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鲁迅的文章中提到月时,大都是满月或者圆月而不是弯月,这有何深意呢?

2022-06-19 18:34:27 暂无评论 260 散文精选 时有   古人   明月

鲁迅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作品中每一句话都是浓缩的经典。

鲁迅作品以文字犀利,文笔简洁,富含深意为特点,针扎世事,揭露黑暗,直击心灵,隐喻社会。

余华大师曾对鲁迅作品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而对于月亮和月光,余华在《活着》中有很震撼人心的描述,就是富贵得知儿子死去后,望着儿子曾经跑过的村头小路,月光像盐一样,撒满地面。那种悲伤是无法言语的。

而鲁迅大师善于隐喻,用天上月圆,来对比人间人不能团圆。隐喻社会的黑暗!

个人见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毕竟鲁迅大师,我是以崇拜的目光去注视的!

哈哈,我突然想到听来的一个笑话。有一个少年作家的作品发表了,还被选为当年的高考语文阅读题,结果,作者都没有答对这个题。他沮丧的说,我在写文章时候,没想这么多啊?

虽然是笑话,但是很真实。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过分解读文本,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有的老师分析文章时,那真可说是咬文嚼字,反复琢磨。鲁迅作品自然也难逃命运,我想如果先生再世,让他来做自己的文章阅读题,估计也做不上来。

回到文章中的圆月满月,其实没有什么过多寓意,直接当做景物描写就可以了,有含义,但是不必过分解读。

这是来自一个语文老师回答,希望您能采纳,谢谢!

明月几时有,古人是如何写月的?

古人写月,大概分为三种,一是为了约会而写月,二是为了思乡而写月,三是为了哲思而写月。“隔千里兮共明月”,自从谢庄一篇《月赋》,月亮就成为了中国人精神的寄托。

古人写月,写皓月当空,大地一片皎洁。如此佳景,再配上纯真的爱情,就是人间最美的情话。比如远古的《诗经》里有一篇《月出》,“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一唱三叠,月光美,月下的美人更美,“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古人写月离不开约会,比如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离不开美女,尤其是嫦娥奔月,更是家喻户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人写月,是为了思乡,是为了思念家里的亲人。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比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了一种错觉,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极致思念,感情的亲疏影响了对事物的认知。张九龄有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境界恢宏,意境辽远,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彼此都在思念着,写出了人类望月时最美好的情愫。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写的也是彼此之间的思念,感情的基调是悲伤的。

古人写月,写月的哲思。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众多,但是哲学家很少,故而有哲思的诗句就显得弥足珍贵。比如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从古至今,月亮亘古不变,启发了一代又一代圣贤。月亮是寂寞的,圣贤也是寂寞的,故而圣贤追求月亮之美。“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月光照耀着世世代代的人类,千年万年,永不改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是古人的灵魂,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月。古人笔下的月亮,很美很美,当代几乎绝迹了,世间再也没有那么美的月色了。

月亮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他们温柔的笔触去描绘自己心中的月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月亮是美的: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月亮是伤感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曹雪芹)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常如玦。(纳兰性德)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缺月挂疏拥,漏断人初定。(苏轼)

月亮是代表思念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

更多的时候,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伤感中又有豁达的莫过于苏轼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