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的作文怎么写?
描写桥的作文,一般是把桥写的悠久深沉,比如一开始应该先写桥的外观,青苍色的桥拱下,是一波一波清凉的溪水,桥上被风雨所锈蚀的雕栏,站在那里,孤立又先深沉,像是眺望,像是奔波不停却终于停滞的守望者。
还可以从桥身,桥上的图案来描写再是分散文亦或者是记叙了 如果你喜欢记叙和长作文,就应该加上自己的事例,所看到的什么感人事情所在桥上发生的。
比如像《蔷薇度》的文章,通过写桥来引出人散文,便是单纯的写桥,写它的苍老,清静与和谐。但会比较简短精辟不知道你有没有灵感,即使没有灵感,也拿起笔来写一写,不要想着找题材,有些时候一瞬的灵感就在笔下产生
二、散文丨师桥寻桥
时光荏苒,从史书中,我们可以找寻历史,在老桥上,我们却可以走过历史。常熟各地的桥,虔诚地记录着常熟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桥间蕴含的记忆是极具价值的文化。
师桥,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师桥,既是一座桥名,也是一个地名,这是一个以桥为名的小集镇。
《重修常昭合志》记载:“先生桥在大皇塘之北,海洋(泾)塘之南,距城三十六里(实测见四十里),街一道。属端委乡东四场二十都六图”。据《常昭合志》记载:杨守仁(1855―1935)本乡师桥人,清光绪初秀才,为人正直,热心于公益事业。光绪中叶,杨守创设海东义塾、先生桥(师桥),由此得名。
出于好奇和喜欢老师、喜欢文史研究的缘故,于是在这个仲秋周末里,第一次踏上了师桥老街,第一次走进了师桥。
当踏上师桥的那一刻,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从内而生,静心、平和。只是给我的感觉,既遗憾,又惊喜,昔日繁华的景况不在,老街已基本无存,昔日渔村变身水美乡村。
在老街南口,在自家自留地劳作的阿姨听说我们来探访师桥,主动热情地告诉我们沿着村里新修的路一直开到桥边,如果步行要走十几分钟,看看基本都是新翻建的房子,也不是我喜欢的那种老街,于是放弃步行,直接驱车过去。
车到河边的桥边停下,河水清澈微绿,这是一条通江达海的河,名为海洋泾塘,河上横跨一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见的红砖双曲拱桥,桥造型优美,以为便是那座传说中的先生桥,走到桥侧面细看,才知道是此桥名为八一大桥。
回身看桥边墙上师桥的简介和路线示意图,才知道还需沿海洋泾塘边走一段才到。在桥两端走个来回后沿海洋泾塘南岸向东行走,空气异常清新,村庄环境比较干净,沿途村民家的白墙都被手绘上山水风景画,将偏僻乡村点缀得熠熠生辉。
行至中心街北端,又一河挡在面前。一座水泥平桥静静地卧在河面上,这才是先生桥,看上去简单而又实用,这在江南农村,显得极为普通,在家门口做手工活的一位阿姨告诉我,原来的桥还要高,用石板铺的桥,以前有学校的时侯,学生和老师都要来来回回经过那座桥。
哪里有河流,哪里就有桥,先辈们修建它们,然后让后辈人从不能通过的地方通过,踩在他们肩膀上的路通向更远的地方。
隔河而望,一个停车场边两棵古银杏高耸入云,枝叶繁密,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树下原有净土庵,当年渔民出海,来此烧香请愿,曾经香火鼎盛。净土庵在文革的时候成了学校,再后来银杏树还在,净土庵已经不在了,只留下很多回忆。
师桥在民国时期有私塾七、八处,公立私立学校环绕,教育事业生机勃勃,村内从教人员多达50余人。民国的先生就是现在的老师,不管是先生还是老师,这里以多出教书先生而出名,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不少当地人儿时在师桥读小学,就有老先生住街上,到了大学,发现老师就是老先生的儿子。
一座石桥,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遥想当年,背着学生匆匆走过生生桥,而先生手拿讲义夹桥一脸严肃地走过先生桥,如今,已经找不到当年学校的痕迹,也听不学生的朗朗读书声。
流淌的海洋泾塘带走了曾经的繁华,只留下一座静谧、悠闲、斑驳的先生桥。站在桥头的栏杆被岁月剥离的容颜,与灰瓦白墙一起,为后世记录繁华水乡不能抹去的历史。
踩着光滑的桥面,站在先生桥上眺望,桥下河水轻柔,岸两边翻新的民居中,仍有少量残存的老屋高矮不齐,残破不堪,有的已经人去楼空。
多少年过去了,桥在我的心中早已成了家乡的符号。那水、那桥就象母亲的怀抱,父亲的肩,一直温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石板桥,如今只剩下淡淡的回忆和割舍不去的乡愁。
三、武义的熟溪桥散文
“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夜泊武义写下的佳句。而我在新世纪的初期,因为在《钱江晚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曾经三次去武义壶山镇与属意于我的E女士幽会,差一点我也成了武义的女婿。我走近武义,在武义先后生活了三个星期,对于朴实的武义这座小城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我的记忆中,武义并不大,但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武义除了能泡温泉,吃土狗肉和牛杂外,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条百米宽的熟溪,湍急的江水不深,可十分清澈。还有那座古色古香的廊桥--熟溪桥。
