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的小诗或散文如下:
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
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5、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6、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鬟,明日又逢春。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8、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
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10、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11、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1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1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除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14、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15、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17、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8、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9、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
2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记忆中的年味散文
记忆中的年味散文如下: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腊月里,杀过年猪是件兴奋的事,早早就定好了日子,然后请一个手艺过硬的杀猪匠,通知了亲朋好友。在院坝里挖好了土灶,把最好的柴火添加在灶膛里。滚烫的沸水在大锅里翻腾着,院子里浓烟滚滚,热气腾腾。
大肥猪震耳的嘶叫声夹随着灶膛里的干柴“噼里啪啦”的爆破声在村子上空蔓延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洋溢着幸福!是的,在风雨烈日中辛苦劳作了一年,猪肥厚的膘身无疑是对勤劳者的见证和肯定。
主人在猪身上挑些最好的肉招待亲朋好友,血旺汤在桌子上散发着滚烫的热气,高粱酒已经斟满,亲朋好友满座一堂,划拳猜子,谈笑畅饮,酒喝干了再斟满,一杯接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送走了亲戚,把剩下的肉腌制起来,再斩碎些肉,拌上佐料,灌好了香肠,等待着新年的来临。这已经拉开了新年的序幕。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早已去镇里买好了祭品,再烙点糯米粑。等待吃完晚饭,把锅灶洗刷得干干净净,脸手洗漱净毕,填好祭灶文疏。把祭品放在灶台上,点一对烛,三根香,烧点冥纸,虔诚的祈祷,愿灶王菩萨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散文」乡村的年味
作者:来日方长||责编:一默
那时每个庄户人家都养猪,粮食加工出的麦麸、稻糠给猪吃,饲料不够就由孩子打猪草填补。小时候到了秋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就拿着镰刀,背着挂篮,在乡村野地里割巴根草。这种草含糖量高,粉碎后用水调制成糊状,猪最爱吃。看着猪吃饱了,安静地躺在圈里长膘,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到了腊月的某一天,天还没亮,我们还沉浸在梦里,父亲就请来屠夫把猪杀了。隐约听得猪声嘶力竭的哀嚎声,可一翻身就又睡实了。早上起来,发现猪寮已空,只见竹篮里盛有猪血,屋檐下挂上肉,这才知道猪被杀了,顿时一阵难过。临近中午,父亲从附近集镇上卖肉回来,数着花花绿绿的票子,还给我和妹妹带回了做新衣的布料,我却高兴不起来。
