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赏析清代桐城派?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等,皆为安徽桐城人。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
二、“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系列的赏析和主要内容
我很高兴,在教师节前得了两本书,即《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系列中《韩愈》和《柳宗元》。看了一半的柳宗元,又忍不住去看韩愈,哪个都舍不得放下。
先说说韩愈吧。我是学习古代文学的,对这个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想看看,对一个如此丰富的人,薄薄的一本书,会如何去解读。我的印象中,韩愈有两个特点,一是刻薄,说话极不留情面,二是倔强,一条路走到底,撞南墙也不回头。我带着这样的想法和印象去读《韩愈》这本书。
痛快!看书的过程中,时常有拍案击节的冲动。看过全书,我觉得我有话要说。
应该说书中所说的韩愈的故事百分之八十都是我所熟悉的,但是我还是觉得一个新的韩愈在我的心中慢慢树立了起来,也可以说是矗立了起来。
我对韩愈肃然起敬,他的那种“道之所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让我折服。我对苏轼也是刮目相看,他的“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冠三军之帅”几句话,写尽了韩愈灿烂的一生。而对 康震老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关于韩愈的解读,我们可以说了一箩筐的话,写上一火车的书,而康老师只用了十万字便写出了遥远韩愈的当代意义。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都市白领的励志书来读,现代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困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启发,产生共鸣,得到指点。
韩愈的人生理想在贫困、穷绝面前是那么的微弱,但韩愈还是挺了过来,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顶点,可歌可叹!
三、唐宋时有散文八大家他们是那几位。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四、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读书笔记
试图撕开朦胧的面纱,渴望星星点点的柔光,绕后就这样安静的定格在那一瞬间,静待一树花开,静守流年岁月
五、求古文观止中唐宋八大家的短小散文
《清·梅曾亮·游小盘谷记》(《古文观止》第二一二篇)古文观止译文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译文】
江宁府城,它的西北面被卢龙山包围而止。我曾经去探访过小盘谷,到了那里,当地有的人却说没有这地方;但见万竹蔽天,歧路很多,曲折广狭却相同,顺路寻求也见不到尽头。忽听得犬吠声,急忙赶去,终不见人。
约摸走了可以煮熟五斗米的时间,到一寺院,叫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种桂树为职业。寺旁有一条小小草径,向南一伸,便下垂大谷。四面山上都是大桂树,山沿崖倾斜,形状象大钵仰天,空响积贮其中,咳嗽之声也不能泄散,在寂寥无声中,耳边却常常听到嗡嗡嗡的声音。深潭中的积水,一直贯注到山脚。
从寺院朝北走,走到卢龙山,山中的坑谷凹凹凸凸,象井灶那样高低相接。有人说:“这是明代遗老避兵火之地,所谓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该是在这里。”
到了傍晚,于是登山循城而归。这时暮色下密,月光遍布其上,低头看去,只见万影荡漾,象鱼龙起伏于波浪中。同行的人都说:“这是万竹蔽天的地方呀!所谓小盘谷,大概就是了吧。”
同游的人,有舅父侯振廷,朋友管异之、马湘帆,学生欧岳庵,弟弟念勤,连我共六人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古文观止》第二一三篇) 古文观止译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殀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文】
南京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花。有人说:“梅的枝干以弯曲为美,直的就没有姿态;以横斜为美,正的就没有景观;以稀疏为美,密的就没有风致。”向来都是这样说的。对这个,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于公开宣布,大力号召,用以衡量天下的梅树;又不能叫天下的百姓去砍掉直的,削除密的,锄去正的,以使梅树早死、病残为职业来赚钱。梅枝的横斜、稀疏、弯曲,又不是那些愚昧无知而只想赚钱的人,能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可有人将文人画士这种特有的嗜好隐衷,明白地告诉卖梅人,他们就砍掉端正的树干,养育它旁斜的枝条,剪削密枝,使它的嫩枝早死,锄去它的直枝,压抑它的生机,用以求得高价,因而江苏、浙江的梅树都成病残。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然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啊!
我买了三百盆,都是病梅,没有一盆是完好的。我已为它们哭了三天,于是发誓加以治疗,放开束缚,顺应它们的本性,毁掉了栽种的盆,把它们都埋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准备以五年的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本性,完整地生长。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忍受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藏这些病梅。唉!怎样才能让我得到更多空闲的时间,又有更多空闲的土地,用来大量地贮藏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间来治疗梅啊?
- 上一篇: 谁有中考阅读题 (落雪之声大如雷)文章及问题和答案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