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正文

为什么战国的邯郸至今仍用作地名?

2022-12-06 13:23:49 暂无评论 133 美文欣赏 邯郸   地名   战国

我感觉邯郸是一座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文化、特别有内涵的城市,我暂时还没有能够找出一座可以与之媲美的城市。

比如她的地理位置是如此居中。她在河北的南端、河南的北边,山东的西面、山西的东面,不愧是中原经济圈的中心窗口啊。

比如她的名字是如此奇特。“邯”与“郸”,除了用作地名,没有其他任何字面意义。邯郸二字作为地名,能够三千年沿用不改,真乃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比如她的历史文化是如此广博。她集女娲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邺建安文化、石窟文化、梦文化、磁窑文化、太极文化、成语文化、革命文化于一身,这还不算先商文化、运河文化和大名府文化,这在国内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

比如她的县域名称是如此文雅。“毕万于魏可兴”的大名真是大名鼎鼎、大名赫赫、大名巍巍;“成,善也平也;安,止也定也”的成安,真是善作善成、吉善平安。“广其仁惠,平其政刑”的广平,发展之路真是广阔平坦;“鸡以氏泽,泽曰鸡泽”的鸡泽,证明邯郸不愧是历史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地方;“邑在河曲,水旋而周”,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曲周啊;毛主席曾说“邯郸是要复兴的”,如今的复兴区正见证着新时代邯郸的复兴。

如果说“中华第一陵”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那么五大祭祖圣地之一的邯郸娲皇宫就是我们的“华夏祖庙”。

如果说景德镇的瓷器名满天下,那么“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就让邯郸磁州窑与景德镇齐名了。

如果说贵州茅台酒香飘海内外,那么“南有茅台、北有丛台”之说,就让邯郸丛台酒名声大噪了。

如果说武当太极是名门正派,那么“南有武当、北有永年”之说,就让“太极之乡”永年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了。

提到中华文化起源,你可能会想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其实邯郸磁山文化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作物粟的最早发源地,被誉为“中华瑰宝”。

提到石窟艺术,你可能会想起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其实邯郸响堂山和娲皇宫石窟是国内摩崖刻经保存文字最多最完整的一处,可以跻身全国第五大石窟群。

提到中国古都,你可能会想起北京、南京、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其实邯郸也曾是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汉代曾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

提到历史名人最多的城市,你可能会想到惟楚有才、孔孟故里、名士之乡绍兴。其实邯郸历史名人并不比这些地方少,比如赵国七贤、建安七子等等,你想想三千多个成语,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人物故事啊。

提到宽容大度和谐共处,你可能会想到因“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而名扬天下的桐城六尺巷。“相如回车为赵国,廉颇负荆痛悔过”,其实邯郸回车巷也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佳话。

提到红色圣地,你可能会想到瑞金、延安、井冈山、西柏坡。其实邯郸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左权、徐向前、刘伯承三位将帅都安葬在此。

邯郸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都是文化。走在邯郸的道路上,感觉就像穿越千年,来到那个精彩纷呈的年代。邯郸人文历史的厚重让我惊叹,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吟诵,如何下笔描绘。

“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我认为,丛台不仅仅是一座台。

丛台是邯郸市的象征。相传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古称武灵丛台。

颜师古《汉书注》称,因楼榭台阁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台上原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严谨,装饰美妙,曾名扬列国。

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赵武灵王相传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商鞅之后最伟大的变法改革者之一,赵武灵王曾建立了华夏骑兵军团。

他曾因赵武灵王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胡服骑射,改革军政,大大增强了赵国国力,扩张了数倍版图,所以许多近现代史家称颂他为改革变法的历史先驱。

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梁启超更是夸张地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

“醉骑白花骆,西走邯郸城”“把酒引美人,请歌邯郸词”李白的诗让邯郸“丛台”酒香四溢,历久弥醇。

《邯郸县志.古籍卷》载:“邯郸城西酒务泉。其水甘洌,昔赵王于此酿酒,醴厚香醇,名列诸侯列国”。

明代诗人曹瓒有《咏酒务泉》诗“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

这其中引用了《淮南子》中记载的著名历史典故“鲁酒薄而邯郸围”: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国之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

此典故流传广远,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邯郸不仅酿酒相当发达,而且品质卓越,堪称天下奇珍。这是明确记载邯郸酿酒殊荣的最早文献。

赵武灵王为纪念改革图强的成功,在丛台之上设宴招待文臣武将,并将赵酒赐名“丛台酒”。后人曾用“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橐踺耀武士”,“霸图争说古丛台,长啸临风载酒来”来描绘那荡气回肠的壮观场面。

杜甫在《壮游》诗中也对游历邯郸的经历留下了真实纪录“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由此可见,邯郸的丛台和饮酒后豪放都在杜甫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素有边塞诗人美誉的王昌龄,在邯郸饮酒后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邯郸少年行》诗篇:“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免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平原平掣皂雕,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画出古赵原野秋风萧瑟、草桑和鸣,百谷丰熟,禽兽肥美的自然景色,由此不禁勾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邯郸有纵酒壮怀之风”的由衷感叹。