过去布料按计划供应,买布得凭票。有的人家实在穷,买不起布,就到黑市上用一部分布票换成钱,剩下的再买布。小孩多的人家会按孩子的个头大小预备冬衣。老大穿过的再给老二穿;老二也因身体发育穿不上了就留给老三。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这是穷人家孩子穿衣的真实写照。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的父母一年忙到头不但没有任何结余,还欠着生产队的口粮钱,被称为“倒挂户”。我家的条件略好,父亲有工资,但也不是每年都做新衣的。每件衣服都要穿上几年,一般做得较大,以满足我不断发育的体形。为了节约起见,母亲会在腊月请裁缝上门来做衣服。技艺好的裁缝过年前生意特别红火,往往要预约。这时农活闲了,母亲也帮着做针线活;年猪也杀了,也有荤菜招待人家。有时为了省下工钱,母亲就夹着布料,领我到裁缝家里,请他裁好布,自己回去缝。记得有一位复姓上官的裁缝老师傅手艺好。他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很和气。有一回上官师傅量完我的裤长、腰围,笑着对母亲说:“孩子又长高了,用不了几年就要准备给他娶麻麻了。”那时候我很顽皮,平时穿着母亲织的土布衣服很随便,一旦穿上买布回来做的新衣反倒觉得不自在。随着年岁的增长,爱美意识不断增强,过年穿新衣便就成了一种内心的需要。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就到腊八了。这一天早上母亲就像变戏法似的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只小口袋,里面分别装着扁豆蛋、黄豆粒、花生仁、鸡头米、白莲子、老菱角,还有红枣、桂圆等。母亲把这些食材一一倒在小簸箕里,仔细检查是否有被虫咬的或霉变的,每检查完一种就一掀簸箕,食材便准确地落在盛有温水的木盆里。临近中午将这些泡开了的食材洗净了,与淘好的米一起倒进铁锅里,放入切碎的青菜,加适量的盐,先用大火烧,薪材一般选用豆萁,燃值大、活力猛,等锅里的水沸腾了再用稻草烧。防止粥稠粘锅,掌握火候是关键,灶膛里的火只确保粥保持沸腾状态,又不致水分蒸发太多。不时从锅里传出听似人的叹息声,那是粘稠的粥沸腾产生的气泡破裂的声响。煮粥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起锅后灶间飘逸出诱人的粥香,我们雀跃着:“喝粥了,喝腊八粥了!”大家端起碗,用筷子在热粥上先向左一刮,再向右扒拉,然后对着粥堆吹吹气,降降温,再拨入嘴里轻嚼慢咽起来。不一会儿,每个孩子身上都吃得热乎乎的,小脸蛋儿红扑扑的。
过了腊八,年味渐渐浓了。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俗称“掸尘”。“尘”与“陈”同音,掸尘表面上是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实际上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我家掸尘全由父亲承包了。掸尘时他用围裙布抱住头,看上去就像蒙面大侠。父亲手拿梢头绑着鸡毛掸子的竹竿,依次掸去屋梁上的灰尘和结在椽子和网砖之间的蜘蛛网。母亲烧上一锅热水,用纱布把大床上的浮雕以及踏板、卧室里的银桌,还有衣柜都擦拭一遍,然后把堂屋里的香案,八仙桌以及所有的椅子、凳子都擦得干干净净。妹妹在天井里采下腊梅花朵,用铜丝线穿起来挂在床头,满屋子的清香。我手提鞭子在门外呼哧呼哧地用力抽打“老牛”(一种木制的陀螺),扬起的灰尘随风吹进家中,惹得母亲在一旁抱怨:“你这个讨债鬼,忙不帮,搞破坏!”
过年,所有庄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一碗红烧鱼,寓意连年有余。年关就在眼前,乡亲们开始起塘捞鱼。屋后的电水泵不知疲倦地欢叫着,河水渐渐落去。孩子们只嫌抽水太慢,不时到河湾处闲逛,一看到水榻下面的石墩露出水面,心中一阵高兴。黄昏时,河底只剩下几处深塘还有积水,鱼全集中在那儿。几个壮汉全副武装,用橡胶外套将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拉起渔网,将鱼悉数装进箩筐,最后挑到乡场上按人头分配。记得那时村东头三阳桥下终年停靠一只破船,住着一对逃婚出来的夫妻,他们带着三个孩子,是黑户,日子过得很艰难。晚上生产队分了鱼,母亲同情他们,就让我送去一条。
