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秦牧的散文创作特点是什么?

2023-06-16 23:24:14 暂无评论 100 美文摘抄 秦牧   土地   秦牧散文

一、秦牧的散文创作特点是什么?

秦牧,中国著名作家,广东澄海人。作品有《长河浪花集》,《艺海拾贝》等。他的散文表达方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作品主线。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

二、秦牧散文的重要特色是什么?

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是秦牧散文的重要特色。如《花城》中,作者对花名的介绍;《海滩拾贝》中,作者历数了二十多种螺贝的名字,从古代人们对贝的爱好谈到贝作货币的历史,及现在贝制的精美工艺品;再如《土地》、《奇树》、《虾趣》等等,都有丰富的知识性。同时,知识性与趣味性、思想性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例如《花城》中对吊钟的介绍:“吊钟显示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仅能够开花,还能够发叶。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蕴藏无限的春意,表现了祖国大一地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特别是铃铃铃这几个象声词的运用,不仅趣味丛生,而且从听觉上给人以春的感觉。再如《土地》、《说龟蛇》中对历史、神话故事的穿插,无不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散文的思想性显得尤其重要,秦牧认为:“思想像一根红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弃散在地。”“归根结底它(散文)都要表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这关系到一篇作品的生命。”如《潮汐和船》里说到船,像一把钥匙,打开海洋的门户;像闪电一般,划破了海洋的胸膛,它“记录了人类的勇敢、智慧、毅力和许许多多艰苦的斗争”。如《海滩拾贝》中,“当你拾着贝壳,在那辽阔的海滩上留下两行转眼消灭的脚印时”,会感到人是多么渺小,然而看到“那由亿万的沙粒积成的沙滩和亿万的水滴汇成的海洋,便又会感到渺小和伟大又是极其辩证统一着,没有无数的渺小,就没有伟大;离开了集体,伟大又化而为渺小”。

三、秦牧的《土地》

这是秦牧写的一篇散文,有关本文的赏析如下:

秦牧同志的散文《土地》写于一九六○年,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一、二月合刊的《人民文学》,后收入作者的散文选《花城》(一九六一年,作家出版社)和《长河浪花集》(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土地》是一篇情文并茂,蕴含深厚的抒情散文。在这篇作品中,秦牧同志怀着深沉的情思,从悠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淋漓尽致地倾诉了他对土地的思虑和感触,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讴歌了真正成为大地主人的我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脚下芳香的土地而奋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人们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心。

《土地》共有十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大段来分析。

第一段(一至三自然段),写光辉的时代激起作者对泥土、大地的无限情思和丰富联想。

文章开头,作者点出了他对土地产生许多新的丰富联想和感情的时代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由于时代精神的感染、激荡,“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作者举出了人们对朝阳、松柏、山峰、海洋等事物的赞颂,作为讴歌泥土、大地的陪衬,其用意正在于表明:对所有这些寻常见惯的事物所产生的新的联想和感情,都与我们光辉时代分不开,都是时代精神的投影、折光。第二自然段点题,说明本文要谈论的中心是大地、泥土。第三自然段抒写由土地涌起的联翩遐想。这里的写法不是直告式的陈述,而是联系着读者可能有过的生活经历,引导读者一起去思考,想象。几个“当你……的时候”组成大体齐整而略有变化的排比句,由远而近,由巨而细,由别人到自身,逐步紧密地把“大地”这个相当笼统的概念同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联结起来,让人们情不自禁地跟着作者一起去思索,联想,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这段的末句(“想起……想起……”),作者以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追忆历史,探求不同的人对土地的不同感受。

第二段(四至九自然段),说明剥削阶级把土地作为财富和权力的代表,揭露他们对土地的野蛮掠夺。

第四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者把对土地涌起的万般思绪比喻作奔腾的思想野马,先是奔驰到远方,而后又缓步回到眼前,文章也就沿着这野马奔驰的踪迹逐层展开了。

第五、六、七自然段叙述古代春秋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左传》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原只有极简短的三十余字,而在文章中。作者却通过其丰富的想象,把这简短的历史记载,写成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在这些有声有色的叙述中,流露出作者极其分明的爱憎感情: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劳动群众的同情,敬重;对不事稼穑的剥削的卑视,厌弃。然而叙述故事,表达感情并不是作者的目的,在接下去的第八自然段中,作者用一段议论揭示了这个故事所包容的深刻内涵:在剥削者的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恩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这就是剥削者心目中的土地的价值。第九自然段,作者简略记叙了古代中国皇帝的封土仪式和上一世纪殖民主义者强迫太平洋各岛屿土人投降的仪式,进一步说明一切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贪婪地霸占、掠夺着“代表财富和权力”的土地,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三段(十至十三自然段),写世代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歌颂他们为土地所进行的连绵不断英勇斗争。

第十自然段开始,与剥削者掠夺土地,把土地当作榨取财富的工具相对照,引出劳动者对土地的感情。把土地“当做命根子”,“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这种感情不仅是深厚强烈的,而且也是庄严神圣的。接下去作者举出“当年被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离乡别井时对故乡故土的深深依恋,说明了劳动人民对土地的这种深厚庄严的感情。那一撮撮看似平凡的“乡井土”,海外侨胞们把它“珍重地包藏在身边”,放置在近身的“床头箱里”,它寄托着人们对家乡故土多少哀惋依恋的情思啊!劳动者对于土地的如此挚爱的深情,自然会在读者心中掀动起“感情波澜”,产生强烈的感染、教育作用。

