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
导语:秋天,是个金色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庄稼全都成熟了,到处是黄灿灿的一片,令人不禁想高歌一曲,唱出丰收的喜悦。下面是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一起来欣赏下吧:
篇一: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发现天空变成灰色的了。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
秋天的雨静静的,不声不响就来到窗前,像小猫悄悄地走在路上一样,一点声音也没有;秋天的雨又细又小,不认真还真看不到呢!秋天的雨凉凉的,滴在脸上像冰水一样,让人一下子清醒了许多。秋天的雨下了就停不下来,没完没了。
爸爸说:“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我便出去想看看秋雨到底怎么把天气变寒的。出门一看,人们都长胖了,说话时都呼出了白气。我想“应该是天气太冷,人们穿上了厚衣服吧!”
秋天的雨改变了季节。
篇二: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 窗前,是星星点点的雨滴流落。
起初,雨滴是从空中轻柔而曼丽的飘零而下,那稍纵即逝的气韵,将丝丝凉意凝固了,让人回味无穷。滑落下去,地的颜色便湿了,湿得耀眼。
细细的雨丝静静地、悄悄地降临了。悠悠然,它夹杂着一丝丝清凉与淡漠,隔着窗,也能闻到它那清新的气息。它是大自然的精灵,将神圣之水洒满人间。
骤然,它加快了下凡的步伐。此时的雨,没有了婀娜与圆润,却多了一份成熟果断与干练。雨更加直爽了,可是一颗温柔的心未变。它是天地间的仙女,洗涤干净了一块块满是尘埃的心田。
不知是何时,那支敲击窗棂的优雅小曲已经变得若有若无了。那一幅曾经细密的雨帘此时也已经更加稀疏了,天空恢复了平静与沉寂,但更多了一份明滑和水灵灵。那片有些晶莹的清澈,仿佛一触即碎,让人不敢去碰。
倾泻时挥洒着朦胧,停滞时捎来了梦幻——这,便是秋雨的别韵。
篇三: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 秋天的雨,像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看,它把红色给了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照啊照啊,照来了秋天的美丽。它把黄色给了向日葵,黄黄的向日葵像一个个太阳,照啊照啊,照来了秋天的香甜的气味。金黄色是给稻谷的,看,金色的稻谷像是给大地铺上了金黄的地毯。红红的苹果你挤我碰,争着人们去摘呢!桂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橙黄的、淡黄的、金黄的……美丽的桂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他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大雁成群结队往南飞,蛇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的睡大觉,小蚂蚁找来面包渣、豆腐渣……当粮食,枫树,榆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要准备过冬了。
秋天是一个让我感受到快乐的世界,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享受秋天的快乐。
篇四: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 天空乌云密布,阴沉沉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感觉有些压抑。妈妈赶紧收起了阳台外的衣服;路上的行人也加快了回家的脚步;花儿直挺挺地昂起头,正等待今年第一场秋雨的滋润。
不一会儿,雨伴着风儿下起来了。开始时还零零星星,像大姑娘害羞似的,下一阵子就躲一阵子,一会儿又像疯了似的,哗啦啦突然洒下一片,叫你招架不住。反复几次,终于大着胆子,干脆下个不停,天地之间里立即撑起了一张巨大的水晶帘子,烟雾腾腾,雨的演出达到极致。
雨滴“叮叮咚咚”打在蓬顶上的波浪板上,还没有站稳脚便滑了下来,跌进水坑,水面立刻幻化出一朵朵雨花,圆嘟嘟的,亮闪闪的。雨滴陆陆续续打在树木的叶子上,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石榴在雨中咧开嘴笑得更欢了,枫叶在雨水的洗刷下,更红更妩媚。菊花正昂着头贪婪地吸收着大地的乳汁,生怕别人跟她抢似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于是,屋子前面的小水沟流动起来了。哗啦哗啦的水声,像一股清泉,从地下涌出来,高兴地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似的。打开一朵红色的花伞,走在路上,听雨滴给大自然带来的各种声音;闻秋雨的气味: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赏秋雨的美景:金色的稻田、黄黄的大豆、翠绿的菜园……真是太享受了。
雨下了一阵,停下来了。天空好像被雨水洗过一样,明亮亮的。凡被雨娃摸过的,都湿漉漉的,油光光的,尽显生机。空气也像被雨熏香了,吸一口沁人心脾。
秋雨—大自然的使者。它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草儿快乐地穿上了黄裙,花儿幸福地变成果实。它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我爱美美的秋雨。
篇五:描写秋天的雨抒情散文
二、请讲<秋天>任意一节改写成一段写景抒情散文,200字左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的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见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三、有关写秋天的文章,,悲伤一点的,,稍微短一点
秋风如故
夏日的繁华演尽,天空高远清淡,树叶随风簌簌作响,心念一转,又是秋天了。
空灵清凉的秋风一夜之间便拂了衣冷,摇了叶落,更是携了一阵阵菊花的清香飘然而至,轻轻地扣响窗前那一串蓝色风铃,如故人般出现在我的面前,轻轻地,将一缕思绪吹远,吹散。
