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是什么意思?
释义: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却好像它仍然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只是一种阐述,不算表扬。
出自出自《幽兰操》,又名《猗兰森洞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把孔子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兰带春尘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一首优美的兰诗,也是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曲。此句出自韩愈补录。
歌辞: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蔡邕《琴操》所引)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补录轶文)
扩展资料
古诗《幽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蠢禅愈曾作同名作品,以唱和孔子。而影片《孔子》主题曲的歌词正是改编自韩愈这首名垂千古的诗作。
《幽兰操》只有短短的六十四个字,却韵味十足,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兰花,在世人看来,是无比高洁美丽的,然而也是寂寞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兰花在水中的样子是多么美丽啊,它桥段的味道,芳香四溢。按而即便是人们对她视而不见,她也绝对没有为此而伤心。
这句话表现得就是兰花那种美丽寂寞却又淡然不张扬的一种态度。有的人觉得自己有一点小小的才能,就深怕自己不被人乱咐发现,终日四处招摇。这敏陪誉种人和兰花的这种形象比之而言,就显得极为肤浅了。
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兰花一样的,怀才难遇,却并不抱怨命运的人们。
从你的补充看来,这位男生的态度只怕是婉拒了。他的意思就是告诉这位女生:你是这么的美丽端庄,即便我不接受你,对你又有什么好值得伤心的呢?拒绝你,是我的损失。
意思是:兰花在水中的样子是多么美丽啊,它的味道,芳香四溢。按而即便是人们对她视而不见,她也绝对没有为此而伤心
这句话表现得就是兰花那种美丽寂寞却又淡然不张扬的一种态度。有的人觉得自己有一码孙腊点小小的才能,就深怕自己不被人发现,终日四凯李处招摇。这种人和兰花的这种形象比之而言,就显得极为肤浅了。
拓展资料: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迟滑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兰是香中之王,如果好弊没有人认识搜首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男生是不是委婉的世袜数拒绝女生了?
是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兰是香中之王,如果没有人认识到而不去采摘佩戴他,对兰花而言,又有什么妨害呢。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兰一旦没孙扮被王者采摘佩戴,定会让其清雅的芬芳和其间蕴含的思想如日月般光耀。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兰花在水中的样子是多凯坦么美丽啊,它的味道,芳香四溢枯灶。按而即便是人们对她视而不见,她也绝对没有为此而伤心出自王菲演唱的电影《孔子》主题曲 ,改编自韩愈的同名作品《幽兰操》。电影版《幽兰操》。
有没有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软件!!??
有 !
以<石钟山记>为例!
《石钟山记》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饥则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进士。因政见和王安石、司马光都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苏轼的文章纵横奔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放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诗也有很高成就。他还是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②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团练使,官名,宋代刺史兼团练使,管民间武装,为虚衔,无职权)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市)德兴县任县尉(县令下属管地方治安的官),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散文。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亲身探访考察,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虽然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精神应肯定。而苏轼就此议论的“事非亲历,不可臆断”的道理,更有重要意义。
2.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两种解释的疑问――质疑。
这一部分是议论,疑郦元之说,“钟磬”实验,为伏笔,中间月夜泛舟和结尾“叹郦元之简”与之相呼应;疑李渤之说为伏笔,中间寺僧敲石和结尾“笑李渤之陋”与之相呼应。
第二部分(第2段):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疑。
这一部分是记叙。月夜泛舟目见耳闻,照应开头对郦元之说的疑问,又为后文“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第3段):抒发感想:培碰事须亲历,不可臆断――结论。
这一部分是议论。“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均照应开端和中间。
3.总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
①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除了对郦道元、李渤之说配肢谈的疑问,从而抒发了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
②写作特点
其一: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不同于一般游记,不重在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前后议论,中间记叙描写,通过记游来阐发道理。
其二: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详见前内容分析。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具以白质 白:告诉。
D.语及平生 及:到。
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 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3.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寿毕,请以剑舞
D.先其将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5.“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B.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C.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D.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他住在养马的房舍中十余日,告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了讨好胡质,故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路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道此人的身份,后来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罚了那个都督。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B(向:先前。)
2.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
3.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详细”;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
4.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5.D(“旅”指“旅客”,“往还”指“往返道路客舍间”。)6.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
【译文】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和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向来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稍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清廉谨慎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清廉,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清廉恐怕别人知道,我清廉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石钟山记》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的红色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可烧而走也
2.下列各句中的红色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得其实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自以为得之矣 D.得双石于潭上
3.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类的一句是( )
