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片段摘抄及赏析?
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王老师给我们讲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人要是不爱劳动就叫懒惰,懒人是最没出息的.”她接着问同学在家干不干家务活.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格外紧张,怦怦乱跳,唯恐老师叫到我的头上.想一想,自己是大队长在学校还能劳动,可是回到家里干过什么活呢?什么事不是妈妈干的?就连洗手绢自己都不动手,太不像话了.
简要赏析:
1.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等等的人的复杂的情感.比如上文中就写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格外紧张,怦怦乱跳,唯恐老师叫到我的头上.”这种紧张的心情原因在于小作者平时不干家务活,很懒惰.而这几句人物心情描写就准确细致地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写人物的思想.比如上文中“想一想,自己是大队长在学校还能劳动,可是回到家里干过什么活呢?什么事不是妈妈干的?就连洗手绢自己都不动手,太不像话了.”这段文字写出了小作者内心的思想,对自己懒惰的自责.
3.要想描写好人物的心理,就要深入观察,体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善于看出在关键情况下人物内心世界掀动起什么样的情感的波澜,涌动起什么样的思潮,力求把心理描写具体准确.
白鲸经典片段及赏析?
作家的使命就是用自己敏锐而感性的目光时刻注视着整个社会,并通过作品表现自己对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的思考与评价。
——赫尔曼·梅尔维尔
一,关于作家
梅尔维尔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与纳撒尼尔·霍桑齐名,梅尔维尔生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20世纪二十年代声名鹊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之一。
赫尔曼·梅尔维尔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出生在纽约,在海上度过自己的青年时代,长期的海上生活经历为小说《白鲸》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于1851年,梅尔维尔发表了自己的小说作品《白鲸》,并因此一举成名。
在世界文坛上,梅尔维尔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在创作之初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文坛的重视,著名作家毛姆和马克·吐温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同时梅尔维尔还有着美国“莎士比亚”的美誉。
代表作品有《白鲸》《奥姆》《雷德伯恩》等。
二,代表作《白鲸》
《白鲸》作为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浪漫主义小说,呈现给世人以悲观而神秘的情感色彩,使得整个欧美文坛都为之轰动。
在撰写《白鲸》这部小说作品时,梅尔维尔融合了虚幻创作与写实创作两种手法,取材于19世纪时期美国的捕鲸鱼产业,围绕“裴圭亚特”号渔船搜捕白鲸的故事展开,亚哈船长始终想去寻找白鲸莫比·迪克,因为这只白鲸曾经咬掉过他的腿,然而,亚哈想尽种种办法都无法实现寻找白鲸莫比·迪克的心愿,最终却因白鲸莫比落得船毁人亡的恶果。小说中的白鲸莫比就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作品借以来表达“人类对白鲸的杀戮终究会受到自然惩罚”的主题。
作品中的白鲸莫比·迪克,可被看作大自然无常力量的象征,它不像其它鲸按照季节和自身规则出没在某个水域,白鲸违反了鲸类的一般规律,它是没有线索的,是未知的。所以白鲸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给捕杀它的人们带来宿命般的恐惧与哀伤。
在这样无数的矛盾之中,无数的冲突产生了。莫比·迪克充当着自然界的酋长,自命为自然的守护神,因而亚哈和莫比·迪克的冲突不可避免。在自然与人类的冲突中,结局的胜负是事关重要的,它影响着世界的前途,自然也决定着人类和自然的命运。最终亚哈和莫比·迪克同归于尽了。人类和自然谁也征服不了谁,他们就像是地球的两个极一样,互为依靠,互为补充,维持着世界的运转。人类和自然,是做敌人还是做朋友,这个问题找不到答案。逝去了的亚哈和莫比·迪克解决不了这个难题,现代人不知能否解决。人类如何面对自然,人类如何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所永久面临的一个话题,是人类能否保持自身持续长存的一个关键。
三,《白鲸》中的那些精华名句
