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答第一个问题
“吾由白克夫人小说,知其细腻,由白克夫人之批评,知其伟大。”这是林语堂在《白克夫人之伟大》一文中写下的语句。
白克夫人,今通译为布克夫人,即赛珍珠,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时她既拥有美国国籍,又拥有中国国籍(1900年入籍)。
赛珍珠出生仅4个月便被带到中国,在中国生活近40年,故称中文为“第一语言”,称镇江为“中国故乡”。赛珍珠对中国充满深情,与中国作家往来密切,而她与林语堂20多年的友谊是其中精彩的一章。
正是在赛珍珠帮助下,林语堂扬名美国,赛珍珠还两次提名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遗憾的是,这段友谊最终以绝交收场。
对此,以往多归因于经济纠纷,忽略了二人在政治上的巨大分歧,而这很可能也是导致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赛珍珠是徐志摩的情人吗
赛珍珠生于1892年,比林语堂大3岁。1917年嫁给布克,婚后双方感情不佳。
据《赛珍珠: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女人》一书称,1924年,为报复丈夫,赛珍珠曾找了一个中国情人,即徐志摩。时泰戈尔访华,徐全程陪同到了南京,赛珍珠正好在金陵大学任教。
文学家董鼎山曾说:“徐志摩与赛珍珠的罗曼史,于1928年徐志摩再度赴英国后告一段落。对这件艳事有兴趣者,可以读赛珍珠于1975年出版的小说《北京来书》。此书近于是自传体,映射她与徐志摩的关系经过。”
但董说有漏洞:一是泰戈尔1924年4月来华,赛珍珠夏末便与丈夫回美考研究生,徐赛二人接触时间太少;二是1924年至1926年徐志摩热恋陆小曼,不可能和赛持续到1928年。
赛珍珠在第一本自传里提到了徐志摩:“有一个年轻漂亮的诗人,他才华横溢……我们这位‘中国的雪莱’年纪轻轻就死了。我为此深感悲哀,因为他很有能力,如果能摆脱雪莱的影响,他也许会找到自我的。”这是批评当时中国作家过分模仿西方。
赛珍珠比徐大4岁,当时已32岁,对徐志摩有多大吸引力呢?《北京来书》中讲了一对异族青年冲破偏见相爱的故事,很难看出徐、赛的影子。
吸金达人是怎样炼成的
林语堂生于传教士家庭,英语好于中文,1924年留学回国后,写过一些杂文,见周越然编《模范英文读本》盈利多,便求孙伏园帮他牵线,恰开明书局想出英文教材,原来找的作者方光焘又抽不出时间。
英国人曾说,从清末到民国,只有两个中国人写的英文文章最地道,一是辜鸿铭,一是林语堂。林语堂写文章常用中英文各誊一份,分两处发表。开明书局马上与林订约出版《开明英文读本》,林按15%抽版税。
然而,新书刚推出,世界书局便出了林汉达的《标准英语读本》,其中多抄袭,开明书店交涉无效,林汉达自觉理亏,给林语堂写了个字条表示歉意,林语堂立刻将其发表在报纸上,世界书局大怒,以诽谤罪将开明书局告上法庭。
林语堂在政府部门工作过,深知运作规则,他直接找教育局主事蒋梦麟申诉,蒋看在昔日都是北大同事的面上,下令禁止使用《标准英语读本》。
虽然世界书局胜诉,可法院只判开明书局赔款30元,而《标准英语读本》却被屏蔽在市场之外。
不久,林语堂又推出《开明英文文法》、《英文文学读本》等系列教材,年获版税达6000银元。
林语堂最倒霉的时候遇到赛珍珠
1931年,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面世,并于第二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成了著名作家。
1934年,赛珍珠离婚并嫁给第二任丈夫华尔希,华尔希是约翰·戴出版公司总裁,该公司正面临倒闭风险,为帮助丈夫,赛珍珠开始物色合适的中国作家。起先,她并未注意到林语堂,因林既在政府部门挂衔,又编教材、办杂志、开专栏,无暇严肃创作,影响了文名。
1934年,是林语堂最倒霉的阶段,主持的杂志《人间世》严重亏损,又与多年好友鲁迅断交。林语堂留学,是胡适掏自己腰包赞助的,回国后,林却投向与胡适对立的“语丝派”,可见他与鲁迅交情之深。但两人对传统评价不一,已存裂痕,后林语堂主张幽默,被野容(廖沫沙)痛批,鲁迅也称之为“麻醉文学”。
