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沙漫,出生于1994年,从初中开始,就致力于公益事业。上大学后,她利用课余时间支教20余所山区小学,走访了30多个偏远土家苗寨,开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希望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素质教育。她说:“也许我这点微弱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万一对他们是一种无限的光明呢?”
殷沙漫自小身体弱一次生病期间她在医院里看到志愿者耐心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病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志愿者精神在她心里扎了根。
上初一后,12岁的殷沙漫加入学校志愿者协会,开始了她的公益路。在中学6年里,尽管学业繁重,她依旧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共计120余次。
2013年,殷沙漫考上湖南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在象牙塔里,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公益路上,她走得更远。
大一时她加入吉首大学麦田计划志愿者协会并担任副会长一职开始关注贫困山区村小教育“我老家也是全国贫困县, 每次回乡看到老家落后的面貌, 总想做点什么。” 上了大学看到同样是全国贫困山区的湘西自己已有能力也有责任去担当一些事情所以她决定要做些什么。
大一、大二期间,殷沙漫走访了寨阳排乃村、排吼乡白云村、凤凰县米良乡、潭溪镇松柏潭村等40多个贫困儿童,为他们寻找资助人。
整个大学四年,殷沙漫带领团队走过湘西8县市,到访了30多个贫困苗寨,实地调查了170余个家庭。她发现贫困山区的孩子精神方面急需呵护,于是她开启了“知识新窗・第二课堂”,开设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课程,希望借此让孩子们得到应有的素质教育。
从上大学到现在的5年时间,殷沙漫去过20余所山区小学支教。她还通过发倡议、做公益项目,为不同地区的困难学生组织帮扶,策划爱心物资募集活动,为多个贫困小学的240多个孩子筹集了价值5万元的物资……
面对困难和质疑,她也曾一度怀疑自己,支教的这些年,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曾有志愿者认为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给孩子们带去的只是一时的惊喜,面对这样的质疑,殷沙漫这样回答。
第二课堂弥补了村小没有设置音、体、美等课的缺陷,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那就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能带去的不多,但我相信这样一周一次的课,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温暖。
从策划、安排教学、招募志愿者、发倡议募捐课程材料、到最后的实行,第二课堂做起来遇到过许多困难。她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质问自己做这些意义和价值,但却从未想过放弃。
其实,更心疼她的,是家人。对于女儿支教,家人一度反对,妈妈殷茶娣是保险公司的一位职员,在母亲眼里,这个女儿从小乖巧听话懂事,知道她到贫困山区支教,母亲毫不犹豫投了反对票。
孩子是母亲心头的一块肉,女儿的坚持最后说服了妈妈和全家,他们从反对变成支持,成为殷沙漫背后的“依靠力量”。“她是个很坚定的人,看到她那么这么用心,作为母亲我也只能支持。”
继续前行,做孩子精神的呵护者,支教这些年殷沙漫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年底的一个夜晚:那一天,她上完课到几个孩子家中走访,天空下着雨,山路泥泞难行,走了2个多小时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山,当她到达最后一个孩子家里时天已经黑了。
“当时孩子的母亲一见到我,就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殷老师,小旭之前都不会唱歌画画做手工,也不知道毛笔字。现在一回家就爱唱《小小的梦想》,今天还带回一幅画给我看!’看着这位母亲倾着残疾的身子,满眶感激地看向我,我内心是非常震动的。”殷沙漫说。
看到家长激动和开心的笑容,她还有什么犹豫和怀疑的呢。
殷沙漫认为现在贫困地区的孩子,精神上的呵护是极其匮乏的,也是极易忽视。她希望通过“第二课堂”给孩子们带去新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是让孩子们懂得,即使深处条件艰苦的大山,依然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公益路上殷沙漫从开始的单打独斗到现在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
“刚开始没有人愿意花一下午的时间和我一起去支教上课。为了争取更多资源的支持,获得更人多的参与,我每次都将与孩子们上课的故事分享到朋友圈、QQ空间、微博。”殷沙漫说,慢慢开始有人关注并开始支持、参与到支教活动中,越来越多人主动捐赠物资。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爱,通过这些事,我发现世界美好得不得了。”
在殷沙漫的带动下,全校1000多人参与公益,更令人欣慰的是社会上的爱心组织也纷纷联系她他们通过爱心物资捐赠,一对一资助等方式帮扶殷沙漫所到之处的孩子们。
坚守为山区孩子继续留在湘西,2017年9月殷沙漫成为吉首大学的研究生,她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而选择留在了湘西,研究生学习紧张,她利用学习之余反思自己发起的“知识新窗・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写下五万多字的公益手记,并且着手整理一套关爱山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案。
今年1月,殷沙漫发起了“给留守大山的孩子拍张全家福”的活动,并在网上发起了“全家福认领”的募集活动,春节时,殷沙漫和同伴在湘西5个村小老师的支持下,带领志愿者们走进了苗寨为108名留守儿童定格了与父母一起时的灿烂笑容,还送去了募集而来的手写春联。
在吉首大学,榜样在身边优秀事迹报告会上,她这样向全体新生说道:“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我们种下一些种子,总有几颗能发芽,这就是我坚持的动力和意义。”
殷沙漫热心公益,这是她发起“给留守大山的孩子拍张全家福”活动,现场给孩子们冲印照片很多人不知道,从小体质较差的她,曾在高三时有过低血钾,一直持续到大三,过度劳累会让她四肢乏力甚至晕倒。
在殷沙漫看来,为了贫困家庭的孩子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给山区孩子的内心播种快乐、健康、向上的种子,一切都是值得的。“公益这条路上,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公益不仅是行动,更是一种唤醒。“改变世界太难了,改变湘西也太难了。我能做到的,就是用一点一点的行动,去改变我身边能改变的。也许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但是对于我来说足够满足了。”
在殷沙漫看来,每个人都有善心,而公益就是为了唤醒它,只有爱与善良的觉醒才能生发出更多不约而同的行动,而公益的目的是以小爱汇成大爱,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公益队伍帮助更多的人。
每次支教后殷沙漫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这是她在其中一篇散文中写下的“走你走过的路, 吃你吃过的野菜, 住你住过的木屋, 经历你经历的贫困。 原谅我的肩膀不够宽, 但想给你无尽的温暖; 我的背梁不够挺, 但想给你撑起一抹蔚蓝; 我的声音不够亮, 但我想给你唱起小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