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笔法(何为散文?如何写散文?)
散文笔法
散文笔法有许多,主要有写意、延伸、指点、兴波四种。
1。写意
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作为一种散文笔法,写意是指以简练的笔墨传神。散文格局小,篇幅短,写人叙事不求铺叙,因此要想把人写活,把事情记述得生动,使作者可以充分抒情述怀,就要借助传神的笔法。
常用于叙事和写人。叙事时,常用以虚带实的方法,概括地把事物的特征和精神表现出来,在能反映事物精神的关键处,也常着意重写。
如朱自清的《背影》。写人时,常用粗中带细的方法,寥寥几笔,把人物的精神勾勒出来,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有关阿长神态的写照。在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地方,也不排斥重笔铺写。
2。延伸
延伸就是凭借想象和联想,围绕某人某事进行多方向的伸展。
事实就是前文所讲的联想,主要有纵式延伸、横式延伸、多边延伸和捎带一笔。
延伸事实上就是上面我们已经讲解的联想,不再详细讲述,只将比较有特色的捎带一笔讲一下。
作者在写人叙事时,会突然顺手捎带把别的一件事也写上,这种笔法就是捎带一笔。
从现象上看,两件事物似乎关系不大,将其联系起来好像没有多少道理。但被联系在一起的两件东西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细细品味会发现凭空会增添许多“散文味儿”。
比如鲁迅的散文《父亲的病》中,写到那些庸医为父亲开了一些奇怪的药方后,这样写道: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这加点的文字就是顺手捎带的一笔。这是从他父亲的病上引申出来的,却又和父亲的病关系不大,似乎是节外生枝,但是这根“枝”,其味特浓,它幽默风趣,把对庸医的嘲讽,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读了非但不会认为是“蛇足”,而且感到它正是文中十分精彩之处。
既是顺手捎带,带出来的笔墨不能太多,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导致跑题。
3。指点
是在行文时用议论的方式把自己的倾向表露出来。在小说中,作者一般不大直接站出来指点,他的见解和倾向要通过情节和场面自然而然地流露;散文则不同,它允许作者直接站出来表白、亮相。
①指点的要求
指点要注意火候
在一篇散文中,什么地方指点,怎样指点,要注意火候,不要乱指点,也不能滥指点。一般说来,指点要出现在以下三种地方:一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升华处。
二是在写人叙事中穿插进行,这样既是写人叙事的总结,又是直接抒情述志,还可以调节全文的节奏。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每叙完一个故事,就作一次指点。三是放在篇末指点,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要含蓄、形象
指点虽是作者公开向人们亮观点,但也要讲究艺术性,要含蓄形象些,留一点东西让人们自己咀嚼玩味。
如把高尔基《海燕》结尾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改成“让革命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就大煞风景了。
要和写人叙事紧密配合
指点的文字不能脱离写人叙事。它和写人叙事要鱼水相依,紧密交融,应该从写人叙事中概括出来。
同写人叙事没有内在联系的指点,再形象、再含蓄、再富于哲理,也是苍白无力的。
②指点的方式
公开指点
就是运用明确的语言直接明白地将作者的意见和却向表现出来的指点方式。方志敏《清贫》,写完自己被国民党士兵搜身抄不到钱后,在篇末这样指点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方!”用的就是公开指点。
这种指点的好处是清楚明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也有其不足,那就是直露粗浅。
暗中指点
就是通过曲笔和间接的手段含而不露来表达的指点。它或用象征的词语来表达,如苏联柯罗连科的《火光》中的指点:“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或借文中寓意物来指点,如李天芳的《打碗碗花》中的指点。
反复指点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白杨树是在不是平凡的”这一指点语反复出现过四次。
4。兴波
就是在文章中制造波澜,使文章产生感人的力量。
有不少人认为,引人入胜的曲折变化只能出现在小说、戏剧等文学式样中,篇幅短小、题材琐杂的散文是无法生波的。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散文也需要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只不过散文的曲折有其独有的个性而已。和小说戏剧相比,散文的格局决定了它的兴波不可能大篇幅展开,常常是骤起骤落,战线短,节奏快;同时,散文旨在抒情述志,所以它的兴波常常不是以冲突的形式出现,小说、戏剧常用的误会法、悬念法等兴波方法在散文中并不多见,它的兴波总是和“情”紧密相连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兴波方式:
“急转弯”式兴波
写人叙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向发展下去,层层递进,不断加码,直到推向定点,尔后笔锋陡转,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激起波澜,把读者带到一个崭新的境界。杨朔的《泰山极顶》、《香山红叶》等篇章,都成功地使用了这种手法。
情变兴波
人们对人、事、物的感情是常常处在变化之中的,作者根据感情上的变化巧妙兴波的手法就叫情变兴波。例如苏轼的《赤壁赋》和杨朔的《荔枝蜜》都使用了这种方法。
抑扬兴波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抑扬扬,使文章跌宕起伏的兴波方式。
如唐涛《琐忆》,开始故意用抑笔,写自己未和鲁迅相识前,怎么相信人们对鲁迅的议论,什么“鲁迅多疑”哟,什么“鲁迅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哟,等等。继而,作者着力扬,写鲁迅的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等美德。在这一抑一扬中,使文章波澜顿起。
借议论兴波
这种兴波,常常借助议论点化完成。
它一般是通过从感性到理性突变的描写中,凭借议论,点化出一些令人惊叹的不凡的东西,以此激起富有哲理的波澜,冲击读者的心灵,感染读者。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