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贾平凹的散文秦腔中大苦大乐之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与秦腔是怎样的关系

2021-05-26 22:52:59 暂无评论 散文精选 秦腔   贾平凹   中大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贾平凹在当代作家中对于“乡土”的执著与关注是格外突出的,他的创作态度的表达,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对文化中精神能量的看重等方面的特征,都是乡土文化精神血脉密实灌注后的结果,几乎表现为一种本能的反应。  “秦腔”是一种地域性的戏剧种,是秦地秦人的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被作为特定地域文化的象征。他认为秦腔是秦地农民“大苦中的大乐”,他们的苦乐情怀借助于“吼秦腔”而得以酣畅表达,并且秦腔还有和顺关系、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教化于民的现实功用。作家细述着自己对于秦腔的乡土记忆,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次乡民的“集体欢腾”,都是去赴一次精神的盛宴,不管春夏秋冬,季节轮替,秦腔的魅力是不变的。“听了秦腔,酒肉不香”的说法表达了乡民们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看重和对秦腔所代表的乡土文化精神的肯定。作者的结论是:“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广漠旷远的八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一种悠闲从容甚至有些自得的心境下写出的《秦腔》,对一种文化拥有的那种自信、自豪和满足溢于言表。

这篇散文名为《秦腔》,但它的用意并不在介绍秦腔的产生、沿革、行当、艺人、剧目等作为一个剧种的诸因素,它要写的是秦腔和养育了这一艺术样式的秦川百姓的血肉联系。秦腔来自草野,创造它的是“下里巴人”,能够真正欣赏它的也不会是“有闲阶级”,只能是大苦中求大乐的草根百姓。文中写到秦腔源于八百里秦川西府的民性敦厚和特殊方音,作为秦川农民五大生命要素之一,和西凤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比较起来,它是唯一精神性的需求,是恶劣物质条件下的精神享受。秦腔对于秦地乡村的重要自不待言,农民把所有农闲时的注意给它,也从中得到足够的乐趣。从搭台、排练到演出,他们全程参与,尤其是演出几乎成了全村人的盛典。全民动员的秦腔也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上演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