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王士祯主要成就?

2024-04-04 17:58:45 暂无评论 0 散文精选

王士祯主要成就?

王士祯以诗文为一代宗师,其诗标举神韵,清新俊逸,又因提倡“神韵说”而蜚声诗坛,其散文及词也很出色;各体兼长,尤工七律,在当时与大名士朱彝尊齐名,时称“朱王”。他是清代神韵派诗人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当代司空图和宋代严羽的理论,认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的最高境界。代表作有《真州绝句》《秦淮杂诗》等。

游晋祠记主旨?

晋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其曰汾东王,曰兴安王者,历代之封号也。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 山下有圣母庙,东向。水从堂下出,经祠前。又西南有泉曰难老,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山海经》 所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是也。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诗》 言“彼汾沮洳”是也。圣母庙不知所自始,土人遇岁旱,有祷辄应,故庙特巍奕,而唐叔祠反若居其偏者。隋将王威、高君雅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是也。庙南有台骀祠,子产所云汾神是也。祠之东有唐太宗晋祠之铭。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郦道元谓“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是也。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岁在丙午,二月,予游天龙之山,道经祠下,息焉。 逍遥石桥之上, 草香泉冽, 灌木森沉, 鯈鱼群游,鸣鸟不已,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盖予之为客久矣。自云中历太原七百里而遥,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川谷,桑乾、滹沱,乱水如沸汤。无浮桥、舟楫可渡。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雁门勾注,坡陀厄隘。向之所谓山水之胜者,适足以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之思已焉。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也。

由唐叔迄今三千年,而台骀者,金天氏之裔,历岁更远。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虽神灵窟宅,亦冯依焉而不去,岂非理有固然者欤! 为之记,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

晋祠是山西首推之名胜,在省府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元和郡县志》有载:“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建筑年代已无从查考,北魏即有最早的记载。这里是山西的一块胜地,山明水秀的景色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游人,悠久的历史中留下了不可枚举的名胜古迹。历代称颂晋祠的游记诗文很多,正是“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欧阳修《晋祠》中句)。本文即为浩若烟海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一篇优秀的游记散文,而清代作家朱彝尊也可说是后来居上。作者朱彝尊 (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 (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检讨。他精通经史,擅长诗词古文,并被誉浙西词派创始人; 其诗与王士祯齐名,被称“南朱北王”; 而其文则“不主一家”,很有特点,为世所重。本文正体现了作者为文之风格。

文章胜在手法别致: 经作者精心组合,熔历史知识、风景美色、思乡情感、崇高情操于一炉,使读者阅后,见名胜之概貌,长历史之知识,发游览之兴致,得浓厚之情趣,激作者所激,感作者所感,思作者所思,乐作者所乐……

全文结构与思想并驰,明晰而又整齐地分为三段。

第一段,作者先概叙所游名胜——山西晋祠之诸多古迹,并由古迹而引出这块山水宝地的悠久历史。在简要的记述中,作者似乎是在记游时所见,实则早已成竹在胸: 对于这里的名胜古迹了若指掌,记时如数家珍,足见其历史知识之渊博丰厚。

“晋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一开首即点题,简单一句不仅点明晋祠的地理方位,而且讲述了晋祠的建祠缘由。唐叔虞指的是姬虞,字子于。西周时,周成王灭唐,将唐地封给他,后因晋溪而改国号为晋。后世建祠堂祭祀这位晋国始祖,称晋祠或王祠。晋祠在北齐又称大崇皇寺,明代曾改唐叔虞祠。“太原县西南八里”,太原县最早为隋开皇十年 (590) 设置,治所与晋阳县同在现太原西南,几经易名后,明代又复称太原县,直至1914年改为晋源。故作者所言太原县非今之太原,今太原市离晋祠二十五公里。文中提及“汾东王”是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追封叔虞之爵号,“兴安王”是五代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六年追封的爵号。

接着作者又简介了晋祠周围的地势:“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引出晋祠两大胜景——圣母殿与难老泉。讲到难老泉,作者先极言其好处:“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接着引《山海经·北方经》加以证实,并说明这股“合流分注”之水即“晋水”。写到晋水与晋祠的位置时,作者又引《诗经·魏风·汾沮洳》中的“彼汾沮洳”,既说明晋祠高筑岗头之地势,又证明了文中“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之描述。论述圣母殿这一名胜在晋祠中的地位时,作者先正面叙写,用“有祷辄应”来说明其“巍奕”的原因,并从侧面叙写,引用了隋将王威等祷雨晋祠的典故。隋末大业十三年 (617),李渊为太原留守,策划起兵反隋。副留守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知后,便邀之到晋祠祷雨,伺机加害。后为李渊所杀。文中“祷雨晋祠”即指此事。

