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陆游生活时期国家背景个人诗作风格

2022-12-17 21:05:15 暂无评论 87 散文精选 陆游   爱国   浪漫主义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的诗整体特点两字

整体特点:

爱国

陆游诗词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1)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人将他与杜甫媲美,称为“诗史”。

(2) 一生力主抗金复国,始终忧国爱民,誓死抗战,特别是在志不能用的情况下,以他的大量诗歌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抗金复国、收复中原的信念,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抨击主和派苟且偷安,不恤国难的种种罪行,对处于民族压迫下的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从深度和广度来反映时代,例如《北望》、《夜泊水村》、《书愤》等诗。

(3) 陆游的诗歌想象丰富,英雄气概,大气磅礴,热情洋溢,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风格接近李白,所以又有“小李白”之称。例如他的《长恨歌》、《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与青城道人饮酒作》等诗。

(4) 陆游善于学习古人,他的诗歌风格集诸家之所长,形成悲壮宏丽、雄浑奔放而又清新圆润、明朗流畅的风格。

(5) 他的诗歌各体兼备,古体、律诗、绝句都有佳作,而特别擅长七律。不足之处是由于创作得多而快,有些作品显得率尔成章,气势有余而含蕴不足,还有雷同的现象。

陆游爱国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你好,陆游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对报国理想和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这也是诗人继承屈原、李白诗歌风格的显著成就,因而他当时就有“小太白”之称。丰富而瑰丽的想象,是构成陆诗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因素。陆游爱国忧民,一心抗金杀敌,但理想和抱负不得实现、才能无法施展,于是诗人就凭借想象、联想来表示内心强烈愿望,借助幻境、梦境来喷吐胸中的壮怀英气。如:在《江楼吹笛饮酒》中,诗人觉得自己披织女裁的衣裘,升上天空,和北斗星一块饮酒,并“却驾白凤骖班虬,下与麻姑戏玄洲”,想象美丽及了。在《戈阳道中遇大雪》中,他看到“大雪塞空迷远近”,就想到北伐的队伍“壮哉组练从天来”,境界壮阔极了。有时,陆游还在诗中借助狂放豪肆的行为来宣泄难以抑制的愤慨,如《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说,“谁知酒得尚能狂,脱帽向人始大叫”,原因何在?因为“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大胆而奇特的夸张,是构成陆游诗浪漫主义色彩的又一个因素。如:他写自己极大的勇气是“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融州寄松纹剑》);他写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是“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他写自己能够抗金打仗,是“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戈阳道中遇大雪》);他写自己对死的态度,是死则报国,“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前有尊酒行》)。
陆游的浪漫主义诗作,大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能够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地结合起来,完成了他表现时事、寄托理想、突出主题的抒情艺术。
第二,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的艺术风格。陆游爱国诗的风格多姿,他能博采众善、兼其所长,善于从各家各派中汲取营养。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杜甫的现实主义态度,白居易的人民性,李白的挥洒豪放,陶渊明的高洁朴素,岑参的雄浑壮丽,以及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的革新精神,都给了他良好的影响;加上他个人高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使他的诗表现出了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兼而有之的艺术风格。他的爱国诗篇,往往体现出雄浑悲壮的风格,具有气势宏大、瑰丽雄奇、热情奔放、才气豪健的阳刚美。他的咏物写景一类诗,则往往体现出清新婉丽的风格,具有清丽明媚、婉转新奇的阴柔美。
第三,简练生动,明白平易,自然流畅的语言。陆游爱国诗的语言简练生动,如;《夜读兵书》中说:“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短短四句,把他老当益壮,愿立即投笔从戎,上马杀敌的心情表现得一览无余,跃然纸上。说陆诗语言明白平易,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明白如话的境界。他老出家门,大量汲取人民群众的口语、方言、俗语,写入自己的诗,并用诠解说。说陆游爱国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是因为他放对刻意雕琢,反对追求奇险。他说:“雕琢自有文章病,危险尤伤气骨多”。他以诗句对仗著称,他的对仗常常能够作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显得十分自然,十分流畅。如:“一身抱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悲愤的情绪从清丽流转的字句中传出,情致深婉。
总之,陆游无愧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超一流的诗人。他的爱国诗篇,特色是鲜明的,艺术成就是突出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