随着小说的不断发展,现代小说已经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白鲸》这部小说就是典型的现代小说作品,其故事内容具有较深的内涵,其叙事角度、叙事时间以及叙事结构都具有较强的艺术特征,感染着每一个阅读者。作者梅尔维尔抓住了这一时代经典素材,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批判了人类捕杀白鲸的丑恶行为,发人深思,时至今天,这部小说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时刻警醒着世人要尊重自然。
那么这本书都有哪些精华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呢?梅尔维尔又为何被称之为美国的“莎士比亚”呢?一起看看下面哲学诗画为你整理的深远思想,你就知道了。
1,伟大人物,刹那间所积起的深重痛苦,往往等于常人终其一生所经历的全部平淡痛苦。
2,世间万物,凡高贵者似乎都有些忧郁的品质。
3,人类的伟大是与人类的病态相伴相生的。
4,在那里,你看到,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宁可葬身鱼腹,你目睹许多相爱至深的恋人紧紧拥抱着,从烈火熊熊的船上跳入大海,心贴着心地淹沉在汹涌的波浪中,在上天赐给的不公和虐待中,他们却信誓旦旦,彼此忠诚。
5,无知乃恐惧之母。
6,大概黑暗是我们人类的本质的存在方式吧,所以你不闭上眼睛便永远有一种虚假的感觉。
7,在海底,多少未曾留下姓名的人被遗忘,多少坚实的船锚锈烂在水乡,多少船队折戟沉沙,多少心底的希望泡了汤,多少雄心壮志被埋葬。在它那快船活动的天地间,在他那凶残野蛮的舱房里,有成千上万的淹溺者的白骨做了它的压舱物。
8,真正的地方,从来不在任何地图上。
9,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颜色的不同,但是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种颜色逐渐地混入了另一种颜色呢?理智和疯狂的界限,亦是如此。
10,他不是文明人,也就没有文明人的狡诈和虚伪,他质朴无华的神色中有一种洞穿世事的光辉,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已被他征服了。
11,信仰和哲学是吹出的气,而事件则是铜管乐器,它们是无可置疑的现实之堆积。
12,人性中所有荒谬的傲慢里,没什么能超过来自拥有豪宅、温暖和美食的人对穷人的指责。(在哲学诗画看来,这就如同慈溪当时一顿饭吃掉一个家庭一年的口粮,却反问道:他们的穿着为何如此的不讲究呢?)
13,我们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千条线把我们与他人相连,顺者那些线,那些让我们心灵相通的连接,我们的行动是因,回向我们的是果。
14,创造的失败比模仿的成功更强。因为前者永远是创造,而后者永远只是模仿。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及赏析?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
这里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衬托卢进勇因受伤而掉队后迷茫、无助、苦恼、着急、盼火的心理,当然也为后边火柴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芙蓉镇经典片段及赏析?
个人认为影片中刘晓庆对于女人细腻的心思的表现,强于对坚强的表现。
胡玉音生病了,秦书田悉心照料。夜深时,秦书田准备离开,并让胡玉音早点睡,明天不用起来了,街他一个人扫。这时胡玉音拉起被子盖住了自己的嘴角,轻轻点头,我感觉这里的情感极为丰富。有点少女怀春的娇羞,(虽然胡玉音不是少女了,但是女人在喜欢的男人面前,不都是这样嘛)。还有感激并后悔的情绪,之前胡玉英是骂过秦书田并划分界限的。还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思,太多情绪,太多话,胡玉音不知道如何说,不知道从何说起。
谷燕山大战窗户
这一幕,惊为天人!
比起唐吉坷德大战风车,毫不逊色。谷燕山从黎满庚家醉酒回家,往事不堪回首,现实不忍卒视。革命战场上负过伤,一心期待国家、百姓越来越好的基层领导者,满心疑问、满心痛苦。战场上面对敌人,他可以奋不顾身扑上去,现实中,面对阻止百姓过上好生活的敌人,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不知这敌人到底是什么。满腔热血,愿意再次为国家、为百姓挥洒。面对“枪舌”,毫不畏惧!
李国香和王秋赦再次合作
影片中有不少政治戏,包括政治派别、观点冲突等,这一处是比较经典的。王秋赦借之前在红卫兵对李国香发难时,落井下石。这次借谷燕山夜晚“大战窗户”大做文章,以求修复与李国香的关系。王秋赦诬陷谷燕山借骂李国香为名攻击运动,听到这一点后,李国香马上改变态度,开始拉拢王秋赦。王秋赦一石二鸟,李国香欲“借刀杀人”。将政治斗争中的种种利害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国香和王秋赦对上眼
之所以选这个片段,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李国香应该是这种形象---女强人、不近人情、为了政治理想可以牺牲一切、对所有男人视而不见。所以,我觉得李国香是不应该有什么感情的,但是这里的反差也让我比较震撼,呼应了秦书田的那句话:“你也是个人。”进一步我们可以想,是什么让人变得不像人,变成了我们想象中甚至也是她自己想象中的人?
