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雾》写法的特点
茅盾是早就在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然而抒情炼句,妙语谈玄.
二、《雾》中的“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怎么理解?
202 曹平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高尔基在《海燕》中的呐喊,同样,如果你读了茅盾的《雾》后,就会感到作者依然也有这样的心情。
《雾》这篇文章是以象征的手法借雾来描写作者自己无比苦闷的心情,作者对雾的印象很不好,评价也是极其的差,就像文章中所说:“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的确,作者讨厌雾,痛恨雾是很容易理解的。 雾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的视线制造障碍,还令我们犹豫不决,也使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颓唐,苦闷。想挣扎却无从着力,想摆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作者又说:“我自然也讨厌寒风的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啊!”绝对不可否认寒风的刺骨和冰雪的寒冷确实让我们很痛苦,但是只要我们一咬牙,坚持不懈就会战胜他们,而且它们也刺激我们活动起来奋斗,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啊!但是这道像帘子似的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她好象把所有的东西都弄的毫无踪影,使作者一味的苦闷与沉沦,这该死的雾啊!“在我呢,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的挂在窗前。”更猛烈的暴风雨虽然可以打倒我们,但是它同样会激发我们坚强的斗志,更朦胧的雾却是一无是处,只会给我们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是我们像陷在泥潭一样,越想努力挣扎却越陷越深。
三、《雾》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 时间顺序---清晨打开门.,到了上午.,
2 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雾霾中看到绝望
1 时间顺序---清晨打开门.,到了上午.,
2 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雾霾中看到绝望
四、求写雾的作文400字
雾
清晨,一打开门,浓密的雾气就漫进屋里,离门前有几步远,就看不清东西的模样了,好大的雾呀!
我真想到外面好好看一看这少见的大自然美景.恰好妈妈要和我一起过江看外婆,由于轮船停渡了,我们决定从大桥上走过去
到了大桥上,我们居高临下,环顾四周,茫茫一片江面上,除了奔腾而下的水声之外,别的什么也听不见了。偶尔有几艘浮萍似的轮船,在大雾里忽隐忽现,不知是在水上飘,还是在空中飞,江岸上,一切景物都影影绰绰,往日熟悉的那一栋栋高大的楼房,一座座耸立的工厂,一根根冒烟的烟囟,都被浓雾遮盖了;桥下近处依稀看见车辆、行人、树木。抬头望去,只见蛇山上空的太阳迷迷蒙蒙的,周围好像包着一团紫色的烟雾,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啊!然而,这儿不是庐山的香炉峰,而是蛇山上空云雾越来越浓,刚才还看见的紫烟团也辨不清了,就是那平日光芒四射的太阳,这时竟像一个珠子似的悬在天空中……
这样看来,雾能阻挡人们的视线,能遮天盖地,能使太阳发出的光变微弱的。但是,我发现,雾是不能阻挡人们工作的。你看:那缓缓向前的淡黄色灯光,就是载着人们奔向四面八方的卡车……你听,那欢快嘹亮的马达声,就是正在演奏着建设四化的进行曲。
五、《雾》谁写的?
我写的 文/默月
《雾》
雾,在心中
前方,十步
路,在延伸
前方,遥远
眼已不为所用
看不穿,望不透
拨开一层
依然……雾
我又不屑留步
只能如往
扒开一层
一层
又是一层
却依然见雾
路,在脚下
延伸并非百步
雾,在心中
弥漫并非永远
眼,看不穿万物
但只在选择
拨开雾
又见路
- 上一篇: 蒋勋经典散文欣赏:感悟人生,启迪心灵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