A.宋何罪之有 B.时人莫之许也
C.城中皆不之觉 D.而言之不详
4.下面与自以为得其实中以为含义、用法不相同的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赵王以为贤大夫
C.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D.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5.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A.这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拟人、比喻、摹声。
B.文中对夜景的描写是从明暗、高下、动静、远近、形声等十个角度进行的。
C.本段描写的作用是为写水声进行烘托,以便突出实地调查才可靠。
D.本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渲染山上的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猛兽奇鬼与人伴行,增加了探险的趣味。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分析: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是使动用法,D句可烧而走也中走也是使动用法。A句而此独以钟名中名和B句函梁君臣之首中的函都是名词作动词;C中事不目见耳闻中的目是名词作状语。
2
答案:B
分析:A、C、D三句中的得都是得到的意思。B句中的得是能够的意思。
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A、B、C三项,皆有代词何、之提到谓语前面,都是宾语前置句。
4
答案:C
分析:题干中的以为根据其语境,应译为认为。选项A、B、D三项中以为皆与题干之义相同。C项中以为应为用……做。
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回答此题一要判断本题是否运用了选项中提到的修辞手法,二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要真正读懂原文的意思。此题误选A,是因为有的同学不知道摹声也是修辞手法。其实,只要读懂了本段文字,就不难看出D项的明显错误。猛兽奇鬼是大石的喻体,增加了文章的恐怖氛围。
课外拓展:
延续千年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在祖国的山河中,恐怕很少有哪一处像石钟山那样,有关它命名缘由的争论延续了1000多年,不少学者名流卷入了争论,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的苏轼。
争论中苏轼写了篇《石钟山记》。由于文章写得好,千百年来,《石钟山记》广为流传,在中学课本中,该文一直作为重点古文入选。“江山名人两相映”,石钟山也因苏轼和他的《石钟山记》名扬海内,妇孺皆知。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特地在石钟山建“怀苏亭”纪念这位文豪。
石钟山在庐山东北麓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海拔57米,周围数里左右。因为这里有两座石钟山,所以两山所在地湖口县县城又称“双钟镇”。人们习惯上所指的石钟山,是紧靠长江的这一座,又称下石钟山。 石钟山称谓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汉代桑钦(一说是晋朝的郭璞)所著的《水经》中。《水经》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中对石钟山仅提了一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到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527年)为《水经注》作注,写了20倍于《水经》的《水经注》,在《水经注》中,郦道元第一次提出了石钟山之所以以钟命名的原因,是由于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也许郦道元说得太简略了一点,所以到了唐元和年间,在江州(九江)任刺史的李渤为了进一步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根由,特地去石钟山考察了一番,写了篇《辨石钟山记》。这篇文章虽比不上后来苏轼的《石钟山记》,但也文彩斐然,行文流畅,推理严密。李渤在文章中说:他在石钟山下的深潭边发现两块巨石,用东西敲打二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则声音清亮高亢。所以他得出结论: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在于此山的大石能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可是后人对郦与李的解释都不够满意,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是一个。
苏轼是位有心人,他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前人虽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湖北黄州(今黄冈)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德兴县,有机会亲临石钟山,解开自己多年来的疑惑。他们到石钟山后,山寺僧人派了两位小童领着苏氏父子,在乱石中拣了几块大石用斧头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苏轼当然不信,只是笑而不言。当夜,他与儿子苏迈乘小船亲临石钟山下绝壁,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看到了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了云霄间惊鹘的鸣叫与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他们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奇特的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空中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苏轼恍然大悟,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根由。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即写出了名文《石钟山记》。文中叹息郦道元言之不详,嘲笑李渤缺乏探险精神。
苏轼为一代文豪,诗、文、画、书法都足以雄视百代,世称“李(白)江苏(轼)海”。《石钟山记》一问世,人们便被它的推理、气势所折服。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道:“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 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似乎也因苏轼一锤定音,告一段落。
苏轼的《石钟山记》尽管写得好,但他得出的结论仍令人生疑。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敢于独立思考和勤于实地考察的人,仍在辛勤地探索石钟山命名的秘密。晚清学者俞樾(俞平伯曾祖、章太炎之师)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的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应从“形”的角度来考虑,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虽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偏偏忽略了调查时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江湖水位,冬夏悬殊极大。苏轼到石钟山是农历六月,正是鄱阳湖洪水季节。唯有冬天水退,石钟山下洞口才会大部分露出水面。冬、夏相比较,石钟山的秘密才便于有心者了解。俞樾认为石钟山以钟命名,是因为它“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此二山(包括上石钟山――引者)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俞樾在自己的《春在堂随笔》中批评苏轼:“东坡当时,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这就使人不免为苏轼感到遗憾了。想当年苏东坡月夜归来,是多么洋洋自得,他在《石钟山记》中,那样自信,又是叹郦道元的简单,又是笑李渤的浅薄,谁知大文豪自己也不高明。倘诗人地下有知,该尴尬一笑吧?真是人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郦、李、苏解释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尽管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从声音的角度出发,俞樾与他们不同,他从山形状的角度考察。后来,有人认为:石钟山命名,“形”与“声”都是其因素之一。它既有形如覆钟的一面,又有水石相吞吐,声若洪钟的一面。(胡传钊《石钟山志序》)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才渐告结束,世人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石钟山据江湖交汇之处,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在石钟山水域中箭,身死兵败;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激战,此山为重要据点,李烈钧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石钟山虽是座弹丸小岛,但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登临纵目,长江、庐山、鄱阳湖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大开。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迫缰庸牟痪V廴舜罂帧P於熘蛏较陆允粒恢淝成睿⒉ㄈ胙桑炫榷艘病V刍刂亮缴郊洌敫劭冢写笫敝辛鳎勺偃耍罩卸嗲希敕缢嗤掏拢懈U坎镗O之声,与向之噌普呦嘤Γ缋肿餮伞R蛐ξ铰踉唬骸叭晔吨酰苦峥谡撸芫巴踔奚湟玻U坎镗O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如需要其他资料,加QQ770150694
本资源包括初一到高三所有学科的解析,助你学习一臂之力!