一次饭桌上,几名广东籍作家讲粤语,别人听不懂,林语堂便用洋泾浜来逗趣,鲁迅厉声道:“你是什么东西!难道想用英语来压中国的同胞吗?”林哑口无言。
1934年,“左联”办了《太白》杂志,全力批判林语堂的闲适小品,令其处境尴尬。
四面楚歌中,听说有人要请赛珍珠吃饭,林语堂立刻提出,希望把自己的座席排到赛珍珠旁。饭局结束时,赛珍珠说:“各位如果有新作,我可以做介绍人,在美国刊行。”大家觉得是客套,也没当真,而林语堂当晚就把自己在英文报纸上发表的几百篇短评翻出,送到赛珍珠下榻的酒店。
林语堂堪称赛珍珠淘到的宝
几天后,赛珍珠约林语堂见面,其先生华尔希也赶来,共商出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即后来轰动美国的《吾国与吾民》。赛珍珠定此选题,因她意识到经济大萧条后,美国读者想看些异域情调来减压。
赛珍珠也想约别的中国作家,却约不到,因英语高手少,此外中国顶尖作家对赛珍珠存偏见,鲁迅先生曾说:“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立场而已。”
鲁迅批评赛珍珠,因其对国民性有更深刻认识,故刻意批判传统农民身上保守、麻木、愚昧的一面,他认为赛珍珠有过于“拔高”之嫌。1936年鲁迅在给友人信中,曾表示对赛珍珠的评价可能不妥,但鲁迅不久后便去世了。
茅盾、巴金对赛珍珠评价都不高,胡风说:“《大地》虽然多少提高了欧美读者对于中国的了解,但同时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误会。”
在此的氛围下,林语堂堪称是赛珍珠淘到的宝了。
10个月后,林语堂如约交稿,赛珍珠充分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予以力推,并请名家为其做宣传,取得了巨大成功,短短4个月内便翻了7版,这一年林语堂正好40岁。
赛珍珠两次荐林为诺奖候选人
然而,《吾国与国民》在国内却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书中也调侃国人陋习的内容,被指为“卖国家和卖人民”。
1936年初,在赛珍珠反复邀请下,林语堂全家赴美,接受她的建议,开始写《生活的艺术》。为推广这本书,赛珍珠在1938年的“全美图书展览会”上特意举办了一个“林语堂比赛”,题目就根据书中第一章内容设计。林语堂在国内写稿从来不改,而写这本书时,华尔希几次提出意见,虽改动较大,林语堂均一一照办。
《生活的艺术》取得了更大成功,这一年,赛珍珠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年,林语堂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本小说《京华烟云》。
1940年,赛珍珠推荐林语堂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正值欧战,诺奖停摆。1950年,赛珍珠再次推举林语堂,但评审委员会认为林写的都是英语小说,无法代表中国文学。
林语堂很想把自己的小说变成中文,曾把《京华烟云》寄给郁达夫,希望他译成中文,并随书附赠5000美金支票,可郁达夫正闹婚变,开个头儿便扔下了,倒是把钱全花光了。好在以林语堂当时的收入,已不太在乎这点钱。
两败俱伤的结局
1938年,林语堂在中国银行存了23万银元,抗战结束后,物价上涨6万倍,几近血本无归。而林语堂为研究中文打字机,又花光了10万美金。
上世纪40年代末,林语堂几乎破产,曾向赛珍珠借钱,遭绝。但直到1953年,双方才翻脸,因林语堂发现版税有问题,按惯例,出海外版,出版公司抽10%,而约翰·戴公司却抽了50%,且版权不归林语堂。
林语堂要求收回版权,并准备对簿公堂,后经友人调解,林要回了版权。在此期间,赛珍珠还看过他一次。
1954年10月,林语堂准备去南洋大学任校长,行前给赛珍珠发电报,但赛珍珠未回应,林语堂怒道:“我看穿了一个美国人。”1955年,他将《远景》一书交给另一家出版社,与赛珍珠关系彻底破裂。
2、回答第二个问题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是泰戈尔的翻译。在南京的一次欢迎泰戈尔的宴会上,赛珍珠邂逅了徐志摩。当时还是南京一个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师的她,一见到风流倜傥的徐志摩即一往情深,随后一段时间两人便有了“不寻常的关系”。
