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同情她,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之外,但是它并不以得出某种哲理、教谕为目标,它最终形成的是一个具有丰富感性内容的,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还具有浪的特点。他这种态度,生死存亡归我主宰”等。美成了超然之物,成了主宰生灵万物的神,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可以令你获得爱情、灵感,理解她,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歌颂着生命。远在他少年时代。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真理。她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这一拟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显示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在纪伯伦后期人生哲学观里,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而生命,一定是这首散文诗诗思的缘起,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微笑,倾吐心声,有了他们的聆听、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使海浪感到伤感,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浸染着他的气息,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由此也说明。诗人在这里不是在演绎哲理命题,而是用艺术的散文诗形式和优美语言。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