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正文

诗歌欣赏 杜甫的

2023-02-18 16:55:26 暂无评论 251 美文摘抄 鉴赏   诗歌   古代   诗歌欣赏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中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解析: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雄姿,可谓意出高远。


颔联: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


颈联: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显出诗人襟怀的浩荡,眼界的空阔。


最后两句: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吧。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诗歌鉴赏。落日怅望 【晚唐】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

小题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颔联。

(或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尾联) 小题1:语言方面——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表达技巧方面—— A、作者触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D、“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E、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角度选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到位3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出惆怅的原因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鉴赏诗句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此题时,先确定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根据方法分析效果,最后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即可。

古代诗歌鉴赏五篇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分析]


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


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分析]


虞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挺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这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寄托之笔,便水到渠成了。


骆宾王的《咏蝉》则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既是指蝉,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我们自是不难从“露重”、“风多”中窥见作者那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的心境。至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李商隐的《蝉》则情调与前两首相异,李诗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的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高难饱”和“很费声”哀中有恨,“疏欲断”之声和“碧无情”之树两两相对,无理反衬,这哪是咏蝉呢,简直是述说自己的身世遭际嘛!至此,“我亦举家清”的长叹才会令人扼腕。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分析]


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可以吗?看看会有帮助的……我古诗鉴赏也挺差的,就就常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