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美文> 正文

有些年轻人文化也不高,但是会写古诗,读起来也很有意境,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些诗的?

2022-08-29 01:12:24 暂无评论 198 情感美文 截然不同   意境   夕阳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水平。我们通常认为文化水平的标志是学历水平,比如某某某是初中文化,某某某是高中文化,某某某是大学文化、研究生文化,认为学历越高文化水平越高。这种认识不能说绝对错,但肯定是偏颇的、不全面的。因为文化水平是指人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掌握文化知识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学历越高,文化水平也越高;但是,学历低,却不一定文化水平低。人的文化水平不一定与学历成正比,但一定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就越高。受教育包括在教育系统内接受教育和在教育系统外自学自我教育。

其次,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文化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范畴,可以说包罗万象。文化不只包括文学,并不特指某一领域,天文、地理、历史、科学、艺术、技术、法律、宗教等等无不在文化范围。由于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文化当作文学,而忽视了文化在其他领域的存在。

因此,小编所说文化水平不高,并不代表文学水平不高,更不代表古诗水平不高。

最后, 一个人的兴趣和后天努力不同,造就了每个人的文化有差异、文化水平有高低。有人喜欢用“天赋”来说明问题,但笔者认为,所谓“天赋”其实是“天生的“兴趣爱好”。有的人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也有的人天生对科学有爱好,即便没有上过大学甚至高中,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加上足够的努力也能有所成就。沈从文只是小学毕业,却能成为北大知名教授、著名作家;爱迪生连小学都没上几天,却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

那么,“有些年轻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会写古诗,读起来也很有意境,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些诗的?”这一问题还用得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吗?

写诗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李白和杜甫按现在的标准来说,应该也大学没毕业(哈哈)。写诗得有天赋和诗才,这是与生俱来的,学不来。你有了天赋和诗才,还要对诗词有兴趣,熟读群诗,就应该能写出诗来。当然,要写得好,就得不断的学习。我自己也是前两年才开始写诗,因为学历不高(初中没毕业,天天逃学。),所以从来不敢写诗。别人拉我进了一个当地的诗词群,有一天我喝醉了看了一个诗友写的一首诗,便和了一首(邀月,共醉),当时不懂格律,便拿了黄鹤楼的韵脚来押韵。醒来看评价很高,才确立了写诗的信心。才开始边写边学平仄格律。我从来没拿毛笔写过一个隶书,以前就拿钢笔练了两年。但我拿起毛笔写的第一幅隶书(也是邀月共醉),我也敢发上头条。这说明,有天赋,有信心,肯钻研,你一定能把诗写好。

古诗: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中桃花美女的意象和诗人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诗人的一个心理境界而已

一个落弟举子寻求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前因后果的连系起来看就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包括爱情的向往故事。对眼前时间地点人物的提炼加工理想化的艺术创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一个什么字让意境与原句截然不同?

回答问题之前,简要说一下这首诗。

李商隐的五言绝句中,以一首《登乐游原》极为著名。即使是没读过书的人,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句子不陌生。诗本身并不突出,只是后两句过于精炼,撑起了这个绝句。诗属于典型的有句无篇一类。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全诗四句,首二句表明登临之意与不爽的心情。诗中出现的乐游原,是唐代旅游胜地,李白就有词“乐游原上清秋节”。诗人驱车登原,十来就没有什么好心情。毕竟“意不适”么,是什么,并没有讲,也无需明白。

接着诗人说“夕阳无限好”,怎么个好法也很粗糙,没有具象或通感化,不过诗人的心情似乎大好了,面对余晖映照,晚霞满天,山凝胭脂,城如镶金,诗人一吐郁闷。正要这么认为的时候,诗人又忽然来了一句“只是近黄昏”。一下子带出了深深的悲凉感。大有白居易“大抵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悲观。很多人认为这两句将身世迟暮之悲,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一并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绚烂画面。是千古哲理之句。

如朱彝尊曰:言值唐家衰晚也。何焯曰: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悲凉无限。又曰:又叹时无宣帝可致中兴,唐祚将沦也。纪昀曰: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又曰:末二句向来所赏,实妙在第一句倒装而入,乃字字有根。大抵如此。

但也有力辩其非的,认为“只是”是“正是”的意思。如周汝昌: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如此一来,李商隐的这两句又是积极进取的鼓励了。由词意造成的对诗境、心绪的不同理解,也成为这首诗的魅力之一。正因不明,正因多意,更见容纳。你倾向于哪种理解呢?

