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名家散文关于回味的,急求!
郁达夫,《故乡的雨》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琦君《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 小,呈淡黄色,台湾也有,我曾在走过人 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 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 花朵较大,
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 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 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 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 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 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 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 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 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 笨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 ,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 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 ,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 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故乡是近海县份 ,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 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 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 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 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 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 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 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 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 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 ,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 ”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 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 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 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 ,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 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 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 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 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 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 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 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 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 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 ,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 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 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 ,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 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 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 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 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 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 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 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 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 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 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 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 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 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 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 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 璃的西方极乐世界。我回家时,总捧一大 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这 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 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回忆的散文
关于回忆散文篇一:鲁迅的回忆性散文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1]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同时也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在他写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是却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朝花夕拾》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后又在1927年7月11日写了《后记》。《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关于回忆散文篇二:散文--开学回忆
岁月既往、一去不回,时间如行云流水。光阴流转,似水流年,时光就这么在指间悄然滑落,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确是真真实实的走过。
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大学生开学花掉父母不菲收入的新闻,我很是感慨,不是由于大学生花费了父母高额的钱财,而是我回忆起在大学开学前花费了许多,在收到**大红鹰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我的父母便为即将上大学的我而开始操办各种事宜,从买拉杆箱到准备服装,床单,被罩等等。都一手操办,甚至父母担心我将远离家一个人独自在南方生活不习惯,还特意寻找南方的各种信息。
或许是自己迫于对大学的渴望吧,我对于离开家没有丝毫的不舍,反而由于平日里老妈老爸对我管教的严格,对于离开家上大学的心情我是欢呼雀跃的,恨不得前一秒在家,后一秒就立马能到大学。但直到离开家的那一刻,我心中才充满了满满的不舍与即将到达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一段未知的生活而充满了忧虑,从未出远门的我背起行囊直奔象牙塔。
老实说,作为一个从未来过南方的北方学子,对于南方的一切情况都不甚了解,也许是填写大学志愿时离家远一些的潜意识促使我填写了**大红鹰学院。要知道,山西与**的直线距离就高达1590.6公里。像我这样一个从未离开家远行的孩子,这样的一个距离不仅让我充满对未知的恐惧,更是加深了我母亲的忧虑,我想,世上没有一个母亲是渴望自己的儿子离她很远的吧。直到我到达学校很久之后,她都在担心我的起居生活是否适应。似乎在她的眼里,我还是那个小小的,需要照顾的孩子。
想起当初刚开学的我,由于不适宜大学新的生活,对于南方的季节,气候,气温更是不适应。经常是白天里困乏的恹恹欲睡,一副懈怠至极的样子。到了晚上的时候,却又来了些许精神,辗转反侧有神志惶然。失眠的时候不止一次的仰望浩瀚的夜空,看那完整而庞大的黑暗,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一丝不漏的罩住万物众生,也包裹起所有的压抑与情绪。我想问一下自己,梦更近了还是更远了?时间是致命的杀手,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时光去挥霍。
生活中,有阳光,有风雨,有快乐,也有忧伤。于是常常感叹快乐的时光总是异常短暂,脑海中真实的瞬间像是流星一样,划过心中苍茫无限的夜空。失去的美好惊鸿般短暂,也如夏花般灿烂。喜欢把有意义的片段付之笔端,成为思念的永恒。或许在别人眼中是那么平平淡淡,不值一提。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正是另一段旅途的开始。路还是昨天的路,但里程碑已是新的。
关于回忆散文篇三:思绪的回忆录—散文
遐想
阳朔西街对楼那对楼使你捉摸不透,内心的声音却在呼唤;那面纱就在慢步调的生活场景中,等待着你去揭开。“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或许就是对它真正的阐述。若你真正走进它,它隐约的声音会与你心中的呐喊碰撞,让你的追求之火燃起,感受真正的山水,真正静谧的生活,别样的人群也会让你重新找到不曾拥有过的心境。
前言
有种向往是与生俱来的,它无关任何所谓的宗教信仰,就像当你插上幻想的翅膀,或许在之后的某一天,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作品下会有你的雕像屹立在意大利某个城市中一样。起初的感官下,总有某种所谓的意境会激起你存在内心许久的勇气,让你像小鹏一样借上一个背包就会出发,走近那些属于你的世界,因为此时的旅途会让你静静地听到你自己内心的声音。
夕阳的美景在乎的是你内心的焦距与曝光,而不是你的单反有多厉害,这个旅途中没有强者,只有追求,任何人都可以踏上,甚至说是征服,你属于世界的onlyone,所以说你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你会带着一张内心的白纸走进阳朔,可你的感官会在你走之前送你一幅惟妙的画卷,或许你不是伟大的油画师,你也不会懂达芬奇笔下《抱银鼠的女人》以及《最后的晚餐》等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可是你内心声音却会告诉你它对于此时的你来说也是不可替代的,因它无时无刻会在你的脑海中闪现,你无法用你的画笔将其绘画出来,同时也不会有人能够复制你的思想。
有句行话能够很好表达出我所要写的这个地方“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所以身心疲惫的你在还没有走进西街那个岔路口的时候,你可以停下你的脚步,在绿意染浓了的山与水环绕下休憩一会儿,还有水中的喷泉不知会不会让你内心的火焰瞬间迸发出来,能打开一瓶啤酒,这种瞬间的惬意会在你身心各处得到流淌。
凭你的直觉你会很快发现西街的岔口,出来乍到的你或许需要一个停留的地方,我所了解的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却是你亲临感受西街的最佳住所—南方时光客栈,它坐落在西街的91-3号。当初的我也是在这个地方感受到对楼的真正含义,也是我的笔下想要在此处停留一部分的原因。曾经的我,在许巍的一首《像风一样自由》的带领下,在这里有过一段快乐时光。
如若你是一个善于健谈的人,你将会对这个客栈的营业人员有相应的了解,至今我都没曾问起过他的名字,不过我的记忆中却有了他的存在。黑夜对我来说是给人创造了一个幻想境地,喜欢在这样的情形下走完西街那段短促的行走,或许是黑夜的原因,这里就像是一场舞台剧将要上演,各色各样的人物也入场了。
旅行中的背包客,用嗅觉寻找客人的酒吧场所,背着吉他唱歌的少年们,都给西街加入了很多色彩原料,可我却不觉得这样是充实了西街这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我不喜欢喧哗,但我却理解那些进入这些场所的人,因为现实中的他们,或许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压抑着自己,在这里无论他们在进行着怎样的活动,完全不用考虑明天,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杯精致的鸡尾酒或是暖暖的奶茶,亦或是给人以静谧感的咖啡。那家布织道,名字起的还算有点创新,虽你在很多地方同样可以看到这样出彩的地方。
夜色下你不曾能看到他们现场用古老的方式做工的情形,白天则会准时吸引着你的眼球,虽你会以为他们感觉像是在作秀,但那样的工艺或许也会是令你所惊叹的。前行中的你还将会看到北京故事、西街月色等地方。冷风吹过总会让人有种惆怅的感觉,若你的饿意来临的话,可以来到所谓的愣娃开的一个陕西的面馆,而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有了那位老奶奶给我折价的漓江啤酒,这种啤酒在之前没有尝试过,下肚后有种让你亲临漓江的感觉。那条路过客栈的后街,黑夜下可以看到闪烁微弱亮光的展板,在那之上遗留下了很多游客的笔迹。我见过愣娃,不像我想的那样呆头呆脑,看到他跟儿子在一块的那种感觉,对我有种很深的触动,我没见过他吹萨克斯。