作者如同走马观花,用简洁的文笔又点了“台骀祠”、“唐太宗晋祠之铭”、“宋太平兴国碑”、“环祠古木”等晋祠古迹数处。古木指晋祠中“周柏”、“唐槐”等千年古树。借郦道元在《水经注·晋水》中的描绘,作者又巧妙地引述了“水侧凉亭”、“结飞梁于水上”等风景,并引证了文中对古木的描述。其中“结飞梁于水上”指晋祠胜景之一——“鱼沼飞梁”。

此段最后,作者引用古代二战例,既说明了晋祠历史上的地位与周围兵家之争,又进一步分析了周围的地势。通过春秋智伯与宋代太祖一败一胜两个战例的叙述,作者分析了地势:“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接着作者又得出二役胜败的原因:“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以上描写,作者未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景物本身,却在将景物轻轻点出后,以丰厚翔实的史料对之加以考证、分析,使所描写的景物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同时获得许多历史知识。这种写法很特别,又很有功效。此中不但反映出作者娴炼的结构文章的能力,还体现出作者在学识上的极高水平。以粗放的线条写出清楚的概貌; 用简要的记叙得到充分的论证,很值得人们借鉴。

第二段中,作者写了游历晋祠的时间,但着重从自己的情感入笔,通过自己感情的变化,维妙维肖地从侧面衬托晋祠之美,以及自己游览晋祠时的浓厚兴趣,剪裁得省净得当,描写得明了突出。

“丙午”即清康熙五年(1666),“天龙之山”指天龙山,在今太原西南。一开始,作者便交待此次游晋祠非专门而至,而是“道经祠下”,这为后面的描写落一伏笔。如果说在前面一段中,作者对晋祠的描写是凭靠丰富的史料与对晋祠已有的间接了解,那么此段才是作者对晋祠“游”后之所“记”,“记”后之所“感”,如果说前文所述是作者此文之略写的话,那么下文才是此文之中心。

在石桥之上踱来踱去,感受着芳草的清香,目睹泉水之明澈,在深密低矮的灌木丛中钻过,耳闻林中鸟鸣啾啾,心情就象那晋溪中惬意游荡的鯈鱼一样逍遥自在……与其说作者在描述晋祠美景,倒不如说作者的心已经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了自己久别的故乡,于是,便有了作者描绘之后一句深情的感慨:“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盖予之为客久矣。”一语道出作者此游的心情,同时又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这朔方的晋祠风景是多么美妙,让人们为之而陶醉,且让一个南方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此笔足见作者为文的高深功夫,正如唐李白 《太原早秋》中语:“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如果说作者的正面描绘收到极好效果的话,那么这一声感叹则可谓锦上添花,而下文中的反面描绘就更让人叫绝不迭了。

作者巧妙地把笔锋一转,一个“遥”字,思绪北驰七百里,变为塞北:“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川谷……”漫天黄沙随风而起,刮得连眼都睁不开,而那淤浅混浊的桑乾河、滹沱河更是没有什么景致,连渡桥、舟船这些过河的工具都没有。骑马在泥淖中行进,彼此不得相顾。至于雁门山,崎岖陡峻,非常险恶。以上描述,不能不说作者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于其中。朔方的景致,自然与南方山青水秀之景色有别。作为“为客久矣”而思归心切的作者,自然视之为“穷山恶水”,并在思绪上“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可谓别有用心: 假如没有适才之“忧愁怫郁”,哪会有至晋祠后之“欣然乐其乐”?在这远离故土的北方,能使一个孤独忧愁的游子“欣然”而“乐其乐”,使这样一个曾厌恶北方山水而不视之为风景的人,找到了一丝与故土风光相吻合的所在,这便足见晋祠之美妙如江南了。这正应了李白诗意:“千家灌禾田,满目江南乡”(《咏晋祠水》)。此段剪裁巧妙而真切,使读者在前文基础上又得全新的启示,随作者以“欣然乐其乐”之情,兴趣盎然地欲游晋祠名胜了。

末段中, 作者再写唐叔虞、 台骀等, 与第一段中所引、 所述进行照应,把历史传说、人、神与晋祠结合于一体,总结出晋祠美景人神皆喜、古今共乐的特征,堪称人间罕有的山水胜境。因之建晋祠的唐叔虞距今已三千年,而因而建台骀祠之台骀,则已是传说中的汾神,更为久远了。此时,作者为晋祠作结:“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这样清新美妙的景观,恐怕不只是人,就连神仙也会留连忘返的!“岂非理有固然者欤!”这样的结语意味悠长,这不只为晋祠美境作注脚,还表白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 山水浓郁苍翠,“理有固然”,这是全文之最高度。

“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这是作者写此文的根本旨意。游已游毕,记已记下,不是仅仅如此,作者还在用此告诉后来的游历者: 假如你要游历山川名胜的话,请一定不要疏忽晋祠名胜,那里的景致要比我所描绘的美妙得多!

