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爱国主义诗篇的思想内容
陆游的一生写了很多诗,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爱国主义诗篇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在他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
”他在诗篇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请缨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生活在南宋前期,南宋统治者屈辱卖国,中原大好河山沦于敌手,统治者这种妥协乞和的政策和行为,激起了当时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的愤慨。
他们强烈要求抗击金兵侵略,收复中原,恢复祖国统一。陆游的志向也是作为一名战士,投身抗金战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名诗人。他在《夜读兵书》中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他希望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但是随着
第二,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还表现了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
由于陆游对祖国有强烈的爱,所以对那些腐败无能、妥协投降的统治者自然表现出无比的憎恶。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愤怒地谴责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宋金和议后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第三,在陆游爱国诗篇中,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寄予无限深切的关注与同情。
他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歌,例如他在公元1195年写的《农家叹》一诗,就是通过农民悲惨遭遇,勾勒了一幅阶级压迫图:“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梗。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门前谁剥豚?县吏征租声。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鸿毛轻。”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概括了农民处处种庄稼,辛勤耕田地的情景。诗人通过对人民生活现状的描绘,深刻的揭示了官府苛取,豪绅兼并掠夺的情状。形象地描绘了老百姓处于朝廷、官吏和豪绅互相勾结,层层压榨的悲惨境地。
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掠夺劳动人民的暴行。
第四,由于诗人反对投降,要求抗战,使他一再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这样他的报国理想长期遭到冷酷现实的扼杀,因此他的诗歌在回荡着昂扬斗志的同时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
带有沉郁,苍凉的色彩。如:《谢池春》中“壮岁从戎,朱颜青鬓,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度。”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山后所作。词中写自己蹉跎佛意,忆昔抚今,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上阕回忆壮年时参与军机的往事。下阕写回乡山居的闲散生活,怅恨“功名梦断”叹息“流年”虚度,充分表现出诗人自伤朱颜已衰,岁月蹉跎,有杀敌之心,却无报国之路;有抗金之志,却无用武之地。词中将当年军中的战斗生活和目前乡居的处境和心情作了对比。强烈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既伤感又悲愤的复杂心情。
第五,由于诗人破敌卫国的宏愿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所以他常常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如《楼上醉书》中诗句:“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月茵席留余起潸。”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苟且偷安,致使他不能施展宏愿,所以他深沉地感叹年华虚度。
“松亭关”只有在“梦中夺得”真令人悲叹不已!怪不得要“茵席留余潸”了。这一悲叹之句反映了作者收复河山的壮志虽屡遭挫折,但他的爱国雄心始终不泯。诗人常常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想象自己出师北伐时征讨金兵,穷追猛打的壮举和敌人卸甲投降的丑相。然而幻想毕竟不是现实,当他从梦中回到现实中时,又为南宋朝廷的屈辱投降而愤慨,他只能把自己收复中原,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寄托于诗篇之中,通过诗篇来表达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或言征伐事,或对统治者进行谴责和揭露,或反映人民生活的艰难,或抒发自己难以抑止的悲愤,这些思想内容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爱国情思。他一方面怀着火热的感情,强烈的愿望,大声疾呼,用激动人心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宣传爱国思想,歌颂爱国斗争,抒发豪情壮志,同时又以饱满的热情在幻想中寄托爱国理想,激昂慷慨、乐观自信。
但是,诗人对客观现实又有清晰的认识、冷静分析形势,深入而真实地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心,抒发了深沉的忧愤。
2陆游诗词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
第一,对封建士大夫来说,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的,而陆游的爱国思想则包含更多更为广泛丰富的内容。
他认为:“食粟本同天下责”,“神州未复土堪羞。”着眼点不限于一朝一代,一君一姓,他在诗中还常常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祖国命运和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三军不征战,比屋困征赋。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
”他的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同样不能与其热爱祖国的思想分开。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都是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认为人民最爱国,“忠言乃在闾里间。”他的许多诗赞颂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给南宋军人提供情报的北方人民,就是本于这种认识,他热情颂扬宗泽的联合农民起义军;“君不见昔日东都宗大尹,意感百万虎与狼。
”
第二,对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他不仅热情歌颂,而且要投身其中。他的诗不只抒写爱国忧国的情绪,以及表示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而且声明要把生命交给这场正义战争,“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他的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其他爱国诗人中都更进一步,因此反侵略战争在他笔下就表现得豪迈,雄壮。
第三,陆游较少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和单纯报复情绪,而这是当时许多爱国者都很难避免的。他力主抗金是从正义的立场出发反对侵略,只要求恢复“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赵燕,布帛来青徐”的国家统一安定,而不是为了“开边、扩张”。
他希望各族政权互不侵犯,各守疆界,和平共处,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说:“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皇,”他也不主张民族报复主义,只要求赶出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