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余秋雨和冯骥才的散文哪个好

2021-07-09 04:12:23 暂无评论 195 散文精选 冯骥才   感谢   寻找

余秋雨的文笔被冠名以“游走文学”,他将自己对历史的情感融于一个个历史的见证之中,寄情于景,托感于景,又加以朴实却不失优雅的清丽文字表达出来,读来让人感到了历史深沉的厚重感以及它给人带来的巨大感召力和震撼力,使人溶于文字,却又出于文字,这一进一出,给读者所带来的醍醐灌顶、深入浅出的深切感受就是他的文字的精髓和魅力之所在。而冯骥才的文笔非常淳朴,充满了乡土特色,被尊为“乡土文学”,读来清新自然,很口语化,也被广大读者所深深喜爱。但是从考试的角度上来讲,还是读余秋雨的作品更能够提高应试作文水平,即便是除去考试的功利目的,余秋雨的散文仍比冯骥才要略胜一筹,但是其小说却与冯骥才相距甚远。

冯骥才写过的文章

《人生的沉淀》《阿!》《三寸金莲》《义和拳》《神灯前传》《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寻找冯骥才的文章《感谢生活》!!要全文!

我们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传世古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教导人们要“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馈送礼品,等于联络感情,礼尚往来也就等于公平买卖了。但中国人不认为这是公平交易,因为送来的礼品或礼金,与送去的往往不相等,中间的“差价”,就是感情的砝码,虽然很轻微,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人看重的是轻微“鹅毛”背后隐含着的深重“情义”。还礼,等于感恩;礼尚往来,即是互相感谢。

于是俗语里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家神”(神龛)上说:天地盖载恩,日月照临恩,国王水土恩,父母养育恩。天覆地载,日照月临,宇宙间一切的恩泽,都需要我们去感谢。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我们要孝顺;感谢政府保护之恩,我们要爱国;感谢日月的升落,我们要敬重自然;感谢天地的盖载,我们要保护环境。

但我们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人“中心”只想着“建设经济”,拜金守财,穷得只剩了钱。于是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我们也像西洋人那样讲平等,自由,民主,却忘了像西洋人那样也讲博爱。平等自由,培养保护了我们的私欲,而私欲的膨胀,让我们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权利”,从而丧失了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不用感恩,我们是自由,平等了,但我们却不一定快乐,幸福。因为我们只是生活在天地间的一种生物,我们的眼睛,对太远的东西看不到,对太小的东西又看不清。我们可以团结起来造成通天的巴比伦塔,也会因言语不合而自我毁灭。相反,对生活满怀感激之情的人则是有福的。颜回感谢老师的栽培之恩,要忍死以待,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韩信感谢漂母的一饭之恩,要保全有用之身,成就千秋伟业。荣启期快乐于为人,为男人,为九十不死的人;孟子舆快乐于父母双全,兄弟无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信奉上帝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有感恩之心,便有了信仰与追求。

学会感谢生活,你将是有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