关于他俩的私下恋情,赛珍珠在自己的作品中多露有“蛛丝马迹”,或借书中人物“影射”徐君。这些情况,赛珍珠生前只告诉过她的两个最要好的女性朋友。
后来,其中一位叫莎拉.布顿的披露:赛珍珠曾对她说过,在自己的作品《北京来鸿》里就有暗喻她与一位中国友人有“不寻常的关系”。
1925年,赛珍珠还写了短篇小说《一个中国女子的话》,讲了一对异族青年男女的罗曼故事,以“影射”她与徐志摩之间的恋情。而在另一篇短篇小说中,也有赛、徐恋情的影子,甚而小说中男主角最后死于空难的情形,竟与当年徐志摩在济南附近党家庄飞机失事的情形相吻合!赛珍珠在她的作品中,四处留“影”徐志摩,寄托着其心灵深处的难忘与不舍。
赛珍珠的好友莎拉.布顿,在赛珍珠1933年病故于美国后即公开宣称:赛珍珠曾说过,徐志摩是她的“中国情人”。美国作者诺拉?史迪琳在所著《赛珍珠传》里,将有关赛、徐之间的风流韵事大白于世。作者说,赛珍珠的两位女性好友都知道她有一个中国男朋友,但“此男是谁”?外界始终没有人知道。直到赛珍珠死后5年,她的好友莎拉?布顿才在一次“访问记”里指名道姓说出,这个神秘的男友不是别人,正是大众情人中有“中国拜伦”之称的徐志摩。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纵观徐志摩所有的诗文及所有徐志摩的传记均未见有提及这桩“艳事”的;而徐志摩的朋友似乎也都不知道赛、徐之间有过的这段罗曼史。有人甚至说,赛珍珠比徐志摩大4岁,两人相识时,赛已32岁并开始发福,她姿色平平又不善打扮,徐对她是否有兴趣,也值得怀疑。关于“赛珍珠与徐志摩的恋情”,多来自赛珍珠及其友人的单方面资料,所欠缺者是来自徐志摩书信及日记等有力证据。所以迄今为止,这段异族“艳事”只能算是文坛上一件未决的“公案”。
林语堂是何许人也,已经详细介绍过了;下面再来简单说说赛珍珠:
赛珍珠,一个在中国长大,,先学习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然后才接触英语的美国女人;其英文名字是:pearl Buck(1892—1973)。
襁褓之中(出生四个月)的赛珍珠就随着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在镇江生活了18年才回到美国;而前前后后加起来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40年!
毫不夸张的说,汉语成了赛珍珠的母语,但同时她又是一位用英文写作小说,题材都是中国和中国人,最终又因为长篇小说《大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1921年赛珍珠与她的美国丈夫一起受聘来到“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教书;这里也是赛珍珠的故居——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房,供游人参观。
在这里,当年的赛珍珠接待过林语堂、老舍、梅兰芳、胡适、还有徐志摩;这里常常是高朋满座,往来无白丁。
简单说,在这里,赛珍珠开始了与中国文人的友谊。具体说到林语堂,这两个人应该是知音了——林语堂曾经高度赞誉过赛珍珠的小说《大地》;
而赛珍珠更是不惜余力为林语堂的著作(英文)介绍给美国读者;比如林语堂用英文写的《My country my people》(吾国吾民)更是油赛珍珠作序,让美国人逐渐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人。
至于后来由于政见不同,两人多年的友谊就此中断,不由得让人唏嘘——赛珍珠更加愿意多了解新中国;而林语堂则去了那个岛上定居。
那么,赛珍珠与徐志摩之间又故事吗?
赛珍珠曾经写过一篇《一个中国女子的话》为名的小说;小说的主旋律就是一对异国青年男女的浪漫故事;这就是后来人们揣测这俩人之间有“故事”的原因;
其实,在赛珍珠的短篇小说中,还有一篇,这篇小说中男主角最后死于空难;这个情节简直就是当年徐志摩空难而丧命的翻版。
不过,仔细想想,这只能算是一种“暗恋”,一种文学青年对爱情的憧憬;梦中情人,千万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