秦书田扫地时翩翩起舞
纵观全片,可以看出秦书田是一个与人为善、乐观豁达的人,时刻明白自己的处境,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这个片段是他苦中作乐的缩影,他翩翩起舞,以自己的快乐引发胡玉音的快乐。每个男人总想看自己心爱的女人莞尔。“烽火戏诸侯”也是。
同样能表现秦书田乐观豁达性格的还有很多处,比如对于“狗夫妻”的认识。
秦癫子捉弄王秋赦
这个片段是影片中少有的比较轻快的。之所以用“捉弄”一词,是因为看不到什么恶意,就像只是为了逗胡玉音开心一样。他们俩笑得是那么无邪、纯粹。即使面对自己的“敌人”,面对迫害过自己的人,他们也只是恶作剧一下。
之后,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所以,想与妹子拉近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带她恶作剧一次,做点小坏事,比如吃完饭拉她逃个单。(注意提前付钱- -)
胡玉音与秦书田生别
这是全片的泪点,秦书田被判刑10年,胡玉音因怀孕,没有入狱。分别之际,秦癫子怕胡玉音一个人想不开。他告诉胡玉音---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人生如此艰难,但还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有希望,才能重聚。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艰难,在肉体上有繁重的劳动,在心灵上有沉重的恐惧,想要活着,要把自己放在牲口的地位。
伪君子经典片段及赏析?
尽管瓦赖尔人才出众,为他我就不顾女孩的脸面和子女的孝道吗?
答尔丢夫一见欧米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爱慕。他说自己早就想把整个心灵呈献给她。他紧紧握住欧米尔的手,又把手放在她膝上抚摸着,捏捏她那漂亮的花边帽,赞叹她针线活的巧夺天工。
尽管是虔徒,我总是个人呀,看见您这样天仙似的美人,我这颗心就再也把握不住,什么理智也没有了。自从我看见您那光彩夺目人间少有的美貌,您便成为我整个心灵的主宰;您那美丽眼光包含着的无法形容的温柔击退我内心顽强的抵抗;禁食、祷告、眼泪,任什么也抵挡不住这种温柔.我的全部心愿都移转到您的美貌多姿上面。
你尽管把我当作阴险、无耻、绝灭理性的人,拿我当作强盗、杀人犯.再找出更丑恶的字眼来加在我身上吧!我决不反驳,愿跪在地上忍受这种耻辱,当作我这一生所犯罪恶的羞辱报应来领受。
答尔丢夫发誓那绝非图利好财。他说他不稀罕世界上一切金银财宝。
“我所以决定接受他父亲愿意赠与我的这份产业。”他伸出右手比试着说,“乃是怕这份产业落到坏人手中去为非作歹,而不能照我所计划的那样拿来替上帝增光,替别人造福。”
根据契约,房子已归答尔丢夫所有,奥尔恭的房子和财产也归答尔丢夫所有;命令奥尔恭和家人搬走家具用品离开这里,马上照办不得延缓。
伪君子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答尔丢夫怕大家嚷出他更多的丑闻,急忙叫侍卫官执行逮捕的命令。
侍卫官却掏出手枪对准答尔丢夫,请他跟着到监狱去。答尔丢夫吓得脸色惨白。奥尔恭和家人也惊疑不解。侍卫官笑着对奥尔恭解释说.王爷痛恨奸诈,明察秋毫,他老人家绝顶的圣明就是当面看穿答尔丢夫心坎各个角落里所藏的种种卑鄙龌龊的心思。
经典美文摘抄及赏析?
摘自沈从文《边城》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
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 河中涨了春水,到水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 赏析: 好的写景就该是简洁而富有刻画力的,在沈从文笔下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但你却可以清晰得从这样的笔触中感受到景物的轮廓,"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说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气氛相得益彰。
摘自张晓风《初雪》
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
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
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
赏析: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
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
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现在眼前一样。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希望。
摘自龙应台《幸福就是……》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政府军或叛军或饥饿的难民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
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担心自己一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拆,家具像破烂一样被丢在街上。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
买廉价烈酒喝的老头不必担心买到假酒,假酒里的化学品会不会让他瞎眼。小学生一个人走路上学,不必瞻前顾后提防自己被骗子拐走。
赏析:
有的幸福来源于别人给予你的,如别人对你的尊敬和信任;有的幸福是你给予自己的,如你对自己的肯定、认同和接纳;有的幸福来源于你给予别人的,如你给予别人的帮助和快乐。这里的“别人”可以是亲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陌生人。
经典片段摘抄?
