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求余秋雨的文章里面的精美的段落 评析!我要余秋雨的文章里面的精美的段落 ...

2022-05-07 06:51:45 暂无评论 140 散文精选 余秋雨   美的   段落

  情 感 在 点 睛 中 升 华
——余秋雨散文结尾艺术赏析 韩 金 保
文章结尾最是难写。收束得好,即具画龙点睛之妙;反之,便有画蛇添足之嫌。初中生往往难以明白结尾的佳处,平时也就不太重视作文的结尾。
  而多读名家作品,赏析名作精华常能使学生顿悟。余秋雨作为散文大家,文章结尾多种多样,且独具特色,喜怒哀乐的情感常在点睛中得到升华。这里只列举并赏析三种结尾方式。
一 想象丰富型
先看余秋雨的《白发苏州》:
“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
  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
这完全是一段想象性的人格化结尾。反问句 “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又一次扣住了题目,使首尾浑然一体。细细品味,此句颇有点王婆卖瓜的骄傲口吻,暗示了苏州自有别人八辈子都学不到、赶不上、享受不了的特色。
  语言亦庄似谐,读来回肠荡气,令人拍案叫绝。
再看《罗马假日》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篇能独立成章的精致散文。一开始,作家层层铺垫,让罗马款款而出,然后诠释了罗马的伟大,最后得出了结论:
“因此,罗马的伟大是一种永恒的典范。
  ”
写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了,但作家意犹未尽,又补上想象性的一笔,“欧洲其他城市的历代设计者,连梦中都有一个影影绰绰的罗马。”是呀,“连梦中都有”,罗马在欧洲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罗马的伟大,也就当之无愧了,罗马的典范,便成了一种永恒的存在。
  作家对罗马的感情也就在这样的结尾中和盘托出。
亏得余秋雨,想出恁地一个好句来结尾,直让读者掩卷之后去认真地思索,去无尽地回味。
二 抒情议论型
且看《只因它特别忠厚》。
作为文化学者,作者来到欧洲西班牙斗牛场,虽没看到惊险的血淋淋的斗牛场面,却看到了场外那些著名斗牛士的雕塑。
  他就有了不平,认为“牛从来不与人为敌,还勤勤恳恳地提供了最彻底的服务”,“直到最后还被人吃掉,这大概是世间最不公平的事”。这样的忘恩负义也罢,却又偏要造个斗牛场,“极力营造杀死它的借口”。更有甚者,“又聚集起那么多人起哄,用阵阵掌声呼喊来掩盖血腥阴谋”。
  
于是,作者这样结尾:
“有人辩解,说这是一种剥除了道义逻辑的生命力比赛,不该苛求。
“要比赛生命力为什么不去找更为雄健的狮子老虎?专门与牛过不去,只因它特别忠厚。”
读者几乎可以从文字中感觉到作家溢于言表的激愤之情。
  两句对话,一句反驳,何其有力。在特别忠厚的牛面前充什么英雄,有本事去找狮子老虎呀!这样的结尾,既有不要再进行这样残忍屠杀的急切愿望,又对牛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强烈的同情,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了为斗牛士辩解的人。多种感情交织,使主题突现,结尾更显力度。
  
再看《道士塔》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写到在莫高窟发现了稀世珍宝,而中国官员全然没有下定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形成一张最最基本的保护网。致使那些远在几千里外几万里外的外国贪婪者们,不惜血本不惜生命,跋涉千万里前来掠夺这些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而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只要小有好处,就把珍藏的宝物拱手送人。强烈地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是读者,只要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拍案而起,余秋雨先生写到这儿,当然愤慨了,激怒了,他痛心疾首、义愤填膺:
“我好恨!”
好一个“我好恨”!三个字单独成行,力透纸背。
  作家恨什么?恨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而拱手送宝,恨中国官员目光短浅,恨外国冒险家廉价掠夺我国珍藏,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虽然恨的内容作家并没有直接写出,但这些弦外之音的对比,读者是能透彻地体悟到的。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的不仅是丰富的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作家无奈的悲怆中喷涌的爱国激情。
  
三 富含哲理型
且看《为自己减刑》。
文章分析了人类的监狱有两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有人能够在有形的监狱中,即“不自由中寻找自由”,而人世间“把自己关进心造的监狱里”的人却不少,这就是“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作家重点阐释了“心造的监狱”,最后这样收尾: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选自余秋雨的《霜冷长河》)
结尾点化迷津:人生应以乐观的精神,开阔的胸襟,面对一切坎坷,获得自我解放。
  只要“舒一舒眉”,就能从心造的监狱中自我释放出来,于人于己,均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文章至此本可以结束,但破空神来一句“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语言富含哲理,警钟再次长鸣,让读者掩卷思索兀自震惊不已赞叹不已。原来“减刑”如此简单!
再来看《废墟》的结尾: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
  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文章从诅咒废墟又寄情废墟起笔,层层递进至废墟的修缮和重建,剖析废墟与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心理的关系,最后以挟带着废墟走向历史的今天束尾,从以上两节可以看出,哲理性极强的结尾语言构成了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呈现一种峭拔上升的力度美,富有张力的文字留下的生命气韵给读者自我反思的余地。
  而这些,全都是作家对废墟独特思考的情感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