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作文

2022-07-15 04:52:33 暂无评论 183 散文精选 散文诗

我说的怎么样啊/

  白云悠悠的日子里,天空显得格外的蓝。微风过处,绿茵上跃动着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一颗心,再配上一双脚,便勾勒出了我去远方放牧青春的风景线。
我是十七岁的孩子,我青春年少,我充满梦想。青春,我想握住你的手,轻轻地握住就好。我想握住你的手,这样,你就可以带我走过美丽的花季,美丽的人生。
  请你千万不要笑我是小孩子的情怀,因为,我实在是想,与你同行…… 梦里,我这样呓语着,渴望谁能听到我的呼唤。
多想,轻轻地,握住你的手,让你带我去踏青,带着我漫游。
我们来到郊外,来到田野,来到美丽的山谷,清脆的鸟鸣,引我们走进密林,给大地送来第一串脚步。
  春天在欢迎我们,我们张开双臂,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滋润,吸取春天给我们的不竭力量。风,暖暖地拂过脸颊。阳光在我们的脸上欢快地跳跃。遍地的野草中开着星星点点优雅的小花,香气清淡而悠远。我们在小溪边说笑、嬉戏,互相诉说着自己的快乐。潺潺的溪水里,鱼虾嬉戏,还能看到小螃蟹横着爪子在里面爬,我们晃荡着光着的脚丫,学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庆祝属于我们的美丽节日,细细密密的水珠映出每个人如花的脸庞……
然而,无尽地等待,换来的是失望的落泪。
  
你与我同行,却只远远地伴着我。我,也只是看见你远远地徘徊着。我多想追上你,轻轻地握上你的手,让你带着我,一起走。多想,轻轻地,握住你的手,让你带着我,一起走。带我去看六月的海,深秋的菊,冬天的雪……也让我读懂你的快乐、你的忧伤。
  
多想,握住你的手,轻轻地跟在你身后,带着甜甜的笑,看着你的背影,那样,我会很踏实,很满足。
我努力追随着远方的你,我用微笑对每个人,用信心对每件事,怀着感恩对待每天的生活。我不断努力追随着你,终于,你近了,近了,你的轮廓开始清晰,背影也渐渐宽大,我甚至,可以听见你沉稳的脚步声。
  
我喘着气,轻声喊你,你停下,转身看我,露出阳光般的笑,对我说:“你终于追上我,我终于等到你……”
于是,你朝我伸出手。我惊讶,竟一时没有反应。你又笑着拍拍我的头,朝我说:“傻孩子,青春就是这样十万火急呀!”
你终于握住我的手,带着我与你一起走。
  
你终于握着我的手,带我遨游。
  带我去听大漠的驼铃,带我去听天山的悲歌;带我去看徐志摩的康桥,带我去看朱自清的荷塘;带我去寻找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带我去感受食指的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青春,我想握住你的手,就这样,轻轻地,永远地握住你的手,让你带我走,让我们一起走。

散文诗

  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散文诗的介绍,供您参考。

散文诗  

一、什么是散文诗

  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是适应现﹑当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
  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汤﹐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
  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
  “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於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

  1、散文诗,必须有两个特点:

  其一,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
  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其二,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
  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
  ”。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要说明上述两点,必须进一步区别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不同之处。

  2、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
  比如结构、语体、节奏等方面的不同。

  (1)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
  

  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

  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
  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诗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体,但散文诗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它的“动荡、波动、惊跳”。

  承认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的文体,这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难区分了。抒情散文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
  而散文诗几乎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即使我们称为纪实的散文诗,究其实也是抒写的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不过这印象很少“变形”——很少对现实生活作想象式的反映罢了。

  在结构上,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
  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进入诗的境界。

  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
  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诗既不是散文的诗,也不是诗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独立性的文体形式。

  二、关于散文诗的结构

  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1、纪实性(直抒式),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
  比如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等。或者说是心灵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很少变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诗通常用此种方式。

  2、想象式,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时,往往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比如我写晚霞,联想到玫瑰园、再联想到人的暮年等。
  

  3、这种散文诗和其他散文诗的区别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间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发现和表述为特点。写作是为了表述某一个哲理为目的。

  4、象征式,是通过物象与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离的吻合来暗示诗意。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等。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新月诗社的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是很著名的散文诗。
  

  三、散文诗的写作技巧

  写散文诗不难,但是,能写出好的散文诗却非常难。散文诗的作者既要懂得写诗,又要懂得写散文。诗和散文的特点都要了解和掌握。诗的音节、对仗、格律和诗的凝练,虽说未必深入钻研,但诗的情绪、诗的跳跃节奏、诗的凝聚概括,这些都是散文诗本身形式所必须的。
  另外,还要谙练散文的抒情和议论,把散文中的这些因素和特点汲取到散文诗中来,使得散文和诗的特点自然有机地揉和到散文诗中,这就是写散文诗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在优秀散文诗中,艺术手法凝重、婉约而显阴柔之美,其文偏重于诗;艺术手法明快、坦直而具阳刚之美,文则偏重于散文;又因它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诗和散文两者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文体。
  

