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的清晨
清晨一觉醒来,天已朦朦亮,微弱的亮光透过窗户,落在床榻旁的白墙上,室内的东西已朦胧可见。一阵阵屋檐滴水的声音穿过玻璃窗传入耳中,断断续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起来隔着窗玻璃向外张望,阴暗的天空,朦朦的细雨连成一片,飘落在树叶上、小草上、屋檐上,汇成晶莹透亮的小水滴落到水泥地上,发出阵阵滴答声。凉风从窗户的缝隙中钻了进来,令人顿时起了一个冷颤。一夜秋雨,一夜秋雨的清晨,秋天就这样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离开薄被,感觉一丝丝凉意侵袭而来,好似有意在提醒人们已到了添衣的时刻。直到这时,你才知道炎热的夏日早已悄然离去。
穿衣洗漱完毕,天色早已大亮,室外雨声也渐渐大了起来。上班路上,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添加了外衣,不同颜色的伞像春天的花朵,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下绽放着,给小城的清晨增添了一道迷人的秋色。漫步秋雨中,听着雨水落在伞上的滴答声、人们的耳语声、汽车驶过发动机声、小孩子偶尔从身旁溜过的嬉戏声… …,内心涌动的不是那种秋思的哀愁,而是对秋的感叹、秋的眷恋… …
我爱秋雨的清晨,我爱小城的秋色。
秋雨之思800字作文必须是抒情性的散文而且要蕴含深刻的感情。
点点秋雨,丝丝落寞,在调零的季节里,难抵轻愁,欲提笔,思绪纷乱。青春流逝,无端生思念,正如这蒙蒙细雨阻挡远方的视线。静观窗外雨,浮躁的心开始沉静,凝固的思想开始融化,至清晰。
时光的沙漏,漏走了短暂的青春,岁月的淤泥掩盖了其华丽,唯有几缕伤痕,若隐若现。秋的哭泣,易感染人,油然而生的思绪总将我置身于十字路口,无从选择中早已抉择,而这抉择注定了要与青春的梦想擦肩而过,注定了要永远的徘徊与彷徨,正如不能摆脱的宿命一样。
秋风吹起落叶在雨中翻飞,纷乱却美丽,秋叶的飘零并不代表树不再有青春,而人的生命里,青春却是唯一的,一旦失去就永不会再回。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却还找不到未来的方向,思想挣扎着却在迷雾中找不到出路。独自凝视着雨滴,满腔心事无人诉,愿与秋雨释其意……
夜渐渐的静了,幸福的人都已睡熟,剩下那些失意的人还在辗转反侧,难入眠。雨打芭蕉,梧桐低泣,巴山雨夜,与谁共剪西窗烛,却话心事到天明,窗外是否菊花残,香已尽,寂寞深秋锁住了谁的梦?蟋蟀长鸣,凄楚迷茫,诉说了谁的伤?西风卷帘,滴滴雨声,惹了谁的相思泪?
夜雨中蹒跚的思想如何才能找到归宿?孤寂的心如何才能找到寄托?
黄色枫叶已开成海,那位美丽的女子还在枫树林下守着爱,等待她的将军归来,一片枫叶,一缕相思,思君君未归,一季秋雨寒,望穿秋水是否会有春暖花开?问君归期,是明天,还是永远都不再回来?枫叶飞舞,是遥远的音信,还是凋零的叹息?如此美丽的童话也有缺陷,是否美丽总带有遗憾,是否遗憾才能造就永恒的美丽?
飘渺的思绪终究要回到原属于它的地方,一个不眠之夜,难逃孤寂的惩罚。无端秋雨惹轻愁,思绪漫飞引人伤。寂寞的秋,孤寂的人,在夜雨中彷徨而闪烁点点泪光,且留一段墨香来倾诉衷肠。
何其芳的《秋天》赏析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化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处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 上一篇: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800字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