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正月初八、初九、初十(壬辰、癸巳、甲午)三天,朝廷连续举行祀太清宫、祀太庙、祀南郊三大典礼。杜甫在典礼过后不久,进三篇赋纪颂其事,即所谓《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於南郊赋》。这三篇赋进呈,是杜甫在考试或求荐种种入仕方法使用过而不成功之后,采取另外的干禄办法。
杜甫在惨遇“招贤”骗局之后,困居京城。这时,他非常思念过去的漫游岁月,那是多么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也非常思念李白,孔巢父从长安回江东,别时他一再嘱咐,向李白问讯。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过着那种豪放自由的生活,而他自己不得不跟那种生活告别,投入这种迫不得已的悲辛的生活。杜甫有时也想做一只白鸥,离开长安,飞往自由的天堂,但还有一种更强烈的使命感攫住了他的灵魂,那就是实现“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大志向。这种崇高的使命感使他放弃了自由,留在长安。
很快,展示才能的机遇就降临在杜甫面前。天宝九载十月,皇上巡幸华清宫时,太白山人王玄翼上书说见到了玄元皇帝,并说宝仙洞有妙宝真符。皇帝非常兴奋,于是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前往求取。这时皇上尊崇道教,羡慕长生不死,所以全国上下的官僚们都报告说这里那里出现了符瑞,每月都有臣子上表庆贺。李林甫等还在自己的宅第之内设堂祷告,祈祷皇上长生。皇上非常高兴,为求天下太平,感谢他的始祖老子和历代祖宗,于是就有皇帝的三大祭祀。
天宝十载,玄宗祭祀太清宫、太庙及南郊,朝廷上下都为皇帝的祭祀大典而忙乱。祭祀是国之大典,自然受到举国上下的关注,文人学士及各地官员也都纷纷上书支持皇帝的祭祀活动。
在封建时代,朝廷与民间都是非常重视祭祀的,祭祀在百姓与帝王臣子之间都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朝廷还专门有要员掌管祭祀的典礼,对祭祀的程序和规格都极为讲究。祭祀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它象征了皇帝对天下太平的祈祷,在祭祀中包含着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与慈爱,对天地与祖宗的敬重等。通过祭祀,无疑可以牢固帝王与百姓之间的情感纽带。因此,皇帝祭祀是富有重要意义的政治活动,人们称颂皇帝祭祀,其中包含了广大劳动人民期盼君主行 “德政”的理想。
杜甫听说皇帝要亲自祭祀,心里很有些感动。他似乎觉得皇帝当年的雄风又回来了。他十三岁时见到过皇帝祭祀泰山时的情景,那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那时国家正处在繁荣时期,贤相当政,政治清明,国家前途无限,唐玄宗那时祭祀泰山,显示了一种雄才大略的伟大君主的气象。可是现在,国家奸臣当政,连年拓边,内忧外患不断。安禄山得势之后蠢蠢欲动。杜甫多么希望唐玄宗通过祭祀,反省自己,通过为民祈祷幸福,祈祷天下太平,重新树立起崇高威信,重新励精图治,治理国家!于是杜甫止不住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献三大礼赋》,由衷歌颂皇帝此举的英明与伟大。他在文章中倾注了平生的才学,也倾注了平生对皇帝的感情,文采灼灼,才华横溢,写完后又亲自去把赋文投进了延恩匦。
延恩匦创始于武后时,它是朝廷联系百姓的一个窗口。杜甫投延恩匦所献的三赋为《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所谓太清宫即长安的老子庙,太庙是李唐王朝真正的祖宗,南郊赋是祭天的赋文。除了这三大礼赋之外,杜甫还作了《进三大礼赋表》,对投赋的原由做了一个说明:“臣生长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与麋鹿同群而处,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矣。岂九州牧伯,不岁供豪杰于外?岂陛下明诏,不仄席思贤于中哉?臣之愚顽,静无所取,以此知分,沈埋盛时,不敢依违,不敢激讦,默以渔樵之乐自遣而已。顷者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窃慕尧翁击壤之讴,适遇国家郊庙之礼,不觉手足蹈舞,形于篇章。漱吮甘液,游泳和气,声韵浸广,卷轴斯存。抑亦古诗之流,希乎述者之意。然词理野质,终不足以拂天听之崇高,配史籍以永久。恐倏先狗马,遗恨九原。臣谨稽首,投延恩匦,献纳上表。”
此表作为上三大礼赋的一个附件,恰到好处地对自己做了一番说明推荐。言语忠诚恳切,感人肺腑。先写到了皇帝的高贵与贤德,对帝王的敬重与爱戴,和自己的愚顽无知及卑下地位形成一种对比,同时又表明自己虽浪迹四方不得仕进但不愤世嫉俗,虽埋没于盛时但不以贤才自居而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而是自食其乐,与贫民百姓一样靠劳动来养活自己,以表明他并不是在政治上投机取巧之人,而是适逢国家郊庙之礼,则无比激动地写了赋文,是情之所至也。
这篇文章,文辞朴实自然,生动流畅,极具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虽然是献给皇帝的赋文,但看不到一般赋文的那种单纯的华美与肆意的雕琢,它言辞恳切,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句句皆能打动人心,堪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相媲美。它以至忠而打动皇帝的心,也打动千古文人墨客的心。
杜甫的三大礼赋,因为有唐玄宗女婿张垍的推荐,从那些全国各地人物的献赋中脱颖而出,深得皇帝的赏识。玄宗皇帝读了赋文,认为杜甫很有才华,而且不失臣子的忠诚,于是把他安排到集贤院,命宰相来测试他的文章。在集贤院里,学士们争相一睹杜甫的风采,杜甫在一天之内名动京城。这对于长期压抑不得志的杜甫来说,无论无何是个巨大的成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是他十年来最为值得炫耀的事情。他想,这一次赢得了天子的青睐,在天子身边做个近臣的日子为时不远了。这一日的荣耀让他牢记终身。后来他因受到集贤院的排挤,离开集贤院时,也曾悲愤地提到自己当时献赋时“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以此来说明他当时所受帝王的夸赞。后来在流落西蜀时作《莫相疑行》以抒愤,还念念不忘提到此事:“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从这段诗来看,他一生都对这一段不寻常的际遇深以为豪。 杜甫这一次能够凭借几篇赋文轰动京城,在于抓住机遇,适时向君主献赋,突出展示了杜甫卓越的诗赋才华。虽然对于他一生命运的改变并不大,但这件事,却是他一生极为荣耀的。
- 上一篇: 冬天思念心上人的现代诗词?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