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春日风景生机勃勃、明丽温暖: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绿柳成行,流水潺潺。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诗句“时人不识余心乐”中可以看出来。
(意对即可)
求宋词的赏析
我自己写的《水调歌头》
郭外鸦宿柳,渚头沙笼烟。难描窗上缺月,怎奈晚风寒。莫看池前蝶影,忍把孤灯重剪,更尽无梦眠。钟声杳杳傍,青山独归远。
当日事,此时笺,自长叹。老去情怀,天涯独酌煮酒甜。花落香径缥渺,雨打秋色阑珊,惆怅笑谈间。何愁寂寞夜,毕竟艳阳天。
北宋诗人杨朴《莎衣》诗歌赏析
莎衣 ①
北宋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②紫绶金章③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直饶:犹纵使,即使。③紫绶金章:紫色的绶带和黄金印章,代指高等的官爵。
8.结合诗句说明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5分)
9.这首诗通过莎衣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
8.①对仗,如“蒹葭”对“菡萏”,“影里”对“香中”。②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里和烟卧”是视觉角度“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嗅觉角度。③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莎衣的喜爱之情,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之情。(答出2组)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雨洒湖面,如溅珠迸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一位披着蓑衣的渔人。(术语+解析)
9.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的向往,也是对官场的厌恶与摒弃。(结合四联分析)
《莎衣》是北宋诗人杨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借咏莎衣,描写了诗人狂放不羁、清逸超群的个性与垂钓江湖、吟诗耽酒的隐居生活的极度融合、协调,并借对莎衣的珍重,婉言地谢绝了朝廷赐与的富贵爵禄。全诗立意新异,语言清丽。
词句注释
⑴莎衣:即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衣披。
⑵软绿柔蓝:绿色柔软的。著:穿。胜衣:即蓑衣。
⑶正相宜:合适,十分自然。
⑷蒹葭(jiān jiā):芦苇。
⑸菡萏(hàn dàn):荷花。
⑹狂脱:狂醉。
⑺乱堆:随便堆放。晚晴:傍晚雨后初晴。
⑻饶:任凭。紫绶(shòu)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绶,系印环的丝带。
⑼博换:交换。伊:第三人称,指莎衣,亦即指隐居生活。
白话译文
无论穿著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柔软绿草织成的蓑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的生活,实在是最最相宜。夏日在清凉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蓑衣。春天在酒家痛饮,狂醉后才将蓑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随便堆放在渔舍里。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其尊贵,我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
创作背景
杨朴淡泊名利,终生不仕,他的同学毕士安向宋太宗推荐他,于是他便赋《莎衣》辞归。
名家评价
方回《瀛奎律髓》:“此《莎衣》诗天下传诵,对御所赋。”
陈衍《宋诗精华录》:“第三联,晚唐人除陆鲁望、张志和,无能及者。”
赏析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色彩鲜明、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胜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非常合适惬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喜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对比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非常喜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情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朦胧之后,狂放自在,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随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显然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照,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高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心”。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表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改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