  其次,是散文诗的文体。大概可分为:哲理(寓言)体、抒情体、叙述体。

  哲理寓言体有运用寓言对话形式来写散文诗,通俗、活泼,寓言有深刻的比喻,思想性强,可防止空泛。

  抒情体写作形式多样,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事物侧面或侧面的一个点、一个片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跳跃性、片断性,是一个独立的点、独立的片断。由于是抒情散文诗,其情感、情调、意境、想象、幻觉主观成份浓郁,通体显隐约含蓄。抒情散文诗愈有作家独特的个性,感情就愈深刻真挚动人。此类散文诗如果解决不好与时代、实际生活相结合问题,一是情感不够而显得苍白无物,或主旨不明无积极意义;二是散文诗写得看不懂,或把情感隐藏起来,或写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还自觉高超“朦胧”。
  我们说艺术的比喻、含蓄、隐约,要通过感情的形象表达,这才是艺术的技巧,与那些看不懂说不明的东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叙述体散文诗是把叙述的景物、人事放在第一位,客观通过描绘一定场景、片断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特点是明朗、粗犷、结合现实较紧。
  生活气息浓。初学写作者从叙述体入手,以此为基础藉以情感抒发,再上升到一定哲理。此类散文诗一要防止情景事物停留表面描述而发掘不深;二要防止就事论事。

  以上三种文体有时是互相交替的,哲理、抒情、叙事溶为一体也常见。

  再次,谈谈散文诗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决不能忽视散文诗的思想性。有人甚至名家也说过散文诗不可能反映大的主题思想,这是误区。散文诗如果只是短小,起一种“生活中的小摆设”的作用,那么,散文诗就走进了一条狭小的死胡同,也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事实并非如此,近些年来散文诗的创作者在形式上、内容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和突破,反映重大深刻主题的优秀散文诗长卷层出不穷,散文诗的革命必将推动散文诗质的飞跃。
  再说,我们写一些容量小的散文诗,也可以做到“小中见大”,反映较大、较多的内容,问题是要求我们精于选材,善于选材。选取题材一个侧面,取题材侧面一个点,而且是最典型最本质的侧面和点,也就是说用题材最小最本质的一部分,来反映题材的全部内涵。这是短小散文诗的优越性,散文诗作者必须遵循这个创作规律。
  散文诗要通过情景(意象)、事物,形象地、生动准确地反映作品的主题思想。反对公式化、口号式和生硬地在作品中写主题思想以及僵化的说教,这些都不是艺术。优秀的散文诗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有位散文诗名家说过这样的话:散文诗的作者是爆破手,摄取最少的最优质的炸药,爆发出最大的热能。
  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从生活中感受和挖掘深刻的主题思想,进行最优质的典型的题材选取。

  第四,说说散文诗的结构。散文诗的结构是最严谨的,形散神聚。题材是精选的典型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断,可把一、二个(或更多的)精选出来的典型侧面、片断结构在一起,就能够准确表达作者主题思想,构成一篇完整的散文诗。
  禁忌拖泥带水,禁忌出现无意义画面,禁忌含有多余废笔。散文诗结构特征是跳跃性,诗化的跳跃是扩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意象摇曳、叠加,贯穿连结的是相通的点。不能繁琐地从头说到尾,不能平淡、空洞、言之无物。
  散文诗的结构美是片断到片断,是一、二个(乃至多个)点的巧妙连接,是跳跃的美和暂歇的美,是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白美。散文诗结构中,一个片断接一个片断,这种跳跃性在读者情绪中留下短暂的空白,也叫暂歇。这是散文诗独特的空白美。

  第五,散文诗的语言和思想情感。
  散文诗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也是语言艺术,而且是要求更严、标准更高的语言艺术。驾驭文字、培育情感、发掘主题是散文诗作家基本的文学素养。散文诗的语言如何?如何寻求散文诗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必将反作用于散文诗的取材和反映的思想感情。
  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最终决定一篇散文诗的好坏和成败的关键。决定散文诗取何材、写什么东西,从何角度写,如何写都要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支配,特别是散文诗要通过浓厚的作者思想情感去反映事物。如何培育思想情感,是一个如何写好散文诗的根本性问题,要从复杂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新生的美好事物,获得尖锐的眼光、独到的思想、深刻的情感,才能在主题思想酝酿、艺术表现手法、言语文字运用上得心应手。
  

  散文诗:

  《蛇》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现在在初中教材中也有很多散文诗。比如纪伯伦,鲁迅的,巴金的

  散文诗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注:

个人拙见,散文诗的出现和兴盛完全是由于外国文学诗的引进。再高的外语专家,也不可能把外国韵准确地完全牵强为汉韵。
  于是,意境很好、韵律全失的“无韵诗”就出现了。散文诗,只是具备了诗的结构,其实已经不是诗了。

著名的八零后,新浪博友韩寒同志曾经辛辣地嘲讽过现代诗:“大部分的现代诗其实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写,而所谓比较大师的或者先锋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顺序捣乱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写。
  ”

如果把散文诗当做是诗,韩寒的这段经典论述虽然显得刻薄了一些(还有更难听的),但是也能称得上入木三分。为什么只有三分呢?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不管是进口的散文诗还是国内原创的散文诗,其实都不是诗了。进口诗原本是诗,经过翻译,意境和结构仍然有诗的影子,本质上,却已经挣脱了诗的束缚,不再是诗了。
  

既然散文诗超脱于诗外,如果我们再拿着传统意义上诗的标准来衡量,自然会把它批得体无完肤。如同人家写了两句像对联模样却并非对联的“对联”,我们非要拿着对联的标准来评判一样。散文诗,名字和模样是诗,和白马非马不同,散文诗,真的不是“诗”。这两首例诗,《蛇》的偶句韵脚采用了押韵,由于比较上口,可以作为是来对待。
  而《纸船》,看似是诗,其实是一首“散文诗”。

其实,大开大合无拘无束的现代散文诗不但使人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文字水平和想象空间,而且比较容易掌握,很适合年轻人和我们这些喜爱诗歌的初学者。尽管散文诗既不是诗,也不是歌,但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前景是无比广阔的。
  套用一个时髦的成语:方兴未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