过了腊月二十,家家户户忙着蒸馒头,讨一个蒸蒸日上的吉兆。头一天晚上母亲先把小麦面用温水和好,然后由父亲调入酵母浆,再用劲搓揉面团,使酵母分散均匀。调制面团是一门技术活,加入酵母浆要适量,过多,则来不及上蒸笼就发了;过少,等到要蒸馒头了,还是死面,就不能上笼蒸。第二天早上,母亲在锅沿上垫上一圈稻草,以便蒸笼稳稳地安放在上面,然后烧水。父亲把调入了酵母浆的面团从陶缸里扒了出来,用力摔在面板上,加入碱水用力揉匀,最后撕开一块用鼻子嗅嗅,感觉酸碱度差不多了,就做成不同的形状。圆圆的带馅的叫做馒头;长条形的像棒子样的就叫做“棒子糕”。父亲制作的馒头酸碱度掌握得好,就像少妇的乳房,圆圆的,挺挺的,很好吃,过完年就被吃光了。棒子糕冷却后,被切成一片片的,放在室外晒干,可以一直储藏到来年三夏大忙时都不会变质。三春天里,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做两只水铺蛋,加盐或酱油,放三五片棒子糕,泡开了盛进碗里,挑上一坨猪油,洒一把蒜叶屑于其上,一碗佳肴就可端上桌了。
老家腊月二十三日晚上送灶。据说灶君菩萨是上天派到凡间来的,还每家都有一位。灶君菩萨似乎很尽责,每年只休假一周,即腊月二十三夜里上天,大年夜回来。灶君菩萨每天蹲在人家的灶头上,监视这家的火烛,一旦发现灶膛里的柴禾翻出来,便连忙托梦给主家,以保家家户户不失火。因此老家人每逢初一、月半,都要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晚上,每家更是煮鱼烧肉敬供灶君。好酒好菜摆上桌,过了一会儿,估计灶君吃完了,父亲就掸去身上的尘土、整理好衣冠,一副庄重的样子,对着灶跪拜下去。接着要我们跟着他一起拜。拜过之后,将灶君菩萨像从灶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注意这里用“请”,不能说“撕”,由此可见庄户人家对灶君菩萨的尊敬。灶轿是下午刚从附近小镇上买回来的,用纸糊成,是一件很精美的工艺品。灶轿两侧还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天奏善事”,下联是“落地保平安”,横批是“尊神端方”。父亲拿些龙柏、冬青枝儿插在灶轿两旁,把一串锡纸做的金元宝挂在轿上,又在灶君菩萨的嘴上抹上一层糖泥。据说这样灶君上天见了玉皇大帝,说出来的话都是香甜的,就不会把人间的恶事和盘托出。最后父亲煞有其事地捧了灶轿到门外去烧了。烧灶轿时必定要从火堆里抢出一只元宝,拿回家供奉在堂屋的香案上,祈祷来年真有金元宝进门。送灶君上天之后,一家人才坐下来吃饭。父亲喝了几口烧酒,脸色泛红,干咳了一会,指着我笑说:“你小子今晚就睡在灶堂,代替灶君监视火烛,养了你一年,也该派点用场吧?”我一拍胸脯,很豪气地说:“您尽管放心,等我长大了就做一名消防员,保证不让你为火烛整天操心。”父亲听完笑了,笑容很灿烂。
临近除夕的那几日,气温升高了,屋檐下的冰凌已经脱落,天井里的腊梅花金灿灿地耀成了一片。几只鸭子在河里刨食,不时在水面上扑打翅膀,透着春来的气息。上午浓雾似乎总散不尽,到处影影绰绰的。中午雾才散了,就见有人提着篮子向村庄走来。走近一看原来是卖花姑娘。卖花姑娘姓张,是另外一个村子的,眉清目秀,长得就跟花儿一样。她家祖传扎花工艺,制作的花形神兼备,有喜鹊闹春,有鲤鱼飞跳,有梅花朵朵,有牡丹盛开。大姑娘、小媳妇叽叽喳喳围着张姑娘选花。有的人购买了直接就插在头上,一路走回去就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我家在每年的年三十中午举行祭祖祈福仪式。这算是最具年味一项活动了。母亲先把饭菜摆上了桌,放好筷子,点上灯。就在我们垂涎之际,父亲在香案上点上香,对着菩萨塑像又是鞠躬又是作揖,然后就烧钱化纸。他一边烧一边还念念有词:“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请拿钱。你们在阴间不要节省噢,我们会经常给你们烧钱的,只要你们保佑一家老小 健康 平安就行。”一时间堂屋里青烟袅袅,纸灰翩翩。接着父亲领着我们对着空荡的八仙桌依次鞠躬,以示孝敬。