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经典散文读后感?
朱自清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发人思古之幽情。 读后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文章明显地体现了朱自清散文慎密、细致的特色。朱自清在描绘秦淮河的景色时,将自然景色、历史影象、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洋溢着一股真挚深沉而又细腻的感情,给人以眷恋思慕、追怀的感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展现一幅令人缅怀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影。
朱自清十大经典散文?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散文绿?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朱自清十大经典散文诗?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写过那些散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共25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等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又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等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散文秋天原文?
秋
朱自清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秋天的早晨格外清爽、宁静、光明,默默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活力。我想,这并不是无意的遐思,而是家乡的山川景物给以抒笔的情怀。
早晨起来,一股带有成熟果实味的新鲜空气沁人心扉,觉得是那样的爽适和舒畅。整个村子是寂静的,时而听到几声雄鸡的晨鸣。此时向村中眺望,每家屋顶上炊烟袅袅,灰白色的烟气和晨雾融合在一起,飘飘荡荡,盘旋升腾,呈现出一派诙谐的景色。
村里的人们是非常珍惜早晨这宝贵的时光的,一大早就起来了。村子里,田野里响起了赶车的吆喝声和清脆的鞭声,这声音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大车小辆,肩挑身背,开始了繁忙的早收。这时,我油然想起了“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这句农谚。他们一年四季是多么忙碌呀。
打从春天把粒粒良种播撒到地里,经过一季子的锄犁耕作,就等待着金秋季节的收获,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他们播种下的是血汗,而收获的更是用血汗辛勤耕耘出来的果实。
朱自清散文儿女好词?
好词:蓊蓊郁郁 袅娜狼藉,奔丧,蹒跚,妥帖,晶莹,颓唐,踌躇,琐屑头涔涔、泪潸潸好句: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散文冬天感悟?
读朱自清的《冬天》有感《冬天》犹如一杯茶,只有细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初读《冬天》如同饮白开水,饮之无味弃之却可惜。再读《冬天》,如同饮着白糖水,加了点甜意,带着点温暖,让我有了食欲 .有读《冬天》,如同品着绿茶,淡淡甜意与清香,在口中迷散,回荡。
在《冬天》里,朱老以绵密的笔触,描写了儿时在寒冷的冬天里和父亲围坐在屋里吃白水煮豆腐,和叶圣陶冬夜泛舟西湖,以及在寒冷的台州与妻子和睦相处的情景。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妻子之爱,于寒冷的冬天里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你的心灵,让你感受着暖如春的人情。
曾几何时,坐在爸爸的肩上,用小手拨弄着爸爸的头发,摆出一个个造型;又或是趴在爸爸的背上感受着背的温暖。
这只是儿时仅存的一点记忆,除此之外,父亲对我的爱显得如此模糊。读完朱老《冬天》父亲为孩子们夹豆腐的情景,我的爸爸又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父亲将他的精力挥洒在那无言的土地之中,早出晚归。但他从未忘记带上我,"有父亲在的地方,就有我".黑暗中,那个穿着大人外套好像穿着戏服的小女孩,踉踉跄跄跟在父亲后面的是我;书桌旁那个握着我的小手一遍又一遍地在纸上写字的,是父亲:饭桌旁,那个坐在父亲腿上,细心听父亲教我使筷子的是我。
我如一颗幼嫩的苗儿,在父爱的光芒下茁壮成长。感谢《冬天》让我在萧索的冬天品味着温暖的父爱。
第一次踏入幼儿园时,我便与父母有了短暂的分离,如同雏鹰发面临飞翔。
我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旁听着新同学的嬉闹,觉得很奇妙。于是我也加入其中,分享着相互的小秘密。寒冷的冬夜,当我为不见的自行车而伤心难过的时候,是朋友在陪伴我寻找;马路上,当我被撞躺在地上时,是朋友从围观的人群挤进来,送我去医院; 当我考试考砸而难过时,是朋友默默送上手帕。
朋友是我倾诉的对象,朋友是我分享秘密的对象。
古代一些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他们或吟诗作赋,或谈古论今,志同道合让他们成为朋友。朱自清年轻时和叶圣陶冬夜泛舟西湖的场景令我羡慕,夜半时分,约上朋友,在月光下听着船夫讲传奇的故事。
我想就是江风再凉,也不会感到冷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能感受到夫妻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然而这过于表达,没有细品的意韵。
而朱老却把爱妻之情表达得朴素而又感人,如淡淡的绿茶,品完后仍有余香。
每天在上学习的路上,总能看见这样一个场景。
身有残疾的老人坐在轮椅里,身后是推着他的老伴。
两人一路默默无语。
推着车的老婆婆似乎走路也不方便,每走一步都要费力地动着双脚。
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往返于家与广场。
或许老公公想着日出,或许老公公陪着老婆婆做康复训练,又或是…两人的衣着朴素,却给萧条的冬天增添了一道风景,使人觉得暖意浓浓。
一袭寒风,吹彻心骨;一夜冰封,万里皑皑。三读《冬天》让我收获温暖。
朱自清的散文--沉默?
