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 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 在赋的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赋末附诗,始见于东汉,后代多有 仿效。东汉文人五言诗,有的作者明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著录作者姓名,或虽 标出作者姓名但存疑颇多,后二者就是文学史上的“古诗”和“苏李诗”。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 秦嘉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班固的《咏史》是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用辞 质朴,渲染修饰成分很少。此诗当是班固晚年下狱时所作,其中寄托着自己的感 慨。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作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并且取得重要成就。他 的《同声歌》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具一格。明显借鉴了民歌的表现手 法,措辞奇妙,兴寄高远。 张衡的《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 全诗皆为七言句,除每章首句中间有“兮”字外,其余都是标准的七言诗句。这 首诗有政治上的寄托,得《离骚》之神韵,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赠妇诗》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 成熟之作。从班固到秦嘉,经过一个世纪左右的发展,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进 入繁荣期。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诗坛新风的出现 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比鲜明的批判 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 乱世文学
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叙事向抒情、由模仿民歌到作家独创的转 折,但诗歌的基调一直未见太大的变化,保持前后的连续性。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 压抑的不平之气。赵壹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以秦客、鲁生 对唱的形式出现,二人各申己志。第一首诗以“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开头, 表示他对东汉王朝的彻底绝望。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两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暴 露黑暗,指斥时弊。蔡邕的《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人生哲理的揭示 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起兴发 端艺术 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 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一个时代:
建安诗坛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以慷慨悲凉的主旋律奏响了时代的乐章。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四言诗又独具一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曹丕有“文士气”,“便娟婉约”(沈德潜《古诗源》),且七言诗首发嚆矢。曹植是第一个致力于五言诗创作的诗人,也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钟嵘《诗品》)。七子驰骛诗坛,骋才使气,使五言之作蔚然走向高潮。
正始诗歌以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为代表。正始诗歌变建安诗歌忧患民生、抒写政治理想为抒写个人的苦闷忧愤的情怀,变建安风骨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格调为正始之音的隐晦曲折、远旨遥深的风格。阮籍《咏怀诗》、嵇康《幽愤诗》体现了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
西晋诗歌,太康前后是诗歌的繁荣时期。“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诗人。陆机和潘岳的诗歌代表着西晋诗歌的主流诗风,讲究形式,趋向骈偶,描写细腻繁富,辞藻华丽。左思以寒士愤懑不平的心态唱出了愤世之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左思风力”。西晋末东晋初,刘琨英雄末路的悲歌和郭璞游仙咏怀,亦能自成一格。
东晋诗坛,玄言诗歌兴盛,许询、孙绰是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其诗“皆平典似道德论”(《诗品》)。谢混、殷仲文初涉山水,稍变玄言。惟独大诗人陶渊明,以平淡自然的诗风,一洗玄言风气,开田园诗之先河,使五言创作别开生面。
南北朝诗坛,“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元嘉诗坛“颜谢”齐名,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若铺锦列绣,雕缋满眼。谢灵运开山水诗派,颜延之启文人雕饰之习。鲍照诗歌承汉魏风骨,俊逸豪放,奇矫凌厉,尤其擅长乐府诗,还使七言歌行体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颜、谢、鲍,世称“元嘉三大家。”齐梁时代采丽竞繁,诗体渐变,永明体形成。周颙发现四声,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永明诗人始用格律。永明体诗歌的代表作家是“竟陵八友”,其中以沈约、谢朓成就最高。谢朓又以山水清音凌越群友之上,写得婉转自然,清新流丽。永明体为唐代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梁陈宫体诗以永明新体写闺闱,叙艳情。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下,庾信父子、徐陵父子和刘孝绰等一大批宫廷诗人应声附和,陈后主陈叔宝、江总等踵武尾随,一时靡声柔曲充斥诗坛。但他们讲究词采、声律、对仗的写作方法和新颖独到的言情主张,在诗歌史上亦有一定的意义。北朝诗坛有“北地三才”,即温子升,邢邵、魏收,亦擅名一时。庾信、王褒人北后一变宫体,凌云健笔,萧瑟苍凉。