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正文

名胜风光、山水人情是属于什么散文?

2022-12-28 08:59:53 暂无评论 245 情感美文 写景   名作   答谢   山水散文

描写名胜风光、山水人情是散文中的“游记”。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梁衡关于山水散文的两点意见如果是?

先说其一。长时间以来,有一种流弊,山水文字总要贴上一点政治。作者不是努力挖掘自然的美,发挥山水形象的感染力,而是靠转托一个人物、一件事去拔高主题。如他想写一个人,在东北就先抓来一株青松,新疆就先写一朵雪莲,还有北方的红柳、山丹,南方的茶山、木棉,乃至山、海、石、草等都来喻人、喻事。好像自然本身没有美,只有靠人和事来结局。而自然的美也总是作了政治的注解。

再说其二。虽然山水的美是自然地存在着,但是搬到纸上,却是人去写它,人去读它。朱自清先生说:“文学以文字为媒介,文字表示意义,意义构成想象;想象里有人物、花鸟、草虫及其它,也有山水——有实物,也有境界。”(《论逼真与如画》)我们现在的一些游记则是有实物而无想象,有风景而无意境。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是古代写景散文的名作?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是古代南朝时期写景散文的名作。钟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相一致。吴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吴均文相对较长,陶弘景文比较短。

六朝人寄情山水以求身心解放,人格净化。“入山林,观天性” (《庄子• 达生》)在战国时的庄子,只是遗世独立的超人僻诞;而在六朝,则已成为普通的社会风尚。《世说新语• 文学》又记:“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净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这标志着山水自然已经成为人们审美的独立对象和文学的崭新题材。言为心声,山水文学则成了人与大自然沟通的媒介。作者借此传达大自然在他心弦上弹奏的清音,读者则从中领略那经过作者心灵折射的自然风神及潜蕴的情韵。陶弘景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作家。据《南史》本传说:“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已。”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看出他们对大自然的钟爱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