“见概貌,长知识,发游兴,得情趣,如经塞外江南,似历千年沧桑”,有人这样总括全文。我认为,“融知识性于游记散文中”,此文堪称楷模。

求明末清初的历史小说,垃圾穿越类的全部不要?

明末小品散文大量产生张岱于明亡作有《陶庵梦忆》等

明末董说作有《西游补》与陈忱作于明亡《水浒传》同明末清初长篇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

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

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虞山诗派领袖作有诗《秋兴》104首等,其散文标志着明末清初文风转变吴伟业娄东诗派领袖作有七言长篇叙事歌行《圆圆曲》、《永和宫词》等继承元白长庆体而有所发展被称梅村体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逐渐流行其早期作品有《玉娇梨》(张匀)、《平山冷燕》(张匀〔〕)、《好逑传》(署名教人)等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 长篇弹词《天雨花》(陶怀贞)约作于本年前较早弹词代表作品

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年 侯方域卒(生于1618年)侯方域与魏禧、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作有《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李姬传》、《马伶传》等魏禧作有《江天传》、《大铁椎传》等汪琬作有《陈处士墓表》等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 金人瑞(圣叹)卒(生于1608年)金人瑞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与毛宗岗评点《三国志演义》同清初评点派小说戏曲理论代表著作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约撰于本年至次年间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杜浚、钱澄之、归庄、吴嘉纪、魏禧等均清初明遗民作家创作普遍存着反清民族思想或民主思想顾炎

武作有《日知录》等王夫之作有《黄书》、《噩梦》及《姜斋诗》等

公元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兴庄延鑨私修《明史》狱次年结案,杀70余人株连近200人有清代、文字狱接连断较历代烈

顺治至康熙初期诗坛施闰章与宋琬齐名时号南施北宋;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齐名称岭南三家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 李玉卒于本年(大约生于1610至1620年)李玉与朱素臣等改革传奇创作使之符合演出要求形成苏州派李玉于明末作有《笠庵四种曲》(包括《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人永占)入清作有《千锺禄》、《清忠谱》《与朱素臣等合撰)等朱素臣作有《十五贯》等

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 朱彝尊于本年编成《词综》其创作开浙派词端绪清初来变明人重视词作风气词坛渐趋兴旺

公元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 李渔卒〔〕(生于1611年)李渔作有传奇集《笠翁十种曲》(《风筝误》等10种)又撰有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等

蒲松龄《聊斋志异》约于本年前基本写成此断有所修改清代短篇文言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褚人获长篇小说《隋唐演义》约写成于本年前

公元1682年清康熙二十年 陈维崧卒(生于1625年)陈维崧开创阳羡词派;又与毛奇龄同骈文作家骈文自唐趋于衰落至此复振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钱彩长篇小说《说岳全传》约写成于本年或乾隆九年(1744)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纳兰性德(满族)卒(生于1655年)纳兰性德词自成家作有〔长相思〕(山程)、〔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等

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洪升撰成传奇《长生殿》次年因皇丧期内演出洪升被革除国子监生员籍观剧者赵执信被革职查慎行被除籍

查慎行康熙年间宋诗派代表诗人作有《金陵杂咏二十首》等

公元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孔尚任撰成传奇《桃花扇》孔尚任与洪升齐名时号南洪北孔同清代戏曲代表作家

公元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 叶燮卒(生于1627年)叶燮撰有《原诗》倡才、胆、识、力之说清代诗代表著作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洪升卒(生于1645年)洪升还作有杂剧《四婵娟》等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王士禛卒(生于1634年)康熙时期王士禛编有《唐贤三昧集》推崇唐诗,提倡神韵说,流行时其论诗之语被辑《渔洋诗》、《带经堂诗》其诗歌作品有《秦淮杂诗》等

兴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方苞被株连入狱作有散文《狱杂记》

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蒲松龄卒(生于1640年)蒲松龄还作有俚曲《墙头记》等14种

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孔尚任卒(生于1648年)孔尚任还与顾彩合作有传奇《小忽雷》等

公元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沈德潜《古诗源》编成于本年沈德潜又编有《唐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撰有诗《说诗晬语》提倡格调说于雍正、乾隆年间流行时

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年 厉鹗所编《宋诗纪事》于本年刊行收辑宋代3800多家诗人诗作及有关资料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方苞卒(生于1668年)方苞提倡义法开创桐城派古文

袁枚辞官居江宁小仓山随园其论诗提倡性灵说流行时所著《随园诗》(刊行于1790年)清代影响大诗之同时稍主性灵说诗人赵翼撰有《瓯北诗》(成书于1802年)袁枚、赵翼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又称前三家)

乾隆至嘉庆年间骈文创作继续发展逐渐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立骈文流派其代表作家乾隆前期有胡天游等乾隆期有袁枚、汪(作有《哀盐船文》等)、洪亮吉等

还有官场现形记,《倾城倾国》、.刘斯奋《白门柳》这些

纪昌学射主要内容概括50字?

纪昌学射主要内容是: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歩,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