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参政①罢政归乡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③,剧谈终日。每言秦氏④,必曰:“咸阳⑤’’,愤切慷慨,形于辞色。一日平旦⑥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⑦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⑧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⑨海表⑩,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⑾陆某题。注释1.李庄简公即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南渡后任参知政事,力主抗战,与奸相秦桧发生冲突,遭到秦桧一党的打击报复和诬陷迫害,屡次被贬,被后人尊称为“南宋四名臣”(其余三人是李纲、赵鼎、胡铨)之一。2.某——陆游自称。3.先君——指自己死去的父亲。4.秦氏——秦桧。5.咸阳——以秦国都城咸阳代指“暴秦”,文中借指秦桧。6.平旦——清晨。7.赵相——指赵鼎,宋高宗时曾两度为相,与秦桧不合,被贬岭南,后绝食而死。8.青鞋布袜——用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句:“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此指平民服装。9.徙——迁谪。10.海表——海外。李光先贬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八年,后移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儋县)三年。两地均在海南岛,故云“海表”。11.笠泽——太湖。陆游祖籍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 直镇),地滨太湖,故自暑里居为“笠泽”。12.剧谈终日:终:整。13.形于色辞:形:表现。14.虽徙海表:徙:因被贬谪而迁徙。15.跋:写在文章后面的一种文体。16.书:信。17.罢:罢职。18.辞:言语。19.作:作出。20.表:外面。21.少:稍微。22.垂:流传。23.剧:畅快。24.平旦:早晨。译文参知政事李光前辈被罢职回家时我二十岁了。他常常来拜访我父亲,俩人在一起整天畅谈朝政。每每提及奸臣秦桧时总以贬词“咸阳”借代,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绪溢于言表。有一天清早到我们家一起吃饭,对我父亲说:“听说宰相赵鼎遭秦桧陷害被贬谪到岭南海岛,路过南岭时伤心忧愁地哭了。我是不会这个样子的,假如朝廷贬谪的命令一下达,青鞋布袜一穿就上路,怎能表现出小孩子哭哭啼啼的架势呢!”说这番话的时候,两眼明亮如炬,声音洪亮如钟,那英烈刚毅的气度让人振作奋发。此后过了四十年,偶然看阅老前辈的家信,发现他当年虽然被贬到偏远的海岛,但英烈刚毅的气节仍然丝毫未减,叮嘱训导家人的话语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传,作为典范的。字里行间可以让人想见他穿起青鞋布袜、毅然决然离京上路的情景啊。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滨的陆游题跋作记。赏析序文与跋文性质相似,皆是附着于诗文或书的说明文字。它们或添于前,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和目次,加以叙述、申说;或附于后,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然而,许多优秀的序文与跋文经常能够突破“说明”功能的限制,或辩辞说理,或写人叙事,又往往由写作者不自禁地糅以内心丰沛的情感,俨然成为优美的散文名篇。 这两则序跋文,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的不同,又由于作者自身气质性格的差异,分别运用了“曲笔”和“直笔”的艺术技巧,形成了一为曲折沉郁,一为慷慨激厉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然而相似的是,他们在追念旧人的时候,都能够敏锐地抓住某个重要细节,不惜重墨,使他们的笔尖点点滴滴都饱含血泪的深情。“一日平旦来”一段之前、之后,时间骤然相跨四十年;“一日平旦来”之中的时间,却仅仅聚焦于其道“青鞋布袜”之一时一刻。这是一种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典型性格的手法。
李光参政①罢政归乡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③,剧谈终日。每言秦氏④,必曰:“咸阳⑤’’,愤切慷慨,形于辞色。一日平旦⑥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⑦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⑧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⑨海表⑩,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⑾陆某题。注释1.李庄简公即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南渡后任参知政事,力主抗战,与奸相秦桧发生冲突,遭到秦桧一党的打击报复和诬陷迫害,屡次被贬,被后人尊称为“南宋四名臣”(其余三人是李纲、赵鼎、胡铨)之一。2.某——陆游自称。3.先君——指自己死去的父亲。4.秦氏——秦桧。5.咸阳——以秦国都城咸阳代指“暴秦”,文中借指秦桧。6.平旦——清晨。7.赵相——指赵鼎,宋高宗时曾两度为相,与秦桧不合,被贬岭南,后绝食而死。8.青鞋布袜——用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句:“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此指平民服装。9.徙——迁谪。10.海表——海外。李光先贬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八年,后移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儋县)三年。两地均在海南岛,故云“海表”。11.笠泽——太湖。陆游祖籍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 直镇),地滨太湖,故自暑里居为“笠泽”。12.剧谈终日:终:整。13.形于色辞:形:表现。14.虽徙海表:徙:因被贬谪而迁徙。15.跋:写在文章后面的一种文体。16.书:信。17.罢:罢职。18.辞:言语。19.作:作出。20.表:外面。21.少:稍微。22.垂:流传。23.剧:畅快。24.平旦:早晨。译文参知政事李光前辈被罢职回家时我二十岁了。他常常来拜访我父亲,俩人在一起整天畅谈朝政。每每提及奸臣秦桧时总以贬词“咸阳”借代,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绪溢于言表。有一天清早到我们家一起吃饭,对我父亲说:“听说宰相赵鼎遭秦桧陷害被贬谪到岭南海岛,路过南岭时伤心忧愁地哭了。我是不会这个样子的,假如朝廷贬谪的命令一下达,青鞋布袜一穿就上路,怎能表现出小孩子哭哭啼啼的架势呢!”说这番话的时候,两眼明亮如炬,声音洪亮如钟,那英烈刚毅的气度让人振作奋发。此后过了四十年,偶然看阅老前辈的家信,发现他当年虽然被贬到偏远的海岛,但英烈刚毅的气节仍然丝毫未减,叮嘱训导家人的话语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传,作为典范的。字里行间可以让人想见他穿起青鞋布袜、毅然决然离京上路的情景啊。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滨的陆游题跋作记。赏析序文与跋文性质相似,皆是附着于诗文或书的说明文字。它们或添于前,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和目次,加以叙述、申说;或附于后,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然而,许多优秀的序文与跋文经常能够突破“说明”功能的限制,或辩辞说理,或写人叙事,又往往由写作者不自禁地糅以内心丰沛的情感,俨然成为优美的散文名篇。 这两则序跋文,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的不同,又由于作者自身气质性格的差异,分别运用了“曲笔”和“直笔”的艺术技巧,形成了一为曲折沉郁,一为慷慨激厉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然而相似的是,他们在追念旧人的时候,都能够敏锐地抓住某个重要细节,不惜重墨,使他们的笔尖点点滴滴都饱含血泪的深情。“一日平旦来”一段之前、之后,时间骤然相跨四十年;“一日平旦来”之中的时间,却仅仅聚焦于其道“青鞋布袜”之一时一刻。这是一种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典型性格的手法。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词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bian)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他自幼就有“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的好学精神,17岁便有诗名。25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曾几学诗,确定了他爱国诗歌的基调。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陆游的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1]
- 上一篇: 含有“红袖添香”的诗词有哪些?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