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秋天到了。高大的树木,有的还是那么绿,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有的渐渐变黄,秋风一吹,金黄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多么美丽呀!
稻田里一片金黄,像穿着金色的格子裙一样。农民伯伯、阿姨弯着腰、低着头,手握镰刀正在割稻子。他们汗流浃背,但心里肯定美滋滋的吧!
远处有一座果园,高大的苹果树上结满了又甜又大的红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真可爱呀!
这是金色的秋天,这是丰收的季节
入秋的爱情散文诗?
一场秋雨披上凉衣,一片落叶潇洒飘下,一分梦想直往向前,一份真情深藏心中,一条短信传去祝福,一声轻轻的问候:秋日来临,注意添衣。
不因忙碌而疏远,更不因时间的冲刷而淡忘你,秋花冬雪,夏去又立秋,季节虽变,我的关心未曾改变,祝福你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当凉风与秋雨结伴,当黄叶与晨霜相信,当蔚蓝与金色接壤,当大雁也打点南归 温馨的季节,飘然而至,秋天来了,天凉了,季节交替,注意身体。
我点击整个秋天看到了你的笑颜;我复制你的笑脸粘贴在我的心间;我下载我的思念把它另存为永远;我打开手机给你最美好的祝愿:秋天快乐
秋天的散文名篇赏析?
《故都的秋》,作者选取了五个具体的场景来描写北平的秋天,我们以第一个场景为例来赏析故都的秋景。首先在手法上作者采用了细节描写(“细数”“静对”)、以静衬动(驯鸽的飞声)、视觉(天色、日光、牵牛花)和听觉等描写手法,表现作者悠闲与惬意,更好地突出了故都之秋清晨的幽静。
其次作者还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南国之秋之淡来衬托北国之秋味之浓,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关于校园秋韵的散文诗
校园的秋天美丽多彩,阳光明媚的日子,在青黄的草间,你会发现成群结队的麻雀在上面快乐玩耍,边啄食边唧喳:“天气还好啊!地上还有草粒吃,可别错过啦!”
金秋十月,盼望它,又害怕它到来,因为它的脚步太匆忙,洒脱来,悄声走,全然不顾我的感觉。
下课了,站在窗前俯视,学校景致由远及近尽收眼底。操场上,那棵高大的不知名的树早早穿上了金黄的衣裳。看见它,该是惊喜的,可我心里却升起莫名的惆怅,像失去了什么似的。
操场那棵树,我预感到秋天要铺天盖地来,毫不留情走。我们不能挽留,只能珍惜。一有时间,我便留恋在室外,与阳光树木鸟儿为伴,和秋天在一起。
来辽大学习第三个年头了,我像操场上站立的那棵树,寒来暑往迎接新生来,老同学去。那些毕业的学子怎么样了?因为年龄的差异,我很少主动与同学走近,但还是记挂在心的。为求学,他们生活节俭算计,不少学生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业。虽然沉下来无忧无虑学习也是他们的愿望,但环境与生存的压力终使他们无法释怀。寒风中,那一个个孤单的身影,常使我伫立良久。
季节默默交替,春,丁香花开了,一转眼,银杏树黄了。秋来了,又到了毕业的时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开始来辽大,我以为文学院的学生该是“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或是婉转顾盼,外向多情的。出乎意外,他们多半独来独往,同学间缺少主动交流和热烈讨论,心事重重像阴天,既不下雨,也不晴朗,悬挂着沉闷,驱不散。
好多同学面孔熟了,见面也只是相视一笑。私下里,却默默关注。
辽大校园,有个和我同专业的同学爱看我的空间,一发新文,一定看的,偶尔留言。我多想,她哪一天站出来,笑嘻嘻出现在我的眼前,告诉我,她就是关注我的那个女孩。直到有一天,她回家乡工作了,才告诉我,她还和我在一个教室听过课。网上有缘,又同学一场,惺惺相惜,竟不曾畅然叙谈,真是遗憾。我多想越过隔阂的高墙,也许我们是知己,但矜持,错失了彼此。
唉!像这样擦肩而过的同学又有多少呢?毕业后,他们各奔东西,天之骄子,如今却要艰难跋涉,这也许是他们心灵沉重的原因?想想我们那时毕业走向社会高高兴兴全然没有一点负担,真是一个时代一个样儿。我真想对他们说:春天是年轻人的季节,不要过早进入秋天。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没有高低贵贱,是亲近无暇的,敞开你们的心拥抱一切吧!驱散心头的氤氲,不要为顾虑牵绊,好好读书,美好的前程会一如既往等待你们!
那天听哲学课,前面一位新生谈哲学从古及今。我说:“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说话间,在每一件小事里。”校园的秋色,闲适自由草间踱步的喜鹊又给了我灵感:哲学在花草间。
每当我穿行在图书馆,或往返食堂教学楼间,都会被路边大片的菊花吸引。那菊花有黄的,有玫瑰色的,花瓣团团向上伸展,紧紧簇拥,开的热烈,痴情,令你不得不回望,不怀想。比起春花的娇媚,秋天的花开的时间要长些,好像对生命的期限有所感知,她们顽强不屈与寒冷抗争,大胆奔放,依恋土地和阳光。
我也要告别校园,开始人生新的启程,校园的秋,给我启示和力量:寒冷中乐观坚强,生命再晚也要美丽怒放。
- 上一篇: 欧阳修踏莎行的语言?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