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首古诗里的句子意思是,人品大于能力是为君子,能力大于人品是为小人。的那古文叫什么名字了?
《资治通鉴·周纪·三家分晋》讲的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三分晋国土地的故事。
你问得是司马光给的评语,原文如下: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二、批评人品质坏的词语
卑卑不足道
谓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卑鄙龌龊
丑恶肮脏。多指人的品质、行为
卑鄙无耻
品行恶劣,不知廉耻
卑不足道
见“卑卑不足道”
卑辞厚币
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
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卑辞重币
谓言辞谦恭,礼物丰厚
卑宫菲食
谓使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语出《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卑躬屈节
见“卑躬屈膝”
卑躬屈膝
弯腰下跪。形容毫无骨气,谄媚奉承
卑礼厚币
谓礼节谦恭,所赠币帛等礼物丰厚
卑身贱体
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卑身屈体
见“卑身贱体”
卑以自牧
谓以谦卑自守。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卑之无甚高论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
见礼忘义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背信弃义; 背义忘恩;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恶叉白赖;卑鄙无耻;卑躬屈膝;卑躬屈节;卑鄙龌龊; 见利忘义; 见异思迁; 始乱终弃;
三、描写坏品质的词语
见利忘义,营私舞弊,两面三刀,落井下石,明哲保身,盛气凌人,偷天换日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偷鸡摸狗,小肚鸡肠,过河拆桥,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卖国求荣,贪生怕死,穷凶极恶 ,如狼似虎,伤天害理,横行霸道,背信弃义,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狼狈为奸、郎才女貌——豺狼虎豹、七窍通了六窍猪狗不如~蛇蝎心肠~不知羞耻~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井底之蛙 一丘之貉 狼狈为奸 鹦鹉学舌 猪狗不如 鼠目寸光 井底之蛙 一丘之貉 沆瀣一气 对牛谈琴 小肚鸡肠 狼狈为奸 与狼为武 狐假虎威 狼狈为奸 鹦鹉学舌 认贼作父 丢人现眼 笑里藏刀 口蜜腹剑参考资料:我们老师刚好以前发过这样的资料
四、描写精神品质不好的两字词
.狼狈为奸 狐朋狗友 自以为是 处心积虑 口是心非 阴险狡诈 鼠目寸光 贼眉鼠眼 恶贯满盈 勾心斗角 爱慕虚荣 财迷心窍 好吃懒做 离经叛道 掩耳盗铃 口是心非 朝三暮四 狐假虎威 子虚乌有 指鹿为马 纵虎归山 按图索骥 暗送秋波 独善其身 粉墨登场 规行矩步 另起炉灶 绵里藏针 穷形极相 舞文弄墨
五、描写人品质不好的成语
全无心肝 曲意逢迎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声名狼藉 恬不知耻 无耻之尤 威信扫地
- 上一篇: 陈夫散文代表什么? 散文金句?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