我笑了,我也故意露出门牙笑了——这么一大家子,我俩的门牙长得最像了。上门牙还基本符合规则,下门牙实在是“惨不忍睹”。那边是小妹,她离开老家时七八岁,因此在我的.记忆里还是那个七八岁的扎着朝天辫的小女孩,现在她已没蔽经是四岁孩子的妈妈了。小妹的眉毛眼睛和我长得像,我自己都感觉像。小妹举着手机给每个人拍了照,然后一直在手机上按来按去的,我们问她忙什么,她说小弟有事回不来,打电话问都见到了谁,小妹就拍了照,彩信给他发过去,让他自己看去。堂弟胖多了,肚子挺出好远。小时候,他总是尾巴一样跟在我们身后,现在三个男孩蹬鼻子上脸喊他爸爸了。

然后吃饭,菜陆续上来。叫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各种肉类、各种蔬菜、各种水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好丰盛。最后是主食,千层饼和大包子。真的吃饱了,可是看着热气腾腾的大包子,我和堂姐还是想尝尝,于是我俩分着吃了一个,韭菜粉条馅的,味道真不错。最后服务员拿来纸笔让我们填一下调查表,评价哪个菜最好。我们一致推举大包子最好吃——那么多菜,那么多水果,唯有大包子最好吃,真是有福不会享。

大伯叔叔他们要走了,我们站在寒风中望着他们的车开出去好远,渐渐融入了熙熙攘攘的车流中。

王安忆 《冬天的聚会》 是小说还是散文?

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本人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安徽插队落户。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意蕴。

王安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女,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著名作家王安忆和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王安忆的主要著作有:《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纪实和虚构》、《长恨歌》、《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著)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王安忆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敬弊宽为主人公,她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卜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 有论者认为,总体上讲,《长恨歌》的思想内涵和叙事结构都不如《启蒙时代》具有挑战性——写《启蒙时代》这样的作品,作家不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积累都拿出来,是支撑不下来的,因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它都是个无所依托的东西,所以一定是观念和内心动力的产物。(“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编辑本段主要作品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亮亮》、《流水三十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黑黑白白》、《流逝》、《尾声》、《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鲍庄》、《乌托邦诗篇》、《荒山之恋》、《伤心太平洋》、《海上繁华梦》、《香港的情与爱》、《叔叔的故事》、《人世的沉浮》、《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化妆间》、《儿女英雄传》、《剃度》、《现代生活》、《文工团》、《月色撩人》、《众声[1]喧哗》……散文随笔集《蒲公英》、《独语》、《走近世纪初》、《旅德的故事》、《乘火车旅行》、《重建象牙塔》、《王安忆散文》、《窗外与窗里》、《漂泊的语言》、《母女同游美利坚》(与茹志娟合作)、《街灯底下》……文论集《故事与讲故事》、《心灵世界》、《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我读我看》、《王安忆说》、《华丽家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世界》、《王安忆读书笔记》、《王安忆导修报告》、《对话〈启蒙时代〉》(与人合著)、《对话录》(与人合著)等。电影电视话剧电影《风月》由王安忆编剧。长篇小说《长恨歌》除了由香港知名导演关锦鹏拍摄成电影外,还被拍成了电视剧,排演了话剧。

小说

小说:与其他文学体裁比较,是一种最自由的叙事性的文学形式:搜桥森它既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 也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既能在文中直叙作者的感情和见解,又能消者在文中根据情节的发展 描述大段的景物和人物的心态。注意小说不是真实的

散文: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写真实的“我”世亩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冬天的聚会》(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人民文学》1999年第10期

小说兼具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