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正文

如何写好初中抒情文

2022-07-21 23:11:34 暂无评论 17 情感美文 黄桷树   言志   礼赞

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和抒发。那么,怎样在作文(中抒好情呢?
一、抒情要自然、真切
抒发自己的感情,就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即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让感情在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矫揉造作,读后使人感到清新、自然。
二、感情要健康、真挚。
古人云:情贵乎真。只有表达健康、真挚的感情,文章才能感动人。如果感情虚假、无病呻吟,甚至有低级趣味,那么即使文章运用再多的优美词语,也只是表面华丽,实则没有感人的力量。至于矫揉造作地堆砌一些所谓抒情性的语句,或有不健康的情调,不但不能引起读者共鸣,反而会使人感到厌烦、恶心。
三、会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在作者情之所至之时直抒胸臆。它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基础,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往往用在作者感受最深、感情最强烈的地方,语言要精练,并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旨在深化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间接抒情是借助文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做媒介来抒发感情。因依附的事物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或依附于人,写人为抒情服务,人物形象不求完整,有时只写几个片段,借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如朱自清的《背影》;或依附于事,把浓郁的情感熔铸在事件的记叙中,如刘绍棠的《暮春》;或依附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情,情景交融,如宗璞的《西湖的绿》、朱自清的《春》;或依附于物,通过对某种物体的叙写来抒情,即托物抒情,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郑振铎的《海燕》,等等。 间接抒情比直接抒情运用得普遍、广泛,效果也比直接抒情好。但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最好在文中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

以“黄桷树礼赞”为题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黄桷树礼赞

五月的重庆,黄桷树一片新绿,固有的“秋风扫落叶”概念,并不适用于黄桷树。深秋时节,一般树木的杆枝都已光秃秃的了,而重庆大街小巷的黄桷树却一片绿荫。小时候大人告诉说,哪个季节栽的,黄桷树就在哪个季节落叶。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

黄桷树可以分为三种:大叶黄桷树、二叶黄桷树和柳叶黄桷树。大叶黄桷树一般在深秋初冬季节落叶,二叶和柳叶黄桷树多在仲春初夏落叶。重庆的主要品种恰好是二叶黄桷树,在三至五月落叶,并且一落叶,甚至有些黄桷树还是边落叶边发芽,马上长出一片片嫩叶来,即使在深秋初冬时落叶的大叶黄桷树也不例外。而其他的树木落叶后,一般要休眠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再发芽长叶。所以重庆人的眼里,黄桷树四季常青,喜爱地把它选为市树。

在重庆可随处见到一道独特的景观,黄桷树粑在石坎、石崖、城墙上生长,它的根系盘根错节地紧紧扎进石缝儿里,屹然而立。形成这种奇观是因为黄桷树的种籽比蒲公英种籽还小,不需要太大的生长空间,它还与“土生根”植物不同,属于“气生根”,根系需要的氧气比土壤更为重要,有少量的根系置身土壤中就能成长、壮大,它裸露的根须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读初中时对满城的黄桷树心存敬意和好奇,曾在197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查找黄桷树,结果只有【黄葛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平滑有光泽,花托球形。木材暗灰色,质地轻软。当时我想,黄桷树的叶子也是卵形的,而球形的花托就是我们俗称的“黄桷泡儿”,认定“黄葛树”是“黄桷树”。有一次写作文,我把“黄桷树”写成“黄葛树”,老师画了个叉。事后我给同学“吹嘘”:老师也有评判错的时候,便拿出作文本和《现代汉语词典》作证据。

植物学里是没有黄桷树的,而是黄葛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植物学分类中,黄葛树是桑科,又名大叶榕。“黄桷树”纯粹是地地道道的“重庆制造”。

重庆地方话中“角”与“葛”读音一样,重庆人又想当然地认为树木名称都应加个“木”旁,像铜、锰、锌加“金”,鳝鱼、鲤鱼、鲫鱼加“鱼”一样,于是就有了“黄桷树”的叫法、写法,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叫“黄桷”的地名在重庆也比比皆是,颇为响亮的有黄桷坪、黄桷垭、黄桷峡、黄桷渡等等。而万州、涪陵、江津、巴南、南川、铜梁、石柱等区县的行政区划名称中,叫“黄桷村”的则更多了。

这些地方的得名,基本上都是与黄桷树分不开的。早年从重庆城去綦江、贵州,要从海棠溪的山道往上爬,半山腰的路两旁长有很多的黄桷树。爬到一个山垭口后,更有一棵非常大而古老的黄桷树,川黔商贾、脚夫、行人必在此歇脚,因而这个山垭口被称为了黄桷垭,爬上来的这条山道原为老君坡,后来也改称黄桷古道。黄桷垭渐渐繁荣起来,就有了黄桷垭镇。著名作家三毛和作曲家施光南就出生在黄桷垭镇,童年时曾在这里嬉戏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