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一代做给一代看,农家孩子从小便受到孝道的熏陶。年三十祭祖后,父亲开始贴春联和挂落。春联贴着门框的两边,挂落贴在门楣上。春风吹起挂落发出梭梭声,似乎告诉人们,就要过年了,不能乱说话,言语该有所禁忌。堂屋的板壁上贴有“童言无忌”的红纸条,即使孩子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有了这个条子也能自我安慰一番。除夕是全家大团圆的日子,因而最闹忙了。父亲从厂里借了一只五百瓦的大灯泡回来吊在屋顶,堂屋亮得如同白昼一般。父亲带领一家人先敬过菩萨,然后围坐在摆满各式菜肴的八仙桌旁,尽情地享用妈妈烹制的 美食 ,把亏待多时的肠胃痛痛快快大补一下。一家老小亲情浓浓,其乐融融。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爆竹声中辞旧岁,东风送暖入屠苏”,用这种方式宣告辞旧迎新。相传古时有种叫做“年”的怪兽,平时隐匿在海底,一到大年三十就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爆竹,一听到爆竹声就吓得浑身发抖,形如筛糠,于是大家就在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燃放鞭炮。除夕晚上放炮仗每次都燃放八只。老家人视“八”为吉利数字。记得每回放鞭炮,妹妹都躲到旁边,捂着耳朵,眯着眼睛,看着父亲走到空旷处,将竖放在地上的炮仗一一点燃。嘣的一声,炮仗向上穿越;啪的一响,就在空中炸了。我用一根竹竿挑起鞭炮,以阴燃着的香烟头为火种。“噼啪,噼啪”一阵,放完鞭炮,我和妹妹雀跃着,欢呼着:“过年啦,过年啦!”这时,邻居们也在自家门口燃放鞭炮。乡村的宁静瞬间就被打破了,到处都是爆竹声,密得简直像粥锅似的,散发开来的硫磺含有喜庆的味儿。
年初一早上,男人每打开一扇门都要放一只小鞭炮,说是为了辟邪。放完鞭炮,他在灶上热上枣茶和馒头,将年前从集市上买回来的芝麻糖、桃酥、云片糕,还有大金果、小金果等副食品摆上八仙桌,耐心地等孩子和女人起来用餐。早餐吃的几乎都是甜品,讨一个新年生活甜蜜的吉兆。女人年初一不用做家务,都爱美美地睡一场懒觉,以图解除旧年的辛劳。这一天她们享受起男人的殷勤,心安理得。毕竟她们忙了一整年,也该休息一下了。孩子们听到鞭炮声响,赶忙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这时不能说“起床”,要说“高身”,因为“起”让人容易想起生疖子、起脓包的情景,很不吉利,而“高身”与“高升”发音相近,听起来喜庆。孩子们高身后,穿戴好,顾不上吃早点就到隔壁人家去拜年了。
老家风俗,年初一不作兴出远门,这一天只给左邻右舍拜年。到了年初二,乡村路上人群熙熙攘攘,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外出了。有新媳妇回娘家的,有老女婿上岳父门的,还有小学徒给师傅拜年的。小时候每年初二,我都给舅舅拜年;初三、初四、初五,分别给姑妈、阿姨和干妈妈拜年。我们最要去舅舅家拜年,到那里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外公有弟兄五个,妈妈的堂兄弟多,我们都管叫舅舅。嫡亲舅舅住在村子东头,我们拜年就从西头一路逶迤过去。每一位堂舅母见到我们都眯着笑眼将崭新的钞票塞进我们手里。压岁钱不多,一毛、两毛不等,但都是长辈们的一片心意。外公膝下无子,舅舅是上门女婿,实际是姨夫。他是公社的干部,给我的压岁钱最多。每次从舅舅家回来,我就躲在被窝里数钱,还计划买这买那的。可是一开春压岁钱就都被母亲没收了,用做购买雏鸡、小鸭。端午节后舅舅领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就带着鸡鸭过去,算是对舅舅过年给我们爱意的一种回报。
过去农家人过年,忙年是为孩子们准备过年吃的 美食 和穿的新衣;拜年就是把头一年的收成拿出来与长辈们分享。年味既有各种 美食 的香味,更有人世间闪烁的烟火以及浓浓的人情味。小时候过年的趣事还有很多,比如正月里闹花灯、打钱堆、跳方格,还有推着铁环在乡村小路上胡跑等等。如今乡村的风俗被现代 科技 挤压得完全变了形,过年的感觉被各种打折商品四面围剿,孩子们整天坐在电脑前,或摆弄手机,打各种网络 游戏 ,虽然有趣,但终归是虚拟的,远不如我们那会儿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