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触景生情而作。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释义:
离别以后,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映入眼中的景色掠起愁绪,让人愁肠寸断。就象白雪飘飞的阶下落梅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鸿雁已经飞回,而兄弟仍旧毫无音信,路途遥远,即使在梦中也难回去。离别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就越是愁绪繁生。
李白清平乐三首赏析?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赏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一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宫中沉香亭赏牡丹,乐师李龟年正准备领着伶人们表演歌舞助兴。唐玄宗却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因命李龟年召李白作新乐章。时李白正与友人于酒肆畅饮,被人打扰雅兴,未免内心恚怒。虽奉诏进宫,却故意装出烂醉如泥的样子。玄宗见此,便命侍臣将其搀到玉床休息,又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则叫人以冷水喷面解酒。因其衣着破烂,玄宗又命赐李白衣物。李白借醉酒无法更换,使唤高力士为己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得顺从。如此这般折腾够了,李白才仿似从醉中惊醒。在玄宗的一再催迫下,李白挥毫而就,写下了这三首著名的《清平调》。大概恼恨贵妃以冷水喷面的缘故吧,诗中对贵妃明褒实贬,暗含讥讽。此诗当时虽获赞誉,诗人却于事后被贬出长安,从此彻底绝于权力中心。
清平乐赏析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府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刘克庄词作鉴赏
豪放常常与浪漫相伴,惟浪漫至极豪放才能动人心魄。刘克庄这首的《清平乐》极尽想象之能事,遨游月宫,心骛八极,颇有太白之风。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蟾背”点出月宫。
“曾识姮娥真体态”,一个“曾”了,神来之笔。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这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字异曲同工。
“素面原无粉黛”,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生动。
下片写身到月宫。“俯看积气蒙蒙”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从“俯看积气蒙蒙”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主题所在。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没有浪漫主义的生花妙笔是写不出这等仙语的。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较之刘克庄这首《清平乐》,一豪放,一现实,泾渭分明。
全首词虽然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不是超尘出世的。他写身到月宫远离人间的时候,还是忘不了人间的炎热,希望为他们起一阵凉风。联系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可以说这首词也是寄托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是描写遨游月宫的幻想而已。
- 上一篇: 关于名人和诗词的故事?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