据说乾隆皇帝南巡过邯郸,在丛台行宫之上饮酒观舞,挥毫写下《邯郸行》千古长诗,“初过邯郸城,因作邯郸行。邯郸古来佳丽地,征歌选舞掐银筝。邯郸城中富蚕作,蚕月条桑绿荫弱。罗敷不顾五马回,倭堕畏风春帔薄。邯郸复多游侠子,鸣镝离弓双兔死。意气归来犹未已,击鞠呼卢侍罗绮。美酒十千醉不辞,炰鳖臇虾脍鲜鲤。于今城市尚依然,村民但知勤种田。丛台下,渭河边,豪华瞥眼两千年,返朴还淳此或贤。”

诗歌描叙了邯郸自古出美女,善歌舞,多丝蚕,采桑女罗敷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和邯郸善酿、善饮、习武狩猎的英雄本色。其中的“美酒十千醉不辞”是皇封御题最高褒颂,从而使邯郸美酒再次步入宫延大内,成为进贡御酒。

民国时期,近代风云人物张学良将军1928年率部南下,途径邯郸,登丛台凭吊赵武灵王丰功伟绩。“沽酒邯郸大道旁,村人争说武灵王。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屟廊。光武艰难定络中,滹沱一饭困英雄。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张学良将军借古喻今,抒怀言志,展现出宏大的政治抱负和追求“天下归心”的宿愿。

如此,丛台还仅仅是一座台了吗?

“拾阶徐上谒娲娥,远处仙台发浩歌。”娲皇宫不仅仅是一座宫。

娲皇宫为中国神话传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从此“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后人为了纪念女娲,就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建起了娲皇宫。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

娲皇宫俗称奶奶顶。依山就势、倚岩凿险,巧借天然、巧夺天工,结构凌虚、妙不可言,群山叠翠、流水环绕,用有“天下第一壁经群”,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

有人把娲皇宫景点经典概括为:一座吊楼,两种宗教,三个石窟,四组古建,五种刻经,六部经文,七尊塑像,八大功绩,九根铁索。我加一条,十全十美、十分向往。

女蜗在洪荒之世,与自然抗争、改造自然、造福苍生的不屈精神,实际上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陕西黄帝陵祭祖,山西大槐树下寻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娲皇宫难道还仅仅是一座宫了吗?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不仅仅是一座台。

铜雀台在临漳。曹操在此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临漳古称邺,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将邺城易名临漳,因北临漳河而得名,是著名的“三国故地、六朝古都”。

据说,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相传,孔明用智激周瑜时,篡改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将“连二桥于东西兮一句”改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众所周知,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孔明为了促使周瑜联合起来抗击曹操,特用激将法来激怒周瑜,使周瑜听孔明背诵完修改版《铜雀台赋》后,果然马上被激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于是,孔明的激将法凑效了。

铜雀台上有没有铜雀、铜雀台内锁没锁二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铜雀台的的确确见证了建安文学的兴起与繁荣,这是不争的事实。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代表,主要有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曹氏父子。另外就是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在内的著名的建安七子了。

建安文学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今存其乐府诗20余首,代表作《蒿里行》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短歌行》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曹丕诗歌委婉悱恻,多以爱情、伤感为题材。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

曹植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如描绘人民痛苦生活的《泰山梁甫行》,描写爱情的《美女篇》,《洛神赋》等,曹植写《七步诗》的原委,更流传为尽人皆知的佳话。

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可见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感慨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我最崇尚的就是这建安风骨了。

作为建安文学的摇篮,民族融合的结晶,中国文化史的奇现,铜雀台也就不仅仅是以座台了。

“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学步桥也不仅仅是一座桥。

赵县的赵州桥更多是的科学意义上的名桥,邯郸的学步桥更多的则是人文意义。

学步桥横跨沁河,为古城南北交通要冲,称“三辅锁钥”。古桥原为木架结构,因常遭洪水冲击,便改为浮桥。桥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有意义的是邯郸学步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所以就有了李白的: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

当然,也有人说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学的邯郸舞步。当时在赵国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

不管学得是何种步伐,我们总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如此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那就得不偿失贻笑大方了。

是故民族复兴的路上,我们既不能邯郸学步,也不能纸上谈兵。只能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定力和自信,在追梦路上努力奔跑砥砺前行。

我们都是追梦人,所以我认为黄粱梦不仅仅是一场梦。

唐沈既济《枕中记》里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说的“黄粱梦”或“邯郸梦”,都从此而出。

黄粱一梦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唐代有《南柯记》,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

黄粱梦的美妙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国外也是声名远播,甚至于登上了日本小学的教课书。

有人对这样的白日梦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我认为这个梦做得好,这个梦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寄托着美好愿望。

比如周文王姬昌急需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来辅佐,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生有双翅的熊飞进自己的怀中。于是带领人马到渭水边找到直钩钓鱼的姜尚,从此如虎添翼。这就是飞熊入梦的故事。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庄生梦蝶,还有纪少瑜的梦笔生花,以及汤显祖笔下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游园惊梦,都是很美的故事。

有梦才精彩。梦往往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我们就应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的邯郸人,正秉持“开放、进取、担当、包容”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一个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呼之欲出。

“美梦之乡”邯郸,必定梦想成真。这算是我对邯郸的祝福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