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
如下: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措施
以朗读为根本,理清文本脉络。教师需要建立起清晰的教学目标。散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具有高效性,关键之处在于是否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提高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样,文本的情感需要通过读”来体会,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在散文教学的中,让课堂书声琅琅,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为引导学生表述独特的感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穿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
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
在教散文时遇到哪些困难?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难度相对较大,有些教师对散文缺乏深入研究,教学中抓不住要点和重点,不知道散文应当教什么,应当怎么教。总体来看,散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进行字词教学和内容分析上,不重视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实践。没有从散文的角度来关注散文的意境,学生自然无法领悟和把握散文写作的技巧,这是教师教学散文缺乏文体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
2
重技能而轻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们大多数老师在看到一篇散文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篇文章能使学生了解哪些知识。于是在设计教案时,一个接一个问题都围绕文章的知识内容,学生在课上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回答问题,了解完文章内容,回答完教师的问题后,一篇散文就学完了。但是往往忽视了散文教学中学生对作者所抒发的感受的体认,以及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3
没有准确的分类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散文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散文有记叙性散文,也有抒情性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区分不同类型的散文,根据其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并不对此做细致的区分和研究,这就导致教学中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学得糊里糊涂。
4
课堂阅读分析与课外运用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但我们往往只注重课堂分析与讲解,不注意启发学生领悟散文的写作特点,在课后也缺乏及时的巩固与拓展,致使学与用脱节。
001kk5lKzy73Gztesagec&690.jpg
优化散文教学策略
1
明确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散文,又被称为“美文”,是作者抒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情感、体验、感悟的一种文学体裁。王荣生老师对此的概括比较清晰简练:
1.散文是一个文类概念,迄今为止,散文也难以化“类”为“体”。
2.散文的定义一般采取“排除法”,在古代采取两分法,凡是韵文、骈文之外的都是散文;在现代,采取四分法,凡是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之外的,都算作“散文”。
3.散文的外延不断缩小,在现当代,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辨明了文体特征的亚文类,就从整个散文大家族中独立出去。
4.散文作品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作为教学文本的散文,特指现当代的文学性的散文。
5.现代散文特点: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多样,形式上写法自由和体式不拘;张扬个性——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郁达夫说过:“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无论用哪一人称写作,其中的情感必定是作者自己情感的表达。表“我”之情,抒“我”之意,散文贵在有“我”。
2
明确散文分类,更具针对性教学
我们应准确把握散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叙性散文,一类是抒情性散文。
记叙性的散文对人与事的描写都是真实的,正如作家吴伯箫所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因此文章中不管是对人的描写,还是对事和物的描绘,都是真实的,是作者对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抒写。教学记叙性散文时,我们可以从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作为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和事件,并挖掘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为主,大致可以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及以事抒情三类,在教学这类散文时,教师可以从分析文章的抒情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找准情感线索,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
体悟作者情感,突出散文核心点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和内心的独白,阅读散文要能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字里行间感受蕴含于其中的深厚情感。
首先,抓住散文“意脉”,感受情感。文学作品都是特定社会的具体反映。很多作家在进行散文创作时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是通向现代散文阅读和鉴赏的关键一步。在开展散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读作者的内心世界,带领学生深刻体会散文蕴含的思想情感。
其次,充分引导学生能亲历其境,会其真意。在认识和理解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中,观照自我。即让读者站在作者角度,置身于散文的情境中去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气息,体会字里行间的优美旋律。
最后,通过对语言的反复揣摩加深对情感的领悟。从整体上对文章有一番把握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抓住其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品味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技巧上的指导,如重点品味内容上揭示主旨的句子,一些起引领作用的句子,表达强烈情感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等。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些句子用词的准确性,意境的浓厚效果等方面细致分析,启发学生发掘文章的留白之处。
4
坚持多读多悟,熟能生巧
初中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不佳,与他们阅读量不足、阅读深度不够有较大关系。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增加学生阅读量以及强化阅读技巧指导的措施。
5
课内课外联动,迁移巩固写作技巧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散文阅读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启发学生将散文的写作技巧吸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写作主动性。
重技能而轻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们大多数老师在看到一篇散文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篇文章能使学生了解哪些知识
- 上一篇: 一篇作文题目自拟300多字左右?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