武义县位于金华市西南部,地处浙南的深山之中,一路车行,但见峡谷幽深,满山苍翠,绿树环绕,竹影婆裟,流水潺潺,风光无限。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的美誉。
武义还是新文化运动先驱、湖畔诗人潘漠华、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著名工笔画大师潘洁兹的故乡。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吕祖谦等人曾在武义明招寺讲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
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析永康西境始置武义县,隶婺州。传说武则天执政时,新设郡县均冠以“武”字,因县东有百义山,故以武义名县。后来一度改名为武成县,到了唐天祜元年(公元905年)又复名武义县。1958年武义县曾经并入永康县。1961年又复置武义县。至今巳有1300年的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源渊流长。
武义的县城驻在壶山镇,北依壶山、南傍熟溪,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武义原先城区面积很小,与我们的老百官差不多大,自从1978年熟溪上建成了解放桥之后,才跨越了熟溪这条历史界河。熟溪也因而成为从西南向东北贯穿武义县城的天然景观带,犹如我们上虞的曹娥江十八里景观长廊。
如今,熟溪这条武义的母亲河已有七桥横跨,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处于正中的被誉为“江南一绝”的熟溪桥。
“遥见人从桥下过,恍疑舟向镜中游。”熟溪桥位于武义市中心,横跨熟溪,通济南北,桥西不远有解放桥,桥东有壶山桥,昔时为武义、永康两县和金华、处州两府的交通要津。
沿青石板台阶我们走上了熟溪桥,桥头迎面站着两只威武古朴的石狮,古桥头的墙面和屋顶与马头墙相似,但多了向上卷翘的`檐角。走上古桥,桥身两旁的木栏杆独具江南特色,依栏远眺,可尽览武义的小城美景。
熟溪桥是一座屋盖式十墩九孔的木廊桥,干砌条石桥墩,桥墩上堆硬木垛六层,层层挑出长达1。7~2,25米成双悬臂,其上架圆木纵梁,净跨10。~12米,长140米,宽4。8米,桥廊建桥屋49间,桥中建亭阁,楼阁高耸,重檐翘角,甚为壮观。
难得的是一廊一柱,皆有楹联或匾额,平添了人文气息。中有沙孟海等名家书法,各具风骨,颇值一观。
熟溪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距今年已有800多年。
据《武义嘉庆县志》记载,南宋时期,武义县熟溪桥旁有一个泊船的埠头。后来随着当地人口增多,仅靠船只已满足不了当地人的出行需求。武义县主簿石宗玉为免除百姓涉水过河之苦,献出供俸,筹集资金主持建成了一座十墩九孔的露天木桥。
从此南北天堑变通途,在武义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乡民感其恩德,遂称为“石公桥”,至今桥中央还高悬着一块牌匾“源溯石公”。
该桥后因年久失修而倾塌,直到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重修时才在桥上建起了屋顶,加了桥屋49间,成了风雨廊桥。
熟溪桥曾多次修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又重建。后来曾大修10余次,成为了如今这模样的熟溪桥。
熟溪桥两侧间隔设置条凳,供游人休息用。条凳把廊桥分成三道,古时两旁走行人,中间通车马。
在现代,熟溪桥也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耻辱。1942年5月,日军侵占武义,将熟溪桥桥墩上方的桥屋全部推翻,在桥的上方铺起了铁轨,架起一条铁路直通武义郊外的萤石矿区。在桥的北面,日军还建起了一个萤石矿加工厂。几乎每天,盗运的砩石列车从熟溪桥上通过,刺激着当地人的心灵。
1945年,日军投降后撤离武义,当地人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抢修熟溪桥,按清乾隆时重建之原样修复。中设重檐歇山顶的亭阁三间,两端设垂带踏道。
2000年6月23日当晚10时17分,因连降暴雨、水流湍急,特大洪灾冲塌了熟溪桥部分桥墩。全县人民献资捐物予以抢修,历时八个月于2001年5月修复竣工,古桥重现英姿。
今天的这座熟溪桥,交通功能完全弱化,承载起的只是武义人的休闲生活,熟溪桥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的一个休闲场所。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和其他专家在考察了全国现存的300多座古廊桥之后,认定熟溪桥是我们中国的“廊桥之祖”。
闻名于世的武义熟溪桥与永康西津桥这两座廊桥,可以称为“姐妹桥”,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 上一篇: 一年级柳树古诗夏天?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