经典文学作品摘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艳阳高升,原野上的朝露很快便了无痕迹。源氏痛感人生如梦,像朝露一般,愈加万念俱灰。
世俗奇人的精彩片段摘抄及赏析?
世俗奇人的精彩片段及赏析如下。
1、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 条流动的江河。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
2、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星星非常传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净纯洁,把夜空比作湖面,写出它的平静美好。然而这样的美景下,我却要死去了,反衬出我的懊悔。
3、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
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
4、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5、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赏析: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包法利夫人经典片段及赏析?
难道她不想找一个人谈谈这些心里话?不过,她自己也抓不准的苦恼,怎么对人说得清楚?这种苦恼像云一样变化莫测,像风一样使人晕头转向,她觉得无法表达;再说,她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
然而,假如夏尔是一个有心人,假如他会察言观色,假如他的眼睛能够接触到她的思想,哪怕只有一次,那她觉得,千言万语就会立刻源源不断地从她心头涌出来,好像用手一摇墙边的果树,熟透了的果子就会纷纷落下一样。
艾玛恭敬从命,婆婆更加不吝指教,两个人从早到晚,“娘呀”、“女呀”不离嘴,嘴唇却有一点震颤,口里说的是甜言蜜语,心里却气得连声音都有点发抖了。
可是她呢,生活凄凉得有如天窗朝北的顶搂,而烦闷却是一只默默无言的蜘蛛,正在她内心各个黑暗的角落里结网
对她来说,未来只是一条一团漆黑的长廊,而长廊的尽头又是一扇紧紧闭上的大门。
他们的眼睛说出来的话还更重要得多。当他们搜索枯肠,说些平淡无奇的话时,他们两人都感到一种忧郁涌上心头;这好像是灵魂的窃窃私语声,深沉悠远,不绝如缕,比说话的声音还更有力量。他们惊奇地发现了这种新的美妙感,却没有想到要互相倾吐各自的感受,也没有想到要寻找这种感受的起因。未来的幸福好比热带地区的海岸,吹来一阵香风,把软绵绵的当地风光融入了无边无际、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海洋,他们沉醉在感受中,甚至懒得去想那看不见的前途远景
大教学论经典片段及赏析?
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说,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它的产生和形成,是有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和思想渊源的。P1
夸美纽斯生活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在欧洲,这个时期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是封建社会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形成的时代。P1
从1634年起,夸美纽斯开始探讨“泛智论”。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在研究和普及“泛智”知识中找到改造社会的途径,建立起公平、合理、和谐的社会。P6
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的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这一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大教学论》一书中。P8
夸美纽斯和他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八卷第57页)他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无论在世界观和教育观上都充满着矛盾和不彻底性,留有深刻的时代烙印。P17
——方克明《夸美纽斯和他的<大教学论>》译文序
教学论(didactic)是指教学的艺术。P3
我们敢于应许一种“大教学论”,就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最后,我们愿意用先验的方式(a priori)去证明这一切,就是从事物本身的不变的性质去证明,如从一口活泼的源泉引出川流不息的溪流,再将这些溪流汇成一道江河一样,这样去为建立普及学校的普及艺术打下基础。P3
——《致意读者》
对于教师方面,大部分的教师是不懂得他们的艺术的,所以,他们想去履行他们的责任的时候,往往感到疲惫不堪,他们在吃力的工作上耗尽了精力;否则他们就习于变换他们的方法,试了这个办法又试那个办法——这是对时间与精力的一种辛苦的浪费。P9
——《教学艺术的用途》
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爱都表明,在这个世界上面,我们达不到我们的终极目的,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情和我们本身全都另有一个目的地。因为我们一切所成、所作、所思、所说、所谋、所获、所言,全都含有一个等级的原则,我们虽则永远在往上爬,爬到较高的一级,但是我们仍旧往前进,绝对没有达到最高的一级。
因为在最初的时候,一个人什么都不是,他没有在永恒中存在过。他的起源是母亲的子宫。然则一个人最初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只是一块具有活力的、没有形成的东西而已。这块东西不久就有了一个人的轮廓,但是还没有感觉,也没有动作。
