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 什么叫零下42度 读后感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有着长期在新疆生活的经历,现在仍然还住在阿尔泰地区一个名叫阿克哈拉的哈萨克小村子里,也似乎并没有刻意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的打算。在现在这个如此骚动喧嚣的时代里,这样的生活态度,真有些异乎寻常。我想她一定是发现了某种真正美好的东西,所以才会那么心安理得地甘愿被吸引。
这本散文集,写的是那样一些遥远地方的事情,戈壁、草原、雪山、帐篷、骏马、牧人,这些事情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都市人来说,天然就有一种吸引力。然而,此书真正吸引人之处,却不仅仅由于题材的力量——李娟不是以一个旅客猎奇的眼光,去写边疆的异域风光,她对这里的生活充满了熟悉与爱意,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条河流,通向家乡的一条道路,乃至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子,匪夷所思的边地医生,酒鬼、醉汉,家里老外婆可笑的习惯,河边巨石上的一次午睡,在她笔下都别有一种光彩,更不用说弹冬不拉的哈萨克青年、淳朴自然的少女、地区赛马会、乡村舞会这些本来就美好快乐的事情了。所以,《我的阿勒泰》的特别之处,并不仅仅是作者笔下那些事物,更在于作者心灵里的某种质素——正因为作者的心灵有些美好而自然的东西,她才能发现并引导我们看到她笔下那些美好而自然的事情。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种真正美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是安静。看李娟的《自序》,她说她是“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一遍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实际上,全书的文字,本身内里就有一种安静的品质。书里写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活力,然而作者的态度,却有一种深刻的安静。这种安静在现在,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素质。
其次,我想说,李娟的写作,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种亲切的素质。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大家拼命地想办法吸引人的眼球,以至于夸张喧闹,成了我们时代的风格。连我们的文学也不例外,即使是一些好作家,也经常擅长写强烈,而不擅长写平淡。我们的感官阈值被刺激得越来越高,我们越来越对强烈的戏剧化感到疲惫,我们期待那些亲切、平淡而美好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发现,还有像李娟这样的作者,如此不受潮流吸引,那样全神贯注地写着身边的人、事和风景,她笔下的那些树木、河流、山川、马群、骑手、老人、顽童,便抵达了我们内心深处某个很少开放的角落。就像此书第一篇文章《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写的,我们的家、我们的亲人,给了我们多少可贵的东西,却悄然无声,从不声张,我们从我们喧嚣的生活中,带回给他们的,外表光鲜,名目夸张,却常常仅仅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事物。
寻找诗意的生活读后感,一百字
《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
——集《光阴素描》自序
李娟
这是继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之后,我在四年里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有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我发现,信手拈来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写出的更为率性、真实和可靠,更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的文字少有对俗世生活琐碎的记录,更多是和写作与阅读有关,与灵魂相连。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我用阅读和书写隔开了与喧嚣尘世的距离。
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一个人精神的痛苦,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
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
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不是吗?
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如同此刻,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我珍爱它们。
《幽梦影》中言:“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其实,文字也是这样。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
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一个人写作的高度来自广阔的视野与精神的自省。只有忠实自己内心的写作,才有意义。
大师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原来,写作和绘画一样,文字不能匠气,匠气就缺少灵性,没有了飞翔感,好文字从来都是云端上的紫燕。
霜严雪寒的季节,我在中国美术馆看“搜尽奇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展,徘徊在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画前,我才明白,唯有对尘世怀着深深眷恋的人,才能如此细腻传神的表现俗世之美,自然之美。似水流年里,他们远去了,但是,每一幅作品里依然有一颗跳动的灵魂。
文字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嚣,寻找到灵魂的安宁,令我在文字的芬芳里自由地呼吸。而我的世界,因为写作和阅读变得如此丰盈和美好。
文字馈赠我的,大概也是任何人、任何物质都不能馈赠于我的。那些时光深处细腻的感受,弥足珍贵。我怀抱着文学的梦想,走在孜孜以求的路上。
- 上一篇: 重阳节现代诗歌 3个小节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