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要太早太急于取得一点成绩就炫耀,会因为根基不足而导致后劲不足,而厚积薄发,踏踏实实的人才会在未来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对人生提出了疑问,究竟达到何处才能享受成就,在哪里才能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席慕容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席慕蓉经典作品》由席慕蓉的散文与诗组合而成!收录的都是席慕蓉的经典作品,
再读席慕容散文 ――《写给幸福:席慕容散文精选》
位朋友要回国了,送了我一堆书,其中一本就是《写给幸福――席慕容散文精选》。这本书是2018年出版的,由符立中先生主编,收录的内容涵盖至2015。
席慕容是我年轻时的最爱,我记得大学期间我还买了她写的诗的朗诵磁带。那个时候,我喜欢她,喜欢她文字中描写的那种细微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惊讶于怎么可以有人把这种恍惚间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让我想大声喊出来“是的,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喜欢她,还因为她的文字总是在平淡的喜悦中透着一丝的忧伤,就像带着泪光的笑容。她的文字,一点点地流泻出来,就像明朗而清新的月光照在流水上,泛着点点柔光。年轻时的我,在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喜欢席慕容,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比如,她写道:“我想,每一个人的一生里,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罢。不过只是一处小小的毫不起眼的空间,你曾经无所察觉地走过千百次,却并不知道这千百次的接触其实没有遗漏任何一丝细节。所有的一切都在默默地等待,等待与你在多年之后重新相见,就在那一刻,这个空间的光影、线条、声音甚至气味,都会对你散发一种无法抗拒的温暖和亲切的讯号,就在你踟蹰难决的那一瞬间,为你延伸铺展而成为一处无边无际的记忆广场。” 这样的情景,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过?每当回到老家,或者看到我们多年前的曾经去过的地方,我们是不是会涌起这样的感觉呢?
再比如,“一直觉得,在一些特殊的时刻里,我似乎同时又是演员又是观众。一个在缤纷喧哗的台上,兴高采烈地扮演着上苍赐给我的那个角色,另外一个却远远地站着,站在离这场热闹很远的地方,含着泪,心怀疼痛地看着这一切”。这种抽离感,我们是不是也都有过?
还有,“在每一个时刻里都会有一种埋伏,却要等待几十年之后才能够得到答案,要在不经意的回顾里才会恍然,恍然于生命中种种曲折的路途,种种美丽的牵绊。”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们是不是也似曾相识?
曾经,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但当二十多年后,再一次读到以上文字的时候,我却开始不再满足于这样的文字。我读完第一章和第二章,感觉到有一些淡淡的失落。好在我继续读到了她的其它主题的散文,读书笔记、回蒙古家乡,以及对父亲回忆。
读书笔记包括纪伯伦的《先知》,王鼎钧先生的《山里山外》,还有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讲座,觉得内容很新鲜。比如引用的梁宗岱对陶渊明诗的浅易和朴素的解释,“我们很容易把浅易与简陋,朴素与窘乏混为一谈,而忘记了有一种浅易是从极端的致密,有一种朴素是从过量的丰富与浓郁来的”。
席慕容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成长于台湾,46岁她第一次回到蒙古故乡。本书的后几章写到作者重回内蒙古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她所在的家族曾经是内蒙古比较显赫的家族,几十年后家族府邸被毁,只留下地上那“白白的三角形”,长长的蒙古包、千匹良驹、成群的牛羊,早已不在!在到达家乡的第一天晚上,当所有的人都入睡,她出门走向家族废墟的方向,仰望着和父亲少年时曾经仰望的同样一片星空,嚎啕大哭……
《丹僧叔叔》通过写作者在德国居住的一个蒙古叔叔的一生,写了整个喀尔玛克蒙古人的悲惨历史,这个民族长期被俄边缘化,历经了太多的磨难、在战争中被利用、被遗弃、被欺骗、被杀戮,二战后在德国的喀尔马克人仅剩下850个!(维基上查询到目前卡尔梅克人有15万多人)。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她认识的蒙古长辈,对这个民族这段令人震惊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是非常有价值的!
《聆听大地》写的是一个朋友采用“自然农法”种植果树林的故事。所谓“自然农法”是指不施肥(包括有机肥),不用杀虫剂。结果前六年果树林的产量并不高,但从第七年起,产量开始翻倍。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显然是要要告诉我们:“在深层的土壤里,有一个很神奇的生物链,从其中的细菌、霉菌、阿米巴虫、蚯蚓、马陆等等生物之间相互的供养关系,释出了大量的天然氮肥”。如果我们赞助科学家去好好研究的话,也许我们人类的农业基本常识或许会大幅度地改变。
《海马回》一篇最有意思。作者第一次回蒙古的时候,坐在车里,看着周围的情景,心里震惊地喊道:“我好像来过!”,然后她采用了2014年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的脑神经科学关于“大脑定位系统细胞”来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巧的是在2019年,我曾听过我导师关于这个大脑定位细胞的应用研究讲座。
最后一章写作者对父亲的追忆,令人动容。在父亲生前的一段时光,父女俩还在在德国住所附近散步,还在交流蒙古家乡,多么愉快,而一个多月后,父亲就离世了。作者手捧着父亲骨灰盒坐车回家时,正好经过之前和父亲一起散步时看到的那座山,记起父亲曾说他想到那座山看看。作者回忆了从小到大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写下了《异乡的河流》。
年轻时我们一心想到外面,顾不上父母的想法,顾不得去问他们以前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一生经历过了什么,顾不得去仔细体会他们对我们的感情。可是,一旦有一天父母离去,这时候,他们生前说的每句话,曾经生活或去过的地方,他们用过的物品,这些留有父母印迹的东西,都会成为儿女们之后一心的追寻,就像《乡关何处》中所描述的那样。那么,当父母健在时,如果多和他们聊聊过去,弄清楚他们一生的经历,尽力去理解他们,多和他们在一起,该是很重要的事!
再次读席慕容的散文,我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与年轻时完全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席慕容在写诗人“发现”诗的过程时这样说:“由于生命的厚度不同,感知的层面与方向不同,呈现出来的,就会有千种不同的面貌,读者去阅读与品评之时,又会由于自身的差异而生法出更多的变貌来。”我想这段话正好可以解释我的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我对生命的理解也该有了不同的厚度,对相同文字的理解,自然应该有不同的感知。比起年少时的我,我的眼界应该更为宽广,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我渴望看到更多的人和事,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国内的和国外的,现在的和过去的,容易改变的和很难改变的,这些能激起我更深厚的情感和兴趣。我开始习惯思考而不仅仅是感知,更加理性而不是感性,更关注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十多年后再读席慕容散文,她没有让我失望!
(2021.6.28)
- 上一篇: 《秋天的雨》是一篇什么?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