应该没有!以下是我精心打出来的,希望你能……^_^
高一语文必修2 诗歌、文言文总集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A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N狁之故;不遑启居,N狁之斗竖汪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W,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N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 骚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皂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拇恚槐成宰非猓褐苋菀晕龋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兰 亭 集 序 (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空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纤拍,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游 褒 禅 山 记 》 王安石
(略去第1、2自然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 赤 壁 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 !
以<石钟山记>为例!
《石钟山记》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饥则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进士。因政见和王安石、司马光都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苏轼的文章纵横奔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放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诗也有很高成就。他还是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②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团练使,官名,宋代刺史兼团练使,管民间武装,为虚衔,无职权)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市)德兴县任县尉(县令下属管地方治安的官),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散文。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亲身探访考察,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虽然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精神应肯定。而苏轼就此议论的“事非亲历,不可臆断”的道理,更有重要意义。
2.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两种解释的疑问――质疑。
这一部分是议论,疑郦元之说,“钟磬”实验,为伏笔,中间月夜泛舟和结尾“叹郦元之简”与之相呼应;疑李渤之说为伏笔,中间寺僧敲石和结尾“笑李渤之陋”与之相呼应。
第二部分(第2段):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疑。
这一部分是记叙。月夜泛舟目见耳闻,照应开头对郦元之说的疑问,又为后文“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第3段):抒发感想:培碰事须亲历,不可臆断――结论。
这一部分是议论。“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均照应开端和中间。
3.总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
①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除了对郦道元、李渤之说配肢谈的疑问,从而抒发了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
②写作特点
其一: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不同于一般游记,不重在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前后议论,中间记叙描写,通过记游来阐发道理。
其二: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详见前内容分析。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具以白质 白:告诉。
D.语及平生 及:到。
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 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3.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寿毕,请以剑舞
D.先其将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5.“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B.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C.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D.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他住在养马的房舍中十余日,告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了讨好胡质,故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路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道此人的身份,后来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罚了那个都督。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B(向:先前。)
2.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
3.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详细”;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
4.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5.D(“旅”指“旅客”,“往还”指“往返道路客舍间”。)6.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
【译文】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和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向来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稍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清廉谨慎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清廉,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清廉恐怕别人知道,我清廉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石钟山记》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的红色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可烧而走也
2.下列各句中的红色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得其实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自以为得之矣 D.得双石于潭上
3.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类的一句是( )
A.宋何罪之有 B.时人莫之许也
C.城中皆不之觉 D.而言之不详
4.下面与自以为得其实中以为含义、用法不相同的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赵王以为贤大夫
C.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D.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5.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A.这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拟人、比喻、摹声。
B.文中对夜景的描写是从明暗、高下、动静、远近、形声等十个角度进行的。
C.本段描写的作用是为写水声进行烘托,以便突出实地调查才可靠。
