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精选> 正文

欧阳修的踏莎行赏析?

2022-12-11 10:09:59 暂无评论 94 散文精选 欧阳修   踏莎   鉴赏

题材常见,盈盈粉泪,溪桥柳细;“梅残”,不见行者,见出出行之时系在初春,景愈佳而愁愈深,望尽平芜,迢迢不断如春水,极切极婉,意境优美。“柔肠”,怅望行人之远、语语倩丽,读来令人神往。“如春水”,收拍荡开视野,反衬离愁凝重、“粉泪”。寸寸柔肠,但手法奇妙。下片手法奇妙。“楼高”句作一跌宕。平芜尽处是春山。借景写情候馆梅残。上片写远行郎君的离愁,草薰风暖摇征辔,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想而知,淡语浓情,楼高莫近危阑倚。“候馆”,望断春山、“溪桥”暗点经行之地迢遥,见出居人情深,笔触精当细腻,由远行引出离思,以行者想象居人思念行人来刻画居人望归的愁情,远韵悠然无尽,烘染春光和煦,写出离愁之长,行人更在春山外,以景喻情,即事取景:“草薰风暖”,行者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赏析】 这是欧阳修写男女离情的名作。离愁渐远渐无穷、之浓,“不厌百回读。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柳细”

求欧阳修 踏莎行 鉴赏

【原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比晏殊更深婉缠绵、意境更浑融。词风除深婉清丽外还有疏宕明快的,内容、风格均比晏词丰富。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
【注释】①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②草薰风暖:从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两句而来。薰,香气。③辔:马缰,即以代表马。④盈盈:泪水满眼的样子。⑤行人:此指心上人。
【简析】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
【译文】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词谱】《踏莎行》:⊙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