或许,萨克斯优美的乐声与漓江的冷风掺杂在一块的时候,就有种苏东坡被南贬而画过倒梅之后那种心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巧合。我不是苏东坡,我没有他当年的那种感慨,可我想若他神游到此地,也会留恋于此的山水,而不会再走自己所谓的仕途,此后的某个年代的我,也将会看到后来对于这个阳朔的佳作。
天台是我最为向往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可以让我的幻想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可是被我所认知的对楼,本能给我的反应是天台,却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失望。若在午后,你闲来无事的时候,你可以将自己的身心滞留在那西街的摇椅上,喝一杯上岛的咖啡,来感受此地的人文。处在春季发梢的年份,这里会时常有短暂的阴雨,所以对于出行的你将是你必考的因素。
雨声会使人产生困意,同时也赠与了你想像的空间,这时候它可以使你的想像天马行空,你不必拘泥于你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计划,或者说是打算。喜欢自己思考已枯竭那刻,蒙头开始大睡,任那烟雨朦胧的场景停留在那黑夜之中,而你只需感受黎明之后带给你所谓的曙光。对于骑行,或许是你年少几时的梦想,可在这里你也完全可以体会到,在那种可以使你回味的街道上,你无时无刻都可以看到游客争先恐后的要去体验一下所谓的竹筏游漓江,我不是隐居人士,也不是不识人间烟火,可我知道,漓江是用自己的内心来感受,即便是处在漓江之上,你的心境也不一定就能驾驭它。
若你有此计划的打算,之后你将会看到我所说的漓江口。十里画廊这个地方算是一个骑行的佳处,巧遇也总会时刻存在,正是有了那位大爷错误的指导,才让我没有走进十里画廊,而是走进了相应的`福利码头,停留在诗画般风景的路上,同时也进入了兴坪村等地,走在这条路上,乡间的气息与尘封多年滞留在路边的工厂都俨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内心的空茫也会在它的画卷上多添几笔。
绿意烘托了这些悄然无声的乡村,没有过多的喧扰,唯有的是那份宁静。山映衬着鹅卵石的小路与河流边朴实的人们,我的勇气让我品尝了那些看似不是很清澈的河流,也让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很多人想走出现实,亦或是回到过去,可我想活到当下。若你看到那依稀可数的人群,孩童纯真地笑脸,以及牛儿温情地添吸着溪流。淳朴的人们在打理自家的果园,我并未看出他们的忙碌之感或是其他的心理,且也是浮云,对于我来说。
或许你在前行的路上,仅有山与水的映衬,和你感官下的乡间气息环绕着你,对于旅行中的你来说,我想这些也就足矣了。朦胧的记得,在我前行的尽头处生长着极富沧桑画面感的大榕树,曾经的我用那瓶七喜在此处祭奠了一笔。也就在此时,你也就到了漓江口,你或许可以开始你的竹筏之行。此刻想说的是,你必须尽快骑行回程,因为曾经的我走完一次晚上的骑行,那种黑夜笼罩着大山,却又映衬着你此时的情境需要很大的勇气。当初的我在天已黑时,还走在在从漓江口前往阳朔西街骑行的路上。这条路,四周全是大山,没有路灯。不像当年从大通回西宁的路上,晚上可以根据路面上的白线走,有月光,能仰望到天空。
在这里我几乎看不到天空,四周被大山和丛林包围着,沉寂的要死,我的心脏此刻跳的很快。因为很多骑行的背包客都会选择在晚上停留的,我当时真的是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或许是我压抑了好久,想就此摆脱。当我看到阳朔西街的繁华路口时,才发现后边跟着一只狗,我不知道它是何时跟上的,因为在走的这段路程,几乎很少看到有住人或是灯光的地方。可是,就在走进路口的那一刹那,它转头走了,我就那样看着它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下。不知是不是一只被抛弃很久的流浪狗,或许它已经习惯了在这样黑夜下的生活,又或许是在等待它心中要等待的那个人,这些都没有任何的结论作为铺垫。
向往所造成的差异就是每个人走在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他所追求的或许就不一样,像我这样的人置身于阳朔,一直都是从一种欣赏的角度出发,所以对于十里画廊这个骑行的路线,我并没有选择对路途中的别院、蝴蝶泉、龙岩门、金水岩、月亮山,聚龙潭等地有驻足,但倘若你有不一样的行走方式,你可以选择它们。当我把十里画廊走完时,在其终点处,遇到
一位自称所谓江苏某工程的老板,车子没油,钱包搞掉了。抽着香烟的他向我借汽油钱,我很想相信他,也很想借给他,至少我也曾搭过别人的一趟顺风车。可他的话让我觉得自相矛盾,还是委婉地拒绝,说自己是学生,本身也没钱之类牵强的话语。后来我在看地图的过程当中,当地的一位人士借了他50,至于结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前往另外一个地方—杨堤口。
前往杨堤骑行的路上,是盘山公路,应说是累地够呛的吧!不过,心情自然不用说。走在阳朔这条国道上,周围的风景真的会让你感觉到空净。就那样高声歌唱在骑行的路上,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一直往前行。
天色已经开始暗了,除了来来往往的车辆,骑行的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可我离杨堤口还有30公里,路过世外桃源的时候,我停下了,门票很贵,我没进去。只是在门口处拍几张图片,短促的停留,同时也是为了休憩。从外边的一角可以瞥见那个小木屋,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在此居住,还只是一处所谓的虚构设置。正在离开之际,一个到当地的大娘,拿着她的一筐金桔,走在一个开车人士的窗口,问他要否,5元一筐。里边漠然地留下一句话,就开车消失了,1元也不要。此刻的我不知道那位大娘是什么感触,只是却触动了我很多。
后来,我在那里跟她聊了半天,有将近一个小时,我过去都不曾发现自己会有说不完的话。她家就处在世外桃源的背后,由此我对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感觉暗淡了好多,她们来到这还要走很多的路。来这的很多人,习惯了将钱投入到景区里边,投入到外地人开的所谓奢华的地方,可是你们除此之外,也看到了如此的风景,却没看到那些人群,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在与她的交谈当中,我了解了很多我想知道的东西。我买了她最后一筐的金桔,虽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吃,可是她又硬要找给我一元,说这里边有的不是太好。随后,她还要请我去她那吃农家饭,我委婉地拒绝了,因为天已经快黑了,不然我又会走跟昨天同样情形的路了。同她离别之际,果断拒绝了去杨堤口,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我想要寻找的东西。
拉下帷幕的戏剧也是此刻的我需要一个人静静沉思的时候。所有行走都没有永远的驻足,短暂的沉思是你所必要的,你或许是带着某种追求来到了这个地方,又或是看到某种攻略产生了碰撞的火花,使你滞留在了此地,但它会有终结的时刻。曾经的我,看到所谓西街对楼的幻想,我以为是那种在天台悠闲地躺在摇椅上,品尝着静谧的咖啡时的心境,而我的真实内心想法让我知道,不是这样的,它来源此处的人文风情,就像当地很多人没有去过什么西街、杨堤口等,但他们却安详的在这里生活着。
所以你驻足在西街的时候,回望环绕四周的山水,你或许就能遐想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会与西街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只是那渺茫的一处闪光。遐想,让你沉浸在西街的慢步调,却让你的心境跟随他们的状态行走,在这样的对楼揭开远方的面纱,你发现你的心境像群山一样空灵。
- 上一篇: 巴金散文《我的心》内容简介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