回到题主所问,改一个什么字让意境与原句截然不同?如上面分析,可以把“只”改成“正”字,诗由“只是近黄昏”变成“正是近黄昏”,胸怀、格调马上不一样了。前者易悲,后者感奋。一字之别,消极与积极绝然不同。你说呢?

谢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一个什么字让意境与原句截然不同?

这个名句出自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们要真正完成题主提出的改诗,首要的是搞清楚原诗的意境和体式。因为要求是只许更改一个字,要让意境完全不同,但是原诗的格律是否还要遵守?

格律要求我们在讲格律拗救的时候重点讲过这首诗,“向晚意不适”平仄为“仄仄仄仄仄”,是很明显的出律,但是在“驱车登古原”的第三字的仄声换成平声做出了对句拗救,也就是“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实际上是格律诗基础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拗格。

所以,这首诗其实是一首近体格律诗。整体的格律是: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那么我们修改的这个字,要注意平仄合适。毕竟人家一首拗律体,改成古风并不大合适。有了平仄选字依据,我们再来看原诗这两句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我们如何找到截然相反的意思去进行修改。

原诗意境“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首联就交代了李商隐当时的心情并不好,在傍晚时候驱车去乐游原散心。这也就为整首五绝打下了一个郁结、忧愁的底色。他愁的什么呢?也许是自己的爱情、也许是自己的仕途、也许是自己的命运,反正李商隐的一生,都挺不顺的。

有了这个情境交代,我们再来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诗发散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夕阳斜照,乐游原上的景色是非常漂亮的,只可惜时间接近黄昏,只怕维持不了多久了。这是一种对时光易逝,美景消亡的遗憾之情。一般对这两句的理解是李商隐对自己人生飘零的感慨,甚至有些朋友将夕阳看作风雨飘扬却绮丽颓靡的晚唐,认为诗人是对王朝倾颓的叹息之意。

那么按照这种理解,要找出和原诗截然相反的意境,自然是要积极的,向上的。

这并不难,无非是在后一句表达转折的“只是”二字上做文章。在意思上最好理解的是将“只是近黄昏”的“是”字改成“因”字,成为:

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

夕阳的景色是如此的漂亮,只因为是黄昏的缘故。意思上将景色漂亮的缘故归结到黄昏的原因,不再有遗憾感叹。这样修改从情境上来说确实比较符合题主的要求。

但是平仄出律了。“因”字平声失替,也就是说将这首诗从拗律体修改成了古风。不讲究的话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如果将“只是”改成“正是”,不但平仄是合的,从意思上理解也相对古朴一些,同时也将遗憾之情去掉了。

夕阳无限好,正是近黄昏。

所以,在乎格式的改法,就是后面这种。不在乎格式的改法,就是前面那种。

另一种理解相对于上面的普遍理解,近年来对“只是近黄昏”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现在有很多学者提出“只是”二字在这里并不是转折的意思,而是一种理性的解释。越来越多的资料发现“只是”在晚唐的诗句中,多是“因为”的意思。比如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很明显。

那么这首诗如果这么解读:乐游原上的夕阳为什么这么美好呢?正因为是黄昏的缘故啊。也就是说李商隐本身就没有遗憾、惋惜的惆怅之心,他就是去散心的,看到漂亮的景色,由衷地写了首五绝夸赞乐游原上的夕阳美好。

作为一个在晚唐官场上颠沛流离的人,李商隐可能对自己的仕途有抱怨不平,但是要扯到他对晚唐的末世走向有什么惋惜之意,只怕也是有些牵强。

诗人不可能像我们今天一样用上帝视角去发现时代的走向,他只是抒发他自身的郁闷而已。所以,这两句诗也许这样解读才是正确的,李商隐未必有转折的意思,也未必有遗憾的意思。虽然意境上下去了,但是很有可能这才是最贴近事实的创作意图。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修改字来改变意境吗?本身我们理解的就和作者创作的截然相反。

那就将“只”改成“却”吧,明确转折,与这种解读的意思就相反了。

夕阳无限好,却是近黄昏。

改诗须得综合格式和意境理解进行,解读不同,改法自然就不同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