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昼短,夜长。
习惯晚睡,多一点闲暇,让心澄净;
喜欢早起,用这种方式,拓宽生命。
六点。天,未大亮。
又是大雪,白茫茫一片;树枝,低垂着。
楼内亮起几盏昏黄的灯光;街边偶过的车辆,发出闷闷的响。
环卫工人哗啦哗啦的清扫声,打破寂静,也开启崭新的一天。
一杯牛奶,一块面包,这是我的早餐,不丰盛却也不刻薄自己。
脚步急急忙忙,湮灭了滴滴答答的钟表。
“say bye bye,亲爱。
风,凛冽,刺着皮肤;气,很硬,呛着喉咙。
扶着台阶,小心而行。
脚踩在雪上,清脆、悦耳。咯吱,咯吱……频率在加快,心跳在加快。
公车驶过,飞一样的速度。
棉被把车门挡得严严实实;窗户结满薄薄的白霜。
开门的瞬间,听见叫嚷,高高的嗓门:“快,快,抓紧点,上一步。”
一辆,两辆……班车呼啸着驶过。唯独我那路还没来。
等车的'人越来越多。孩子,母亲,孩子,还是孩子,七八岁的孩子。
身前站着一位老人,几近七旬,花白的头发,厚厚的棉衣,微胖的身体,背着大大的书包。
“孙子,感冒了,中午就别出去跑了。药在书包里,别忘记吃。”
“嗯。”孩子无精打采,略显疲惫。口罩紧紧地遮住半张脸,却依然可见蜡黄的皮肤。
一阵风刮过,卷席着雪花,孩子躲在老人身后,瑟缩着。
有人在看表,一遍遍;有人在焦灼,“车,怎么还没来?”
一位母亲从包里翻出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单词。
“姑娘,过来,妈考考你。”
女儿很乖,就着寒风,一串串字符在耳边飘荡。
另一位母亲拽过儿子说,“跟妈妈走……”
他们走向上一个站点,想必可以避开拥挤的人群,或是活动活动身体,抵御寒冷吧。背影,渐渐地在人群消失。
等,让人们煎熬,不知所措。
车远远地驶来,像一个待产的孕妇,左右摇摆着。看不到清澈,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车门打开,空间狭小。
老人用手拖了下书包,似乎在做出发前的准备;女人整了整帽子,一手把孩子拽到身前;我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一元零钱。
塞,再塞……一阵阵尖叫从车厢内传来。
“呀,挤死了,别再推了……”“都没地站了,还往上装呢?”
“今天缺车,来,往里串一下”乘务员的嘴不停地念叨着。
“实在上不来了,你们坐下一趟吧。”
“帮帮忙,再往里挤挤,孩子要迟到了。”一个女人央求着。
门,终于关上,我如豆馅一般夹在其中,抓着扶杆,不敢使劲,不敢呼吸,只有一只脚稳稳落地。
小小的车厢如一炸开的课堂。
孩子们叫嚷着,眉飞色舞;女人们讨论者,热火朝天。
“这次小考排名吗?”“谁知道呢?”
“前阵子又交了一个什么钱?”“不知道,老师让教咱就教吧。”
“那个刊物,你们孩子订了吗?”“订了,他也不看啊,真是白瞎那钱。”
“……”
“小朋友们,准备好,要下车了。”乘务员早早地报站。
车厢更挤了,你推我搡,书包从头顶绕过。大人们尖叫着,“别推,别推,这有孩子呢。”
门打开,人群蜂拥而下。
一个,两个……十五个孩子,十五位家长。
瞬间,车厢空了,我找个位置坐下。望着窗外那些稚嫩的孩子,忙碌的家长,莫名恐慌。
这是一个冷峻的战场,似乎听得见厮杀的声音,总有一天我将面对。
孩子,未来,栋梁,将耗费父母多少精力,如一个包袱重重地压在肩上,即便年迈的老人也未能逃过。
这个清晨有点急,这个清晨有点挤;
这个清晨少了两次班车,这个清晨多了一些烦躁……
- 上一篇: 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中精彩段落赏析?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