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也作:“发乎情,止乎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此句出自《诗经》,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夏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乐而不淫’。我们来看看古今中外对这句话的真实诠释。
发乎情,止乎礼:一首婉拒婚外情的唐诗
【原诗】 《节妇吟》 【作者】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译文】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很感激你对我宛曲深厚的情谊,把明珠系在了我的红色短袄上。 我家的高楼和皇家的花园连一起,我丈夫执戟在明光宫里侍卫皇帝。 虽然知道你对我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侍奉丈夫发誓同生死共患难。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水涟涟,遗憾你我没有相遇在我未嫁之前。
【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这位高情商、高智商的女子,洞悉人性,尊重对方,保护了自己,诗中塑造的这位动人女子,“发乎情,止乎礼”,即使过去千年,也让人心生敬意! 当今之世,无数为情所困的未婚已婚女子,往往“当断不断,反而其乱”,从她身上是不是应该学到什么。
发乎情,止乎礼:林徽因与徐志摩无独有偶,遥隔近千年,有着这样一位才女为了自己的一分的得体,情愿与爱人从此分离,她便是林徽因。徐志摩因为她而与妻子张幼仪离婚时,林徽因却下定了决心结束这段感情。后来徐志摩飞机失事,林徽因痛苦难抑。尽管有很多人猜疑二人的感情,林徽因仍然带了飞机上的一块残骸,直至死去,由梁思成放入其墓中。林徽因深知她与徐的错过已成定局,再挽回也无济于事,不如相离,彼此留下对方最美的样子。
发乎情,止乎礼:法国设计师于贝尔·德·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每当提起享誉世界的法国设计师于贝尔·德·纪梵希,就会想起奥黛丽·赫本。她是他的缪斯女神,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但纪梵希终身没有娶赫本为妻,他们所拥有的是灵魂上的交流,纪梵希说,他们是柏拉图式的爱情。42载韶华的陪伴,直至晚年。他们常相伴散步在塞纳河畔,相互倾吐心声,看着对方老去。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心灵相通,彼此成就。
发乎情,止乎礼:喜欢和爱的区别“发乎情,止乎礼”,是孔子的主张。谈情说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就是不能苟合,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在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如何辨别一个男生是否真的喜欢一个女生,世界上有两种喜欢:一种叫作喜欢,另外一种叫作爱。曾经有人说过喜欢和爱的区别:你喜欢一朵花,你就会摘下她;可是如果你爱一朵花,你就会为她浇水施肥。喜欢是一种占有和利用,爱是一种呵护和成全。
关于“发乎情,止于礼”,官方答案是来自《诗经》,古代形容男女间的关系。意为男女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
但我今天想谈的是这句话在当下现实中的感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时候,这就是“发乎情”了。我们被一个人击中了心房,对他/她投入了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情已经开始了。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所爱的人不一定会在一起。有可能,是因为对方另有所爱;有可能,对方已经组建家庭或有伴侣;有可能,对方有更好的生活和未来;有可能,不想打扰对方;有可能,对方和自己一个性别……等等等等。
诸多的现实原因,决定了许多人不能在一起。这个时候,动心的人停止自己的爱意表达,因为希望过得更好而放弃这段情感,就是“止于礼”。我爱你,但是我知道这份爱不合时宜,所以我不会向你表达,也不会再对你做任何努力。
就像我们常说的:喜欢就会放肆,而爱就是克制。
这种感觉很难受。抓心挠肝。明明是看一眼就想拥有的人,却只能把念想放在心里,看着对方和别人去过三餐四季,也无能为力。痛苦无人可诉,内心无人可懂。
最终只能随着时间慢慢消化,变成心里一个结痂了的疤。
这种感情是纯粹、克制,又深沉的。还有难免的痛苦。
但,我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和相爱的人度朝朝暮暮,不再遇到需要“止于礼”的真情。
- 上一篇: 抒情散文让别人意想不到的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