在秋风中伫立,会嗅到熟悉的气息,那是海棠与桂花一起绽放的芬芳,是醉人的芬芳,缥缈袭人,不妨借取她的温暖与慰籍,来抵御这个秋天的萧索与轻寒。
在秋风中沉思,会在不经意间去触碰那些早已尘封多年的往事,翻开那些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才发现有些人其实并未走远,他仍在脑海萦绕,他留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在秋风中行走,最好再夹着纷纷细雨,沐涤我所有的烦忧,洗去我满身的尘埃。我不怕“秋风秋雨愁煞人”,也不怕“留得残荷听雨声”,那也是属于秋天的韵味,即便伤感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心情。应了那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每到秋天,我总是这样固执地借秋风敛去惆怅,可秋风却不因我的违拗而收起她的悲凉。
是谁在秋风中低低地叹息,又是谁在秋风中将锦瑟弹响呢?是谁立着梧桐淋着秋雨,又是谁帘卷西风瘦似黄花呢?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湿了谁的青衫,淡了谁的归程?秋风早已吹过心面,不知何时能吹破这一层禅机?
秋风伴着流水,分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又无可挽回地从身边悄悄拂过,任我们怎样恳切也卷握不住。陆游一句“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可谓做足了秋天的文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些伤感,自古人的诗句经籍中蔓延出来,若即若离地,让人凭添落寞。
好在我不是古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忧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情愿把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娉婷走出的女子,莲步如云,不娇不艳的,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我也会去感受“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丰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淋漓,秋风的感觉,每一缕都是不同。
看惯了秋风,听惯了秋雨,心中的浮动会渐渐平静,然后是一份安逸悠然而升。秋风渐行渐远时,心中又多几分期盼,不舍得秋风的离去,如同不舍得故人。
——————————————————————
冷雨清秋
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出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亦或是将伞抛到一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
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沉淀,也是不错。苏轼有《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是一种雨后扬鞭的快意,软草,轻沙,让诗人策马赶路心自闲,挥洒文字云雨间。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象一首欢快的歌,隔了窗子听去,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落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凭填感伤。诗人们也常常借雨抒情,移情于境,将爱,雨,情,愁,织就成一张细细的网,网住了一颗颗孤独驿动的心。陈与义的《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看似赞花,意在赞人,落笔生花,意味深长。晏几道的雨中落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都将这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托入了雨中,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唐后主李煜的“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含思凄婉,未几下世。诗人身陷北国,中宵罗衾似铁,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
雨不但可观,更可以听。听听冷雨。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听上去是那么凄凉,凄清,凄楚。还有她的《添字采桑子·芭蕉》描绘到坐听雨打芭蕉声的情景:“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凄楚之外,更添凄迷。聂胜琼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可谓寄雨托思极品,恍惚中似见雨点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滴滴点点滴滴,细细琐琐屑屑,间间密密歇歇,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芭蕉,雨,都象是一颗湿漉漉的灵魂,在屋前窗外,呼唤呢喃。
窗外,秋雨还在飘飘洒洒,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冥冥众生,想着重聚遥遥无期,往事过眼云烟,掩书长叹“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当雨声响起时,兀然独坐,静听天籁,只有听凭“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了。
o(∩_∩)o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 上一篇: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怎么理解?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