D.本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渲染山上的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猛兽奇鬼与人伴行,增加了探险的趣味。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分析: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是使动用法,D句可烧而走也中走也是使动用法。A句而此独以钟名中名和B句函梁君臣之首中的函都是名词作动词;C中事不目见耳闻中的目是名词作状语。
2
答案:B
分析:A、C、D三句中的得都是得到的意思。B句中的得是能够的意思。
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A、B、C三项,皆有代词何、之提到谓语前面,都是宾语前置句。
4
答案:C
分析:题干中的以为根据其语境,应译为认为。选项A、B、D三项中以为皆与题干之义相同。C项中以为应为用……做。
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回答此题一要判断本题是否运用了选项中提到的修辞手法,二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要真正读懂原文的意思。此题误选A,是因为有的同学不知道摹声也是修辞手法。其实,只要读懂了本段文字,就不难看出D项的明显错误。猛兽奇鬼是大石的喻体,增加了文章的恐怖氛围。
课外拓展:
延续千年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在祖国的山河中,恐怕很少有哪一处像石钟山那样,有关它命名缘由的争论延续了1000多年,不少学者名流卷入了争论,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的苏轼。
争论中苏轼写了篇《石钟山记》。由于文章写得好,千百年来,《石钟山记》广为流传,在中学课本中,该文一直作为重点古文入选。“江山名人两相映”,石钟山也因苏轼和他的《石钟山记》名扬海内,妇孺皆知。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特地在石钟山建“怀苏亭”纪念这位文豪。
石钟山在庐山东北麓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海拔57米,周围数里左右。因为这里有两座石钟山,所以两山所在地湖口县县城又称“双钟镇”。人们习惯上所指的石钟山,是紧靠长江的这一座,又称下石钟山。 石钟山称谓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汉代桑钦(一说是晋朝的郭璞)所著的《水经》中。《水经》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中对石钟山仅提了一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到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527年)为《水经注》作注,写了20倍于《水经》的《水经注》,在《水经注》中,郦道元第一次提出了石钟山之所以以钟命名的原因,是由于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也许郦道元说得太简略了一点,所以到了唐元和年间,在江州(九江)任刺史的李渤为了进一步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根由,特地去石钟山考察了一番,写了篇《辨石钟山记》。这篇文章虽比不上后来苏轼的《石钟山记》,但也文彩斐然,行文流畅,推理严密。李渤在文章中说:他在石钟山下的深潭边发现两块巨石,用东西敲打二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则声音清亮高亢。所以他得出结论: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在于此山的大石能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可是后人对郦与李的解释都不够满意,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是一个。
苏轼是位有心人,他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前人虽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湖北黄州(今黄冈)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德兴县,有机会亲临石钟山,解开自己多年来的疑惑。他们到石钟山后,山寺僧人派了两位小童领着苏氏父子,在乱石中拣了几块大石用斧头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苏轼当然不信,只是笑而不言。当夜,他与儿子苏迈乘小船亲临石钟山下绝壁,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看到了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了云霄间惊鹘的鸣叫与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他们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奇特的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空中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苏轼恍然大悟,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根由。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即写出了名文《石钟山记》。文中叹息郦道元言之不详,嘲笑李渤缺乏探险精神。
苏轼为一代文豪,诗、文、画、书法都足以雄视百代,世称“李(白)江苏(轼)海”。《石钟山记》一问世,人们便被它的推理、气势所折服。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道:“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 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似乎也因苏轼一锤定音,告一段落。
苏轼的《石钟山记》尽管写得好,但他得出的结论仍令人生疑。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敢于独立思考和勤于实地考察的人,仍在辛勤地探索石钟山命名的秘密。晚清学者俞樾(俞平伯曾祖、章太炎之师)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的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应从“形”的角度来考虑,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虽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偏偏忽略了调查时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江湖水位,冬夏悬殊极大。苏轼到石钟山是农历六月,正是鄱阳湖洪水季节。唯有冬天水退,石钟山下洞口才会大部分露出水面。冬、夏相比较,石钟山的秘密才便于有心者了解。俞樾认为石钟山以钟命名,是因为它“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此二山(包括上石钟山――引者)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俞樾在自己的《春在堂随笔》中批评苏轼:“东坡当时,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这就使人不免为苏轼感到遗憾了。想当年苏东坡月夜归来,是多么洋洋自得,他在《石钟山记》中,那样自信,又是叹郦道元的简单,又是笑李渤的浅薄,谁知大文豪自己也不高明。倘诗人地下有知,该尴尬一笑吧?真是人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郦、李、苏解释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尽管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从声音的角度出发,俞樾与他们不同,他从山形状的角度考察。后来,有人认为:石钟山命名,“形”与“声”都是其因素之一。它既有形如覆钟的一面,又有水石相吞吐,声若洪钟的一面。(胡传钊《石钟山志序》)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才渐告结束,世人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石钟山据江湖交汇之处,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在石钟山水域中箭,身死兵败;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激战,此山为重要据点,李烈钧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石钟山虽是座弹丸小岛,但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登临纵目,长江、庐山、鄱阳湖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大开。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迫缰庸牟痪V廴舜罂帧P於熘蛏较陆允粒恢淝成睿⒉ㄈ胙桑炫榷艘病V刍刂亮缴郊洌敫劭冢写笫敝辛鳎勺偃耍罩卸嗲希敕缢嗤掏拢懈U坎镗O之声,与向之噌普呦嘤Γ缋肿餮伞R蛐ξ铰踉唬骸叭晔吨酰苦峥谡撸芫巴踔奚湟玻U坎镗O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如需要其他资料,加QQ86121830
本资源包括初一到高三所有学科的解析,助你学习一臂之力!
在网络里,有很多这样的文件.这样的软件,大多是和其他内容混合的,独立的不容易找到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