往后它便开始动作了,并由一种自然的作用,突然来到了世上。渐渐地,眼睛、耳朵,以及其他感官都出现了。再过些时候,内感官发展了,那孩子便知道自己在看,在听,在感觉了。随后智性也出现了,能够辨别事物了;最后,意志担任了指导,它对某些事物表现欲望,而对别些事物表示憎恶。P18
《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
倘若我们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官能生长总是先来者替代后来者铺平道路的。比如,我们最初的生活是在母亲的子宫里面。但是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生活本身吗?绝对不是。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要把胚胎变成灵魂的合适住所和工具,以供日后人世生活之用。一旦这一预备步骤完成以后,我们立刻便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因为在这个阶段上已不能再有发展了。同样,世间的生活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一旦这种预备完成以后,我们便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再有作为是没有用处的了。我们当中也有好些人没有预备好就死掉了,或被毁灭了,正如没有成熟的胚胎从子宫生出来,命定不是去生活,而是去死亡一样。这种情形,自然都是上帝许可的,但是人是犯罪的根源。P21
《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就是相应地在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前进。这三者无疑地是我们的生活的要点;其余的全是些岔道、障碍或装饰。P27
《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哲学家把人叫作小宇宙或宇宙的缩型,因为人在暗中包括了一切广布在大宇宙中的因素;这句话的真实性是已在别处表明了的。P29
人心的能量是无限的,它在知觉方面象个无底的深渊。身体被一个小小的界限限住了;声音的领域较广一点;视觉只受天空的限制;但是心理就不然,天内天外都找不出一个界限。P29
此外,把我们的思想工场,脑子,比作能够接受印痕或制作小小形象的蜡,也是合适的。因为蜡能变成各种形状,能照任何方式再三加以铸范,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响能够接纳整个宇宙中的任何事物。P32
《这三者(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
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的。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P39
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我们想要各种不同程度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对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不去撒下智慧与德行的种子,它便会充满幻异的观念;又如推磨的时候如果不撒下面粉的原料,麦子,磨石便会磨出声音,磨损,以致常常磨碎一样,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是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希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毁掉自己。P42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为使人类能够形成人性起见,上帝给了他青春的岁月,那只合于教育之用,别的都不合适。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这从同一例证可以看明白。P46
《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幸福”一词,我们所指的不是躯体的快乐(虽则这种快乐包括良好的健康状况、饮食和睡眠的享受,那是只能够从节制的德行产生的),而是心灵的快乐,那是从我们身外的事物,或从我们的本身,或从上帝生出来的。P57
《学校教育应该是周全的》
设立了学校的地方,学校也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只是为富人设立的,因为进学校得花钱,穷人除了遇到某种机会,比如有人怜惜他们以外,他们是不能够进学校的。在那些被排斥的人中,也许就有极优秀的才智之士,他们这样被糟蹋,被扼杀,真是教会与国家的大损失。
并且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非常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恶,都急急离开学校,跑到手艺工人的工场,或找别种职业去了。P61
《在此以前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
我们有一些伶俐而且渴于求知,但同时又很倔强不易驾驭的人。这种人常常是使学校受到困难的大根源,他们大部分被绝望地放弃了。但是,如果正确地对待他们,他们常常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人。P71
《改良学校是可能的》
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P80
《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
1. 人类的教育应从人生的青春开始,就是说,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因为儿童时期等于春天,青年时期等于夏天,成年时期等于秋天,老年时期等于冬天)。(如此划分,不太合理?秋天也太漫长了吧)
2. 早晨最宜于读书(因为在这里,早晨等于春天,正午等于夏天,黄昏等于秋天,夜间等于冬天)。
3. 一切学科都应加以安排,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P92-93
