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空
寒风扰乱了云的脚步
扬起的忧伤如尘
弥漫了天穹的双目
世界开始下雪
晶莹的雪花
如同苍天的眼泪
冰凝在洁净的生命里
四野一片苍茫
凋落的春色
被枯干在岸堤那
赤裸的柳枝上
风舞岁月老
雪花漫天飘
摇曳的枝条伴着
寒风的犀利
依然漫舞着年华里的纤柔
丝毫不减昔日的妩媚
寒冬不再用风声
掩饰湖面下涌荡的寂寞
动感的旋律
漫舞的快感
早已将心的荒原淹没
世界在旋转
凄情被凝冻
冬日的天空
岁月的苦涩正在
洁白的生命里一点点消融……
冬来了现代散文诗歌
雪一直在飘落,这是飘摇了几个世纪的雪,在他们的生命中,在我的内心里.
年少时第一次读到关于雪的句子是岑参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方的冬天,在我的眼里总是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季节。而在这首送别诗里,北方绚丽而多姿的雪花被幻化为江南的熏风花树,温情而又浪漫,离情别绪中也蕴涵了无限的春光和融融的暖意,全无了冬日的凛冽,想必梨花就是在这样的春风里绽放、摇曳。
雪忽然让人感到温暖。
不然张岱怎么会在雪夜去湖心亭看雪呢?那该是江南的雪。“天与云、与水、与山,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晚明的雪,洒落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飘荡在一个士子的内心。白雪掩盖了平时里谙熟的湖光山色,给世界以平和、熨帖,这是自然的淡作之美,触摸着幽静空旷的雪夜,他听到了时光流过和生命消亡的声音,顿感人之于自然是何等的渺小,生命之于自然是何等的脆弱,只有思想的力量是旷日持久的,清高的士子总能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找到精神的慰藉。湖心亭的雪,使张岱从一个时代的终结里悟出了人生至情至性的真意。
无独有偶,东晋的王子猷大雪之夜驾舟前往山阴拜访好友戴逵,天明方至戴家门前,却又折身而返,人问何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见不见戴逵又何妨?这看起来有点大乖常理,但仔细想来却言微意重,对于后世的人们有着不可言传的震慑。我们终日在世俗中行走,许多让我们的良知感到厌恶的约定俗成的规则是我们身不由己。王子猷的这种特立独行分明是对世俗的嘲弄和抗争,即使它是那么孤立、诡秘、偏执和微不足道,却让我们如同在风流云散后看见万里无云的蓝天一样,清晰地看见了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思想深处的潜流,它必将喷涌而出,一泻千里。
而唐朝的雪又赋予了柳宗元另一种意义上的垂钓。
于千年万年的无数个冬季之中,他独自拥有了这个冬日。寒江寂寞,落雪无言。
休问他为何冷淡了华屋暖裘,拒绝了亲朋故交,远离了俗务喧嚣。此刻,他心中时时忆起姜太公,仿佛与姜太公同钓。满目的苍茫中自然有一片空旷与浩渺在心间,人与自然的亲和力渗透在原始的寂静之中,是否也怀着一种伤感的心情?空落的孤舟停泊在清幽的水面上,或许是无饵的钓钩在水下的鱼群中轻轻的游荡,无奈和孤独伴着飘飘洒洒的雪花落入江中随江流而去,那一种玲珑剔透的单纯、清冷和孤傲纷扬在凝重的雪雾中。
在古典的阅读中,回眸每一个雪霁初停的黄昏,我仿佛蓦然聆听到那来自遥远的古典的雪中的歌吟,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却在同一个自然场景下以各自不同的姿态体现出人文的自我情怀。在古典的雪中凝望这些生命的真实和坦荡,你会从内心里感受到人文的魅力与思想在黑暗中飞扬。他们也许算不得英雄才子,但他们身上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精神贵族的气息。他们不一定要长剑倚天,壮士不归,却可以一路风尘,芒鞋踏歌;他们不一定要葡萄美酒,流光溢盏却可以酒斟皓月,诗吟长天;他们不一定要江湖雨夜,笑傲红尘,却可以一览青山,独步古今;他们不一定要轻车华盖,流苏百转却可以风来盈袖,水横画卷。他们深怀着对自然的感恩和崇拜,相信生命的传承不在于生命之本身,而在于体现生命价值之精神。
行以当行乃千古真正之风流,为所欲为乃人间大气之文章。古典的雪,生命体验中的又一个本源,飘落于人内心的文化精灵,飞舞着生命的思想之花。
- 上一篇: 关于亲情的(报纸上的散文) 不要太长哦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