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诗词创作知识讲座(基础课):第一讲 押韵与平仄
转载时请保留本行信息:由 雪暖九月 加帖在 两岸中文自修网(zw100.com) 时间:2007-1-2 19:20:37
诗词创作知识讲座(基础课):第一讲 押韵与平仄
梅花院落
一、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广义上来说,诗词曲(上到诗经,下到现在)
、中外流行歌曲、民歌等等都要用韵,顺口溜也用韵。这些就是押韵了。为什么押
,顺口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把读音里韵母相同的字押在一起,通常放在句尾(
有规律的),所以也叫“韵脚”。大多是隔句放一个韵字,细看情况就多了,后面再
说。
我真正接触词韵是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网上可到此处看电子版:
),那里面列举了一些词牌。我当时对着韵书码字,因为读得不少,填得很顺,便以为自己会填词了:)当时对格律的理解是:韵字看拼音韵母,略似现代流行歌曲的韵脚,不过分个平仄。平仄则是依据四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属于平,三声四声(上声、去声)属于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入声。后来古诗读得多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他们写的东西读出来也不好听呢?韵字读音也不一样,有些声调也怪。比如: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传李白《忆秦娥》)
月、咽和别、绝、节、阙怎么能押韵到一起呢?再后来就知道原来有古今音的区别,古人原来不是象我们这样读的。于是慢慢接触了诗韵和词韵:这都是一个过程。
韵的知识在我看来比较简单,这些内容在一个相对的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比较容易讲清楚。只要接受古今音的不同,再加上一本韵书,问题就解决了。是
个硬功夫,死标准(无论旧韵新韵)。
那依什么韵书呢?就说我吧,和老夫子们一样,写诗是百分之百的《平水韵》,填词是百分之百的《词林正韵》。我不反对新韵,语言总是要发展的,这些韵律也是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总结,谁敢否认它继续发展的必然性?我在论坛里读诗的话,如果有人用新韵写了,我就用新韵去读;用平水、词林的,我就用旧韵去读。只要格律没有什么问题,绝无异议。那为什么还要遵循旧韵呢?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懒。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读。我们读,读的都是古人的作品,都依的是旧韵。如果我们都用新韵来读,很多诗不但出了格、乱了律、还错了韵,读起来没有丝毫的韵律美了。就是网络上的作品,绝大多数名家也都用旧韵(其实就我所知,毫无例外)。用今韵来读古诗,其美感大大地打了折扣。举例子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今音就只好读做bái。那么读读吧,这些名句都那么衰,格律是别提了。其实呢,按照旧韵来读,简单。白bò,看kān,石(入声,且读成去声shì),斜siá(北方人且读成xiá),儿ní,合(又是入声,读如去声hè),郭kuò,十(入声,且读成去声shì)。现在重新读读,哦,古人写得还不错嘛,也蛮好听的。
另一个问题在写了。有人说,没事,我可以用新韵写,用平水韵来读。两大韵体系,呵呵,烦不烦呀!其实用新韵写也不简单。如果用《中华新韵》(参见 )平声十八部,分阴阳变成三十六部,呵呵,比平水韵还多(不过基本不用记吧,如果你的拼音足够好,普通话还说得过去)!儿化音怎么办(上面还有个例子呢)?那些要求用入声韵填写的词牌呢?还有,很多词句,今古音不同,循了今音就不好往作品里放了,让仿作成为大难题。想想我都头大。和我一样头大的人开始抱着一本韵书就不放了,这多轻松。
那抱哪一本呢?既然入门,就抱公认最简单的吧。诗韵取《平水韵部》(网上很多,随便举一个: );词韵取《词林正韵》(也很多,现在用的都是简编,举一个: )。一般读王力先生编的小册子就行了( )。
我这里不列出具体的条陈了。其实关键在于怎么去运用这些韵书。我的经验有
几个。
一是开始的时候多查。经常会出现用错的情况 . 当然还有个方法问题。我经常开始的时候经常用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把平水韵放到word里面,自己对它进行仔细校对。想用哪个韵字或查是否出错时,就用“查找”这个命令,比较方便。二个是用诗词软件。用稻香老农的作诗机(
)、李自力的诗词总汇( )等。这个比较省时间,可以一下检索出韵字和格律的失误。我不反对用今天的方法来对付旧韵:因为当今社会,诗词毕竟是余事。尤其是网友,不过就是有点爱好,让大家去背《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什么的太不现实,又想写点缠缠绵绵的平平仄仄,这就是一个替代背功的方法。
再一个是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注意。读古人诗词,觉得哪个韵脚和现代的韵不一
样,注意一下,甚至查询一下,看是不是自己了解的不对。在对古音很熟悉后,可以不用这些方法,但要有把握,出错的可能性还是有。
二是确定韵字。韵字是诗词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一个约束。这个约束对于初学者来说问题很大。但是也可以尽量减小被限制的程度。比如,一首诗写出来的第一句是没有韵的限制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我习惯于在关键的句子上确定韵字。
二、关于平仄
平仄的问题,首先有个现代汉语四声的概念,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古汉语的四声是:
(1)平声:现在已经分化成阴平、阳平。也就是说,现在大多数的一声和二声的字,都属于平声。
(2)上声:与现代汉语的三声相同,但有些现在变成了去声字。
(3)去声:现在还是去声。
(4)入声:这是个令北方人头痛的调子。对于江浙、福建、两广、江西等地的人,入声不算什么问题,他们还保留着。但现在的标准普通话已经完全摒弃了入声
,这些入声字多被归为去声(最多)、阳平,也有些入了上声。要说辨别,这些是
需要在读和写中间留意的。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比如韵母是ue或ie的,多是入声。如前面说的节、绝、月、阙、烈等等。可以到入声韵里去看看,渐渐就熟悉了。
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仄韵有,极罕见)。但是,词就有仄韵脚
,尤其是有入声韵。这个就要靠背功了:不管是硬背还是用软件。
弄清楚古汉语四声,再加一本韵书,平仄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其实不止于此,但对初学者就够用了)。平仄和谐是格律诗词的特点和要求。四声被分为平仄两大类:
平:指平声。
仄:指上、去、入三声。
这个就是基本的概念了。
平仄在诗词中怎么运用呢?其实就是“本句中交替,对句中对立”。举例子吧:
出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本句中平仄交替出现,与下句仄对立。
对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本句中平仄交替出现,与上句则对立。
道理是不是很好懂呢?但真正解决问题,尤其是入声问题就要勤查韵书、多方
留意了。
整体的平仄规则后面讲到格律的时候再说明。
以上是关于韵的最基础知识,我就自己所知和体会讲了一下,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益。我的想法是,对上面所说有什么不一致的看法可以提出问题,一起讨论。我的侧重点不完全来自书,所以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细问。我这就算抛砖吧。
- 上一篇: 散文朗诵:如何深情诠释经典情感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