第十一自然段,歌颂劳动人民为土地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世代人民为土地而进行的斗争包括着反对国内剥削者对土地的吞并和抗击外国(族)侵略者侵犯疆土两个方面。文章着重地歌颂了抗敌爱国,保卫疆土的斗争。作者以我国福建沿海明末御倭抗清斗争为例,举出了这些地方曾经流行的妇女发髻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和“成人死后在面部上盖上白布”(那是表明“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的习俗,表现出当时人民群众“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悲壮斗争。这些习俗所反映的不正是人民群众热爱每一寸土地,不愿失去每一寸土地的赤子之心吗?接下去,作者由湛江地方“寸金桥”的含意中,引出了一段警策的议论:

“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

这是一段极富哲理性的议论,它是上文思想感情升华,也是下文意思深入发展的新的开拓。这一自然段的末尾,作者联想到我们伟大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极其自然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台、澎、金、马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十二自然段,作者的思路扩展开去,写到了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反抗侵略,保卫国土的斗争。十三自然段描写中国人民的子弟兵保卫和建设祖国海岛的景象。这是一个很小的,荒凉的小岛。人民战士不仅全神贯注地守卫着它,而且辛勤地建设着它,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海上花园。这段人民战士海岛生活的描写,与前文所述人们珍惜每一寸国土的种种情景相互印证,前后呼应意思也更进一层。

第四段(十四至十八自然段),写几千年披枷带锁的土地,一经回到人民手里,所发生的惊人变化,再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大地母亲之上辛勤劳动的动人情景。

第十四自然段中,作者再次放纵其思想的野马驰向久远的历史,然后又沿着历史发展的长河,回溯了田野大地的“极不平凡的经历”。文章是把土地的经历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结合在一起进行回溯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原始社会人类童年所经历的艰辛;看到了阶级社会失去土地的劳动群众的悲苦和殊死斗争;看到了近代人民为向剥削者夺回土地,为驱逐外国入侵者而进行的鏖战;最后看到了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终于砸碎了土地的枷锁,成了祖国大地的真正主人后的欢欣。这是饱含血泪控诉和斗争豪情的回顾,它激起人们对土地更深厚热烈的感情。这个自然段的末尾把土地直接当成有生命的东西来描绘、赞美,表现出人们热爱土地达到了至深、至痴的地步。这段对土地及其儿女劳动群众这番“不平凡的经历”的历史回顾,还揭示出今天人民群众建设和改造土地的无穷热力的来源。有了这番回顾,再去描绘人民建设土地的斗争,就根深叶茂,更见丰厚了。第十五、十六两自然段描绘我们祖国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变化由“神速”“惊人”两句领起,先概述“沙漠”、“童山”、“山谷和原野”的新貌,继而具体描绘了珠江三角洲壮观秀丽的图画和华南沿海岛屿出现的奇迹……。穿插在这些画面的描绘之间,作者表达了对奇迹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热情歌赞。第十七、十八自然段通过对几幅情景和场面的具体描绘,展现劳动人民为大地母亲辛勤工作的激情和干劲,表达了人民群众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困的坚定信念。

第五段(最后自然段),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激发人们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烈革命责任感。

这一段写得很简短,但含蓄有力。开头两个感叹句,回应前文,高度概括地表明对土地的浓厚感情。紧接着跳跃式地推进一层,在读者面前提出了两个分量极重的问题,点出了文章写作主旨──“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至此文章嘎然而止,但它所传出的历史的、时代的伟大召唤声,却有力地回响在读者的耳际,久久萦绕不散。

秦牧是我国当代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和文采融合在一起”,“独创一格,屹然成家”。由于他善于思索,所以不少篇章都“具有一种冲击读者的思想力量”。《土地》这篇散文同样具有上述特点。

1.立意高,选材严,开掘深。土地是人们习见而又不注意的事物,作者写土地时并不局限于描写一些自然风光和表面现象,而是把土地和人类社会发展史联系起来,和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联系起来,赋于作品以深刻的主题思想,使人读后如登高望远,胸怀为之开阔。另外,作者注意围绕中心思想,严格选材,充分开掘所选材料的思想意义。作品中无论一情一景,一事一人,都与表达主题密切相关。把重耳亡命途中的故事和帝王封土仪式、殖民主义者的受降仪式放在一起,揭示了剥削阶级重视土地的实质。“乡井土”、“寸金桥”、妇女发髻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死人入殓时面盖白布的葬仪,这些乡情民俗经过作者追根溯源,掘出本意,有力地表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思想冲击力量。文章以理为筋骨,以情为肌肤。不抽象说理,理在情中;不单纯抒情,情中有理。从文章的思路看,先以剥削阶级重视土地作反衬,接着正面叙述劳动者才真正热爱土地,从古到今,劳动人民为土地进行过英勇斗争。又写土地来之不易,经过几千年流血奋战,才打碎土地的镣铐,使土地成了人民的财产。解放以来,祖国大地变得日益美丽,劳动人民更加热爱土地,改造山河的劲头更大,我们怎能不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献身呢?这就是文章的骨架,也就是作者说理推论的过程。但整个文章写得情景交融,没有枯燥说教的痕迹。写祖国大地的景色时,写得很美,如十五自然段中描写的珠江三角洲景色,象一幅色彩瑰丽的风景画,令人神往。写到海外农民珍藏“乡井土”的情节时,感情充沛,动人心弦。

另外,作者旁征博引,取材范围很广。从历史故事到风俗民情,古今中外,目见耳闻的许多材料,都以“土地”为线索,恰当地组织到文章中,使这篇文章和秦牧别的散文一样,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