在学校里面语文先学,科学后学,因为智性在学习语文方面耽误了好些年然后才去学习科学、算学和物理等等。但事物是主要的,文字只是偶然的;事物是本体,文字只是衣着而已;事物是核,文字是壳,是皮。所以两者是应该同时呈现到智性眼前的,事物尤其如此,因为它们和语文同样是悟性的对象。
甚至在语文学习方面,正确的次序也被颠倒了,因为学生不是从某个作家或从一种熟练地编辑出来的片语集开始的,而是从文法开始的;其实作家(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所写的片语集)可以供给言语的原料,即字眼,而文法则只能供给形式,即关于字的组成、次序和结合的法则。P94
《教与学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产生结果的教与学的方法》
假如教师叫学生去工作,却不先向他们彻底加以解释,或指示他们怎样一个作法,当他们初次试作的时候不去帮助他们;假如他们让学生去苦干,干不成功便发脾气,这从教师方面说是残酷的。
这不是磨难青年人是什么?这正向一个襁姆当儿童还不敢自己站立的时候便强迫他行走,走不好就打他一样。自然的教法与此大不相同,它告诉我们,叫我们对于弱者没有充分的力量以前要有耐心。P115-116
《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
人们往往埋怨很少有人离校时受到了彻底的教育,埋怨大多数人所记住的只是一种外表,只是真知识的一种影子而已。这种埋怨是有事实为证的。
考查结果表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似乎是双重的:一是学校专教无意义的、不重要的功课,因此忽略了较重要的功课;二是学生忘却了他们所学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大部分只是通过了他们的脑子,却没有固定在那里。P119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
假如教师有几个,这又是一个混乱的源泉;因为每一小时的学科都不一样。至于教师不同和书本不同一样,令人分心,那就更不必说了。
最后,在学校里面和在学校外面学生对于所读的书本都有绝对的自由,教师对于他们的书本的选择完全不给予任何帮助。因为人人怀抱一种观念,以为多读书就可以多得进步的机会,其实这种分歧的情形只能令人分心而已,没有别的。P137
1每个学校只应该有一个教师,至少每班只能有一个教师。(全才型教师)
2每门学科只应该用一种书。(经典)
3全班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因材施教?)
4一切学科与语言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授。
5每件事都应该彻底地、扼要地、简练地教,使悟性经过一个钥匙开启以后,就能自行解释新的困难。
6一切天生相连的事物都应该联合教授。
7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授,使一天的功课可以扩充前一天的,引起后一天的。
8最后,一切无用的事物,一定要抛弃。(功利主义?)P138
把学生的心灵塞满书本与字句的废物,那是白费精力的。P148
文字应当永远和事物一道教授,一道学习,就象酒永远同盛酒的桶一道买进或卖出,剑同剑鞘在一道,树同树皮在一道,果实同果皮在一道一样。因为文字除了是事物的皮壳以外还有什么呢?所以,无论用哪种语言教,甚至用国语也是一样,文字的解释应当顾到文字所指的事物;反之,学生们也应当学会用语言去发表他们一切所见、所听、所做或所可尝的东西,这样,他们运用语言能力的进展就永远可以和悟性的增长并驾齐驱了。P149
《教学的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
想学习语文,并非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使我们获得到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所以,不必学习一切语文,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必学许多种语文,因为这没有用处,而且会浪费许多可以用来获得实用知识的时间;应学习的只是必需的语文。必需的语文是:国语,为在本国之用,邻近诸国的语文,为的是核邻国人相交往。P172
《语文教学法》
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恶德是我们的腐败天性中所固有的,因此,人人想到的没有别的,只是自己的,脑子从不想到别人。这是人生紊乱的最大根源,因为人人只顾自己的事情,忽视共同的福利。所以,我们必须尽力把人生的真正目标教给青年,必须教导他们,使知我们生来不是单为我们自己的,而是为的上帝与我们的邻人,就是说,为的人类。P182
《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那里,学生就是上帝的选民,人类的初果,是上帝与羔羊赎救的……P202
《假如我们想要按照真正基督教的法则去改良学校,我们就应为学校排除异教徒所写的书籍,至少用来也得较之以往更加小心一点》
波西米亚有一句谚语说,“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这是很对的。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盘就会停止,同样,如果你从学校取消了纪律,你就是剥夺了它的发动力。P215
《论学校的纪律》
这本图画书有三宗用处:(1)它可以帮助事物在心灵上印下一个印象,这是我们业已说过了的。(2)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一种观念,认为从书本上可以得到快乐。(3)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阅读。因为每宗物件的名称既已写在代表它的图画的上端,初步的阅读就可以这样去达到。P229
《母育学校素描》
啊,上帝的仆人们,你们不可让嫉妒钻入你们的心里,而应领导别人去得到那种不忌妒、不顾自己的利益、不想到邪恶的“爱”。假如别人开创了你们从来没有想到的计划,你们不要发生妒忌心,而应从别人去学习;为的是使一切充满了信心的人都能赞美上帝,都能成为传播真理的工具。
- 上一篇: 小时候的春天经典散文朗诵(小时候的春天经典散文朗诵视频)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