朱自清《沉默》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理,用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谁都知道口是用来吃饭的,由人却说是用来接吻的。我说都没有错儿,但是若统计起来,口的最多的(也许不是最大的)用处,还应该是说话,我相信。按照时下流行的议论,说话大约也算是一种“宣传”,自我的宣传。所以说话彻头彻尾是为自己的事。若有人一口咬定是为别人,凭了种种神圣的名字;我却也愿意让步,请许我这样说:说话有时的确只是间接地为自己,而直接的算是为别人! 自己以外有别人,所以要说话;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于是乎我们要懂得沉默。你若念过鲁迅先生的《祝福》,一定会立刻明白我的意思。 一般人见生人时,大抵会沉默的,但也有不少例外。常在火车轮船里,看到有些人迫不及待似的到处向人问讯,攀谈,无论那是搭客或茶房,我只有羡慕这些人的健康;因为在中国这样旅行中,竟会不感到一点儿疲倦!见生人的沉默,大约由于原始的恐惧,但是似乎也还有别的。假如这个生人的名字,你全然不熟悉,你所能做的工作,自然是有意无意的防御——像防御一个敌人。沉默便是最安全的防御战略。你不一定要他知道你,更不想让他发现你的可笑的地方——一个人总有些可笑的地方不是?——你只让他尽量说他所要说的,若他是个爱说的人。末了你恭恭敬敬和他分别。假如这个生人,你愿意和他做朋友,你也还是得沉默。但是得留心听他的话,选出几处,加以简短的,相当的赞词;至少也得表示相当的同意。这就是知己的开场,或说起码的知己也可。假如这个人是你所敬仰的或末必敬仰的“大人物”你记住,更不可不沉默!大人物的言语,乃至脸色眼光,都有异样的地方;你最好远远地坐着,让那些勇敢的同伴上前线去。——自然,我说的只是你偶然地遇着或随众访问大人物的时候。若你愿意专程拜谒,你得另想办法;在我,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你看看大人物与非大人物或大人物与大人物间谈话的情形,准可以满足,而不用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说话是一件费神的事,能少说或不说以及应少说或不说的时候,沉默实在是长寿之一道。至于自我宣传,诚哉重要——谁能不承认这是重要呢?但对于生人,这是白费的;他不会领略你宣传的旨趣,只暗笑你得宣传热;你会忘记的干干净净,在和你一鞠躬或一握手以后。 朋友和生人不同,就在他们能听也肯听你的说话——宣传。这不用说是交换的,但是就交换也好。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下了解你,谅解你;他们对于你有了相当的趣味和礼貌。 你的话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趣味地听着;你的话严重或悲哀,他们因为礼貌的缘故,也能暂时跟着你严重悲哀。在后一种情形里,满足的是你,他们所真感到的怕是倒是矜持的气氛。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这其实是一种牺牲,“应该”也“值得”感谢的。但是即使在知己的朋友面前,你的话也还是不应该说得太多;同样的故事,情感,和警句,隽语,也不宜重复的说。《祝福》就是一个好榜样。你应该相当的节制自己,不可妄想你的话占领朋友整个的心——你自己的心,也不会让别人完全占领呀。你更应该知道怎样藏匿你自己。 只有不可知,不可得的,才有人去追求;你若将所有的尽给了别人,你对于别人,对于世界,将没有丝毫意义,正和医学生实习解剖时用过的尸体一样。那时是不可思议的孤独,你将不能支持自己,而倾仆到无底的黑暗里去。一个情人常喜欢说:“我愿意将所有的都献给你!”谁真知道他或他所有的是些什么呢?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只是表示子的慷慨,至多也只是表示一种理想;以后跟着说的,更只是“口头禅”而已。所以朋友间,甚至恋人间,沉默还是不可不少的。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而沉默有时更有诗意。譬如在下午,在黄昏,在深夜,在大而静的屋子里,短时的沉默,也许远胜于连续不断的倦怠了的谈话。有人称这种境界为“无言之美”,你瞧,多漂亮的名字——至于所谓“拈花微笑”那更了不起了! 可是沉默也有不行的时候。人多时你容易沉默下去,一主一客时,就不准行。你得过分沉默,也许把你的生客惹恼了,赶跑了!倘使你愿意赶他,当然很好;倘使你不愿意呢,你就得不时地让他喝茶,抽烟,看画片,读报,听话匣子,偶然也和他谈谈天气,时局——只是复述报纸的记载,加上几个不能解决的疑问——总以引他说话为度。于是你点点头,哼哼鼻子,时而叹叹气,听着。他说完了,你再给起个头,照样地听着。但是我们的朋友遇见过一个生客,他是一位准大人物,因某种礼貌关系看我的朋友。他坐下时,将两手笼起,搁在桌上。说了几句话,就止住了,两眼炯炯地看着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窘极,好容易陆陆续续地找出一句半句话来敷衍。这自然也是沉默的一种用法,是上司对属僚保持威严用的。 用在一般交际里,未免太陆骨了,而在上述的情形中,不为主人留一些余地,更属无礼。大人物以及准大人物之可怕,正在此等处。至于应付的方法,其实倒也有,那还是沉默;只消照样笼了手,和他对看起来,他大约也就无可奈何了罢!
朱自清游记散文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摘 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真挚朴素、意境优美的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先生的散文善用寓情于景、以物载情的方式通过景物、事物的描写展现出深刻、触动内心的情感。利用最简单的白描手法透过景物形象与人物形象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力量。散文风格虽朴实无华,但先生的散文常用词缜密,描述景物细致入微、恰到好处,为文如作画,精工细琢、浓墨重彩,让人每每阅读都能穿越字里行间进入当景遇见当人接触当事体会当情。形象生动而有韵味的创作特点使每个字都赋有力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朱自清先生的风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时代的变化、残酷的现实、文化的衰败与进步,让后人能够从他的散文中感受的那一世人的情怀。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写作背景;特点;情怀
一、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背景
对于作家而言,散文作品的思想往往是自身内心的情感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所以想深刻的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定要了解贯穿作者当时处在的创作境况。
(一)社会背景
世人皆知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的拓荒者之一,大部分的创作都处于旧中国时期军阀割据,帝国势力日益猖獗的时期,当世祖国在风雨中像一粒渺小的砂砾与帝国主义做斗争,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知识分子朝不保夕。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众多先生的散文也都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二)家庭背景
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官职虽然不大,却对于家中的长子朱自清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从小接受过极严封建教育的朱自清,在青年时期萌发出了新思想。有一腔青年报复的他毅然决定离家闯荡,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父亲的关系多年没有得到缓和的朱自清,内心的曲折情感也常体现在散文细腻的描写中。著名的散文《背影》便是最好体现朱自清对待父亲的怀念、踌躇、愧意。
二、朱自清笔下的经典
(一)《匆匆》
《匆匆》是朱自清的即兴之作,在看见了眼前的春色之后,不免生于感叹。触景生情、托物载情,利用燕子、杨柳、桃花等事物描绘出一个淡淡的画面,呈现出大自然的枯荣、光阴的飞逝,使大自然的代谢与自己无形的日子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自身怅然若失的情绪。
《匆匆》创作于‘五四’落潮期,现实给予了朱自清不断地打击。他站在‘中和主义’的立场上执着的追求着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却只能在堕落的社会中彷徨、踌躇。全文都透露出他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二)《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进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将妻儿熟睡的梦幻状态与自己在黑暗中独自面对月光的氛围融合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利用梦境与现实的错位描写方式,宣泄压抑了已久的愿望,企图让自己从当世的黑暗政治中脱离出去。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自清面对这黑暗的世道,彷徨愤懑却又无法解脱,怀着愁苦的心思创作了这篇散文。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后,朱自清内心憎恶却无力救世的痛苦,与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
三、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一)情景交融、刻画意境
朱自清的创作风格一直是‘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朦胧的月色、田田的荷叶、潺潺的溪水无一不是他笔下精工细刻之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好物美不胜收。他善于利用景物来表述自己的内心,不会过于夸大、不会过于委婉,只是恰到好处的通过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现实与虚拟的结合、景物与情感的交融都会让读者有一种处于画中的氛围,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
(二)文质并茂、赋有情怀
朱自清的'散文都有浓厚、真挚的感情投入。或温厚、或平淡、或伤感、或幽默,触动自己的同时也扣人心弦。先生原本就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在源于处于当时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世人皆是情绪变化波动较大,经历过封建教育又迸发出新观念的朱自清自然赋有很多情怀。因此,每篇散文都赋有极强的镜头感,字句中所透露出的情怀丝毫不会因为是显示在纸张上而有半分减少。
(三)用词精巧、缜密恰当
朱自清的文字特色独具匠心,虽散文篇幅大多不长,却常能恰到好处的描绘出他人长篇大论都不能完全呈现的画面。散文中常有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先生不仅能够描绘出动与静的状态,更是能够通过不同的词汇将动静的程度都表述的淋漓尽致。散文中的每一字句都缜密恰当而赋有力量,搭配巧妙,韵律感极强。读起来颇有听觉美感。
(四)朱自清散文引发的世人情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常给予世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朴实的写作风格推动着自己只写身边而不写天边。景物也好、事物也罢,字里行间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幕,透过自己的感受、诚挚的描写,扣响人们的心弦,引发世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无论是当时处于旧中国时期的人们还是当代人都能够透过文章感受到先生的情怀。就像作家赵景深所提: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从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正是因为先生的真诚、坦荡,才使后人读起来也感同身受,完全体会。简简单单的几笔真心话,却总是有无形的力量,打动着读者的心。
结论
作为一位生活在黑暗大背景下,却又能够细腻维护自己纯洁内心的作者,朱自清先生用文字表达着他的内心情感,抒发着他的抱负与情怀,也唤醒着当世人的麻木心灵。他的感情是时代赋予的,对待散文的意境刻画、情景交融、精巧细思的态度是先生给予我们后人最好的榜样。先生通过自己创作散文的鲜明特色,有力的证明了白话文也能够倍出佳作,这也使得他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 上一篇: 经典爱情散文